想要找一本好看的悬疑灵异小说吗?那么,艺术?艺术!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焚花祭落叶创作,以罗森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5章更是让人期待不已。快来阅读这本小说,89874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主要讲述了:通风管道狭窄、逼仄,弥漫着陈年灰尘和铁锈的气味。罗森手脚并用,在黑暗中拼命向前爬行,肺部火辣辣地疼,每一次吸气都带着金属刮擦般的痛感。身后实验室方向的混乱声响——能量武器的嗡鸣、非人怪物的咆哮、结构坍…

《艺术?艺术!》精彩章节试读
通风管道狭窄、逼仄,弥漫着陈年灰尘和铁锈的气味。罗森手脚并用,在黑暗中拼命向前爬行,肺部火辣辣地疼,每一次吸气都带着金属刮擦般的痛感。身后实验室方向的混乱声响——能量武器的嗡鸣、非人怪物的咆哮、结构坍塌的闷响——逐渐被管道的曲折和距离所隔绝,最终只剩下他自己粗重的喘息和心脏狂跳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回荡。
他不敢停,直到力竭,才瘫软在冰冷的管道壁上,像一条离水的鱼般张着嘴喘息。汗水、污垢和不知是谁的血迹混在一起,粘腻地糊在脸上身上。左臂的烙印依旧残留着灼痛,脑海中的低鸣也未曾停歇,但比起之前与那畸变体意识连接时的剧烈翻腾,此刻更像是一种持续的背景噪音,提醒着他与那个非人存在的连接从未真正断开。
“……核心……编织者的……心……找到……共鸣……破坏……”
“……献祭……大规模……锚定……现实……需要……燃料……”
畸变体最后传递的意念碎片,如同跗骨之蛆,在他脑中反复回响。献祭。大规模献祭。为了锚定现实?这说法荒谬得让人想笑,但结合伊芙琳那冰冷的、视生命如数据的态度,却又显得无比真实,无比恐怖。A.P.O.C.不是救世主,他们是收割者。而“编织者”(“艺术家”)……它在这场献祭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它的“心”又是什么?
还有那个符号。那个由无数交织线条和节点构成,中心有着奇异几何体的符号。它代表着什么?一个地点?一个……实体?
他掏出那张从实验室带出的残页,借着从管道缝隙透入的微弱天光(他不知道自己爬了多久,爬到了哪里),手指颤抖地抚摸着上面潦草的字迹。“钥匙……也是……武器……”畸变体是这么说的。
钥匙,打开什么?武器,对抗谁?伊芙琳?还是“编织者”本身?
疑问如同乱麻,但他此刻没有精力去梳理。饥饿、干渴和极度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几乎要将他淹没。应急包里的最后一点补给早已耗尽。他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一个可以暂时喘息、思考下一步的地方。
他强迫自己继续向前爬。管道似乎没有尽头,偶尔会出现岔路,他只能凭直觉选择。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不同的光亮和隐约的市井声。他朝着光亮爬去,尽头是一个被铁丝网半封住的出口,外面是一条偏僻的后巷,堆满了垃圾桶,空气中飘散着腐烂食物和尿臊的气味。
他小心翼翼地撬开松动的铁丝网,钻了出去,重新回到了“正常”世界的边缘。时间是黄昏,夕阳的余晖给肮脏的巷子涂上了一层虚假的温暖。他靠在潮湿的墙壁上,贪婪地呼吸着不算新鲜但至少“正常”的空气,感觉自己像个刚刚爬出坟墓的活尸。
他需要伪装。他这身破烂污秽的样子,走到哪里都会引起注意。他观察了一下巷子外的街道,这里似乎是城市的老旧区域,行人不多,监控探头也相对稀少。他趁着夜色降临前的昏暗,溜出巷子,找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将身上最外层肮脏的外套和裤子脱掉扔掉,只留下相对干净的内层衣物。他用找到的半瓶废弃矿泉水胡乱擦了把脸,让自己看起来不至于像个流浪汉,但依然难掩憔悴和狼狈。
