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始皇帝,回答正确。现发放奖励,始皇帝可从以下四项奖励中择一领取。】
新的奖励清单再次出现,依旧是四行金色字迹:
1、奖励棉花种子万亩(附带半自动化纺织机图纸及制作方法);
2、奖励家畜养殖技术(附带详尽的饲养手册与各类肉食食谱大全);
3、奖励造纸术和水泥制造(附带用途说明);
4、奖励医疗大礼包一份(内含《赤脚医生手册》《青囊书》《本草纲目》等古今所有医书,涵盖内、外、妇、儿等各科诊疗之法)。
【选择倒计时五分钟,五分钟内未做出选择,自动放弃本次奖励。】
“嘶 ——” 嬴政倒吸一口凉气,眼神再次被这些奖励牢牢吸引。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虚空中划过,目光从棉花种子扫到医疗大礼包,心头的渴望再次被点燃,棉花种子能让子民在寒冬有温暖的衣物,半自动化纺织机更能节省人力;家畜养殖技术能让子民吃上肉食,补充营养;造纸术与水泥更是他此前心心念念之物;而那医疗大礼包……
嬴政的眼神在 “医疗大礼包” 上停留了许久。
他想起前世大秦的瘟疫,想起战场上因伤口感染而死去的士兵,想起民间因缺医少药而夭折的孩童……
若有了这医疗大礼包,大秦的医者便能习得更精湛的医术,瘟疫可防,伤病可治,子民的寿命会延长,人口自然能稳定增长,这对大秦而言,亦是重中之重。
更何况,有了这些医书,他自己的身体也能得到更好的调养,不必再重蹈前世求仙问道的覆辙。
他又想起方才选择的高产粮种,粮食能让人饱腹,而医疗能让人健康地活着,二者相辅相成,都是大秦稳定发展的基石。至
于棉花、养殖、造纸与水泥,虽重要,却可暂缓。
嬴政沉吟片刻,大约两分钟后,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朕选择 4 选项,医疗大礼包。”
【恭喜始皇帝,获得医疗大礼包一份。待返回前世之时,奖励将自动发放至始皇帝面前。】
冰冷的声音落下,第四行金色字迹消散,化作另一缕微光,融入嬴政的帝袍。嬴政站在原地,感受着那两缕微光带来的暖意,心中充满了期待,重回过去之日,他定要携这粮种与医书,让大秦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让这万世基业,真正传承下去。
方才因前序答题得窥大秦未来的些许转机,嬴政眉宇间刚舒展的几分暖意尚未完全弥散,溯回阁那道冰冷无波、不掺半分人情的机械声响,便再度在殿宇间沉沉回荡,如同一盆猝不及防的冷水,瞬间浇熄了他心头刚燃起的雀跃。
【现在开始回答第四题,请听题:是何人帮助胡亥登基为帝?】
1、赵高
2、李斯
3、蒙恬
4、蒙毅
【本题为多选题,不止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题开始,倒计时十五分钟。】
嬴政脸上的笑意霎时僵住,方才因瞥见大秦振兴希望而略微松弛的下颌线,再度绷紧如拉满的弓弦。他垂眸凝视着眼前悬浮的题目选项,指尖不自觉地在身侧的玉笏上摩挲,指腹因用力而泛起淡淡的青白。
这道题,问的哪里是 “何人助胡亥登基”,分明是在撕开他死后大秦朝堂那场肮脏政变的伤疤,将那些曾他视作心腹、最终却背叛他的名字,一字一句地摆在他面前。
“果然有李斯……” 嬴政的声音从齿缝间挤出来,带着压抑不住的咬牙切齿,目光落在 “李斯” 二字上时,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愤怒,更有几分难以置信的刺痛。
这个和他一同构建大秦帝国的老友,扶持昏庸无能的胡亥继位,亲手将他们耗尽毕生心血建立的大秦江山,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至于蒙恬与蒙毅,嬴政心中早已自有定论。蒙氏兄弟自祖父蒙骜起,便世代为秦将,忠心耿耿。