他身无分文,所有身份证明和银行卡都不能使用。他像一个真正的幽灵,游荡在城市的阴影里。饥饿感如同野兽,啃噬着他的胃囊。他看到路边面包店里暖黄的灯光和刚出炉的面包,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食物香气,喉咙里干渴得冒火。
就在他几乎要被本能驱使着去铤而走险时,他的目光被街角一个不起眼的、亮着幽蓝色灯箱的店铺吸引了。灯箱上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符号——
一个简化的、由线条构成的手掌,掌心向上,似乎托举着什么。
这个符号……很普通,但又透着一种莫名的……安抚感?与他手臂上那个冰冷的螺旋烙印,与脑海中那个复杂的密钥符号,与伊芙琳的徽章,都截然不同。
一种莫名的冲动,或许是绝望中的最后一根稻草,驱使他走了过去。
店铺的门是普通的木门,他轻轻推开,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里面空间不大,灯光柔和,布置得像一个简陋的社区活动室。几张旧沙发,几个书架,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茶水台。空气里有淡淡的草药茶香。
更让他惊讶的是,里面有几个人。一个穿着工装裤、脸上带着倦容的男人坐在沙发上打盹;一个老妇人正在茶水台边慢悠悠地擦拭杯子;还有一个年轻人,戴着耳机,对着笔记本电脑飞快地打字。
他们看起来……正常得过分。与罗森之前经历的一切怪诞、追杀和污染格格不入。
他的出现引起了注意。打盹的男人睁开了眼,老妇人停下了擦拭,年轻人也抬起头,透过镜片打量着他。他们的目光里有好奇,有关切,但没有恐惧,没有审视,更没有伊芙琳那种冰冷的洞悉。
“新来的?”老妇人开口,声音温和,带着某种地方口音,“需要帮助吗?”
罗森张了张嘴,喉咙干涩,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寻找任何可疑的迹象。
“别紧张,孩子。”老妇人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这里是‘避风港’,一个大家互相帮忙的地方。饿了?渴了?那边有茶和饼干,自己拿。”
自称“避风港”?罗森心中的警惕并未放松,但身体的本能驱使着他走向茶水台。他倒了一杯温水,一口气喝干,又拿起几块苏打饼干,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食物和温水暂时缓解了身体的极端需求,但他精神上的弦依旧紧绷。
“你看起来经历了不少。”那个打盹的男人不知何时坐直了身体,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了然,“外面现在……不太平。”
罗森心中一动。“不太平?什么意思?”
男人和老妇人对视了一眼,年轻人也停下了打字。
“各种各样的怪事。”年轻人摘下一只耳机,接口道,“有人说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有人说听到了奇怪的声音,还有人……莫名其妙就病了,医院查不出原因。”他指了指自己的电脑,“我在试着记录这些事件,看看有没有规律。”
记录异常事件?罗森的心提了起来。这和A.P.O.C.有关吗?还是……
“我们这里有些人,也多少感觉到了一些……变化。”老妇人轻声说,“睡不着觉,做噩梦,或者总觉得被人盯着。来这里坐坐,聊一聊,会好受些。”
这里……是一个自发形成的、感知到“异常”的人的聚集点?罗森感到一丝荒谬。在A.P.O.C.和“编织者”无声的战争阴影下,竟然还有这样一片试图互相慰藉的绿洲?
“你们……不害怕吗?”他忍不住问。
“害怕有什么用?”男人苦笑一下,“日子总得过。而且,聚在一起,总比一个人担惊受怕强。我们相信,互相扶持,总能找到出路。”
互相扶持。出路。这些词语在罗森听来如此陌生,又带着一种脆弱的、不切实际的希望。他想起了那个干枯的花环,想起了市政厅女孩脖颈后的笑脸,想起了实验室畸变体最后的悲鸣。出路?在这个正在被“编译”和“筛选”的世界里,真的存在出路吗?