蒙恬北筑长城、抵御匈奴,手握三十万长城军团,却始终对大秦忠心不二;蒙毅则常伴他左右,掌刑罚之事,刚正不阿,更是坚定地支持扶苏继位。
这二人与扶苏情谊深厚,断不可能背弃扶苏,去辅佐胡亥那样的庸主。
题目既为多选题,答案便已昭然若揭。
嬴政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怒火与失望,那怒火仿佛要烧穿他的胸膛,却又被他强行按捺下去。
此刻的他,早已不是前世那个刚愎自用的帝王,经历过一次身死国灭的惨痛,他学会了冷静审视这些残酷的真相。
“朕选择选项 1 和 2,赵高与李斯。”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严,对着空无一人的溯回阁,清晰地说出了答案。
【恭喜始皇帝,回答正确。现发放奖励,始皇帝可从以下四项奖励中择一领取。】
1、奖励造纸术和水泥制造(附带用途说明);
2、奖励炼钢方法(包含炼钢所有技术和锻造技术);
3、奖励煤炭使用方法(包含军用和民用);
4、奖励造船技术(技术为华夏古代最高技术)。
【选择倒计时五分钟,五分钟内未做出选择,自动放弃本次奖励。】
嬴政的目光落在四项奖励上,瞳孔微微收缩,又是三项从未听闻的新技术,每一项单拎出来,都足以改变大秦的命运。
他的指尖在虚空中轻轻点过,逐一思索着每项奖励的利弊:炼钢之法与造船技术,无疑是强兵之利器。
若得炼钢之术,大秦的兵器便能更加锋利坚韧,甲胄也能更坚固耐用,届时无论是北击匈奴的长城军团,还是南征百越的将士,都能如虎添翼;而华夏古代最高水平的造船技术,更能让大秦水师纵横江海,不仅可加强对沿海郡县的管控,更能开拓海外疆域,重现当年徐福东渡时未曾实现的壮举。
至于煤炭使用之法,民用可驱寒取暖、烧制陶器,让百姓冬日不再受冻,军用则能助熔炉旺火、提升冶炼效率,实乃军民两用的良策。
可思忖片刻后,嬴政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 “造纸术与水泥制造” 上。
他抬手抚过腰间悬挂的玉佩,那玉佩上雕刻着大秦的图腾,冰凉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大秦当前最缺的,并非单纯的军力强盛,而是民生根基的稳固。
前世的大秦,便是因民生凋敝、百姓困苦,才最终引发天下大乱。
他太清楚竹简的笨重与昂贵了:昔日他批阅奏章,常常需要数十名内侍抬着几车竹简入宫,一份冗长的奏折,往往要耗费他数个时辰才能读完;而民间的学子,更是因竹简造价高昂、难以携带,只能束书不观,导致教化难行。
若有了造纸术,纸张轻便易携,造价远低于竹简,无论是朝廷批阅奏章、传达政令,还是民间学子读书治学、文化传播,都将迎来天翻地覆的改变,政令可一日千里,文化能普惠万民,这才是大秦长治久安的根本。
而水泥的用处,更是让他心潮澎湃。
前世大秦虽已修建驰道,可那些驰道多以泥土混合碎石铺设,遇雨则泥泞不堪,车马难行,且修缮频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若有了水泥,便能修建出坚固耐用、不惧风雨的驰道,不仅能让大秦的兵马调动速度较从前提升数倍,更能方便百姓出行、促进各地物资流通。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驰道,从咸阳辐射向天下郡县,车马在驰道上奔腾,商贩往来不绝,各地的粮食、布匹、盐铁通过驰道汇聚咸阳,又从咸阳将政令与福祉传递到四方,这才是他心中大秦应有的景象。
“朕选择选项 1,造纸术和水泥制造之法。” 嬴政没有再犹豫,声音坚定而有力,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