但他没有说破。他需要这里。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暂时藏身,需要信息。
他编造了一个含糊的理由,说自己遭遇了抢劫,失去了所有东西,并且最近总是被奇怪的幻觉困扰。老妇人——她让大家叫她陈姨——同情地点点头,没有多问,给他找了一套干净的旧衣服,还指给他看角落里一个可以临时休息的折叠床。
接下来的两天,罗森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小心翼翼地潜伏在这个小小的“避风港”里。他帮忙打扫卫生,听其他人讲述他们遇到的“怪事”——丢失时间的经历,镜子里扭曲的倒影,夜里墙壁传来的抓挠声……这些零星的现象,与他所经历的极端怪诞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却勾勒出一幅“污染”正在普通人生活中悄然渗透的恐怖图景。
他从那个叫小李的年轻人那里,看到了一些他收集的新闻报道截图和网络帖子,内容多是关于失踪人口、无法解释的意外以及某些区域出现的集体幻觉。小李试图用数据模型分析,却总是徒劳无功。
罗森没有分享任何自己的经历,他只是默默地听,默默地观察。他发现,来到这里的人,虽然被各种细微的异常所困扰,但他们的恐惧是“正常”的,他们的希望也是“正常”的。他们试图用理性、用互助、用对日常生活的坚守,来对抗那无所不在的、无形的压力。
这种“正常”,反而让他感到一种更深的不安。这像是一场暴风雨来临前,蚂蚁巢穴里最后的、徒劳的忙碌。伊芙琳和“编织者”的战争,随时可能将这片脆弱的绿洲碾碎。
第三天晚上,罗森正靠在折叠床上假寐,脑海中那个密钥符号和“编织者的心”的意念不断盘旋。突然,一阵极其微弱、但异常清晰的震动感从他背包里传来——来自那个他之前制作、如今已停止运作的“活性图腾”!
他猛地坐起,心脏骤停。
几乎同时,“避风港”那扇普通的木门,发出了“咔哒”一声轻响,门锁的位置,亮起了一个微小的、幽蓝色的光点。
不是敲门。是电子解锁。
陈姨疑惑地站起身,走向门口:“谁啊?”
门被缓缓推开了。
门外站着两个人。都穿着深蓝色的、类似市政维修工的制服,戴着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大小的仪器,屏幕正对着室内。
其中一个人抬起头,露出一张毫无表情的、年轻的脸。他的目光扫过室内,在罗森身上几乎没有停留,最后落在陈姨身上,用一种平板无波的语调说道:
“社区安全排查。记录到本地址有异常能量波动。请配合我们进行快速认知筛查。”
认知筛查?!
罗森浑身的血液瞬间冰凉!
是A.P.O.C.! 他们换了一身皮,但那种冰冷的、非人的气息,他绝不会认错!他们不是通过常规搜查找到这里的,他们是追踪到了“活性图腾”重新被激发的能量波动!或者……他们一直在监控所有出现“异常报告”的民间聚集点!“避风港”根本不是什么绿洲,它本身就是一个……筛选池!
陈姨和其他人显然懵了,不知所措。
而那个拿着仪器的A.P.O.C.人员,已经将屏幕对准了离他最近的小李。屏幕上闪过一片复杂的、快速变化的色彩和图案。
小李的眼神瞬间变得迷茫,身体微微摇晃。
罗森知道,不能再等了!
他猛地从折叠床上弹起,不是冲向门口(那里已经被堵住),而是扑向房间后侧,那里有一扇他之前就留意到的、通往后面小巷的窗户!
“目标确认!POI-1!阻止他!”那个拿着仪器的A.P.O.C.人员立刻发现了罗森的动作,声音陡然拔高,失去了之前的平板,带上了命令式的尖锐!
另一个守在门口的人员立刻伸手入怀!
罗森撞开窗户插销,不顾一切地翻了出去,重重摔在冰冷的小巷地面上!他听到身后“避风港”里传来陈姨的惊呼和小李痛苦的闷哼,以及A.P.O.C.人员急促的脚步声和通讯器的杂音!
他爬起来,头也不回地冲进小巷深处的黑暗之中。
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不仅仅是因为再次的逃亡。
更是因为,他刚刚短暂栖息的那个、充斥着脆弱希望和“正常”慰藉的“避风港”,在他身后,如同泡沫般,被轻易地戳破、污染了。
庇护所,从来都只是假象。
在这个被编织和筛选的世界里,无处可逃。
小说《艺术?艺术!》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