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这本小说完结了吗?免费查看最新章节

喜欢历史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神农火种:永恒之纪》?作者“东山郎”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姜炎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4章,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主要讲述了:木桩围墙的缝隙里漏出炊烟,混着烤兽肉的焦香,在鼻尖绕来绕去。姜玄伯拉着我穿过一道用藤蔓捆扎的木门,门轴 “吱呀” 一声,像扯着嗓子的老妪。眼前的景象让我突然想起博物馆里的 “原始聚落复原区”,只是这里…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这本小说完结了吗?免费查看最新章节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精彩章节试读

木桩围墙的缝隙里漏出炊烟,混着烤兽肉的焦香,在鼻尖绕来绕去。姜玄伯拉着我穿过一道用藤蔓捆扎的木门,门轴 “吱呀” 一声,像扯着嗓子的老妪。眼前的景象让我突然想起博物馆里的 “原始聚落复原区”,只是这里的气味更鲜活 —— 潮湿的泥土味里裹着兽皮的腥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松香,大概是用来驱赶蚊虫的。

茅草屋像一群挤在一起的蘑菇,矮矮的,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边缘垂下来的草穗被风吹得乱晃。屋墙是黄泥糊的,能看见里面嵌着的碎草和树枝,有些地方还画着红色的纹路,像简化的蛇,盘在门楣上。我伸手摸了摸,指尖沾了层湿冷的泥,指甲缝里立刻塞满了土。

“这是我们的粮仓。” 姜玄伯指着最中间那间最大的茅草屋,门口堆着十几个陶罐,罐口用麻布盖着,压着石块。他弯腰掀开一个陶罐的盖子,里面是黄澄澄的粟米,颗颗饱满,像撒了把碎金子。“这是上个月刚收的,省着点吃,能撑到秋收。”

我注意到陶罐排列得很整齐,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罐身上还用炭笔标着歪歪扭扭的符号。姜玄伯见我盯着符号看,解释道:“这是记数量的,大罐能装十石,小罐五石。” 他突然压低声音,“本来够吃的,可姬轩辕的人上个月来抢了两罐,现在就得省着点了。”

屋前的空地上晾着大片兽皮,有鹿皮、野猪皮,还有一张带着黑白条纹的,大概是某种羚羊的。几个妇女正蹲在石砧旁捶打兽皮,石锤落下的 “砰砰” 声里,混着她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看见我时,她们手里的石锤顿了顿,眼神里的好奇像刚冒头的嫩芽,怯生生的,却又藏不住。

“这是阿禾家的,她家男人是最好的猎手。” 姜玄伯指着一张最大的野猪皮,皮上还留着几道深沟,“上个月打这头野猪,他被獠牙划了个大口子,还是您以前留下的草药救了命。”

我心里一动。那个叫阿禾的妇女正好抬起头,她的头发用麻绳捆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脸颊上画着红色的圆点,手里的石锤握得很紧,指关节泛着白。她朝我点了点头,嘴角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最终还是低下头,继续捶打兽皮,只是动作慢了半拍。

不远处的空地上,几个男人正围着一块大青石打磨石器。石斧的毛坯躺在青石中央,一个光着膀子的壮汉正用石凿一点点凿掉多余的石片,火星溅起来,落在他黝黑的肩膀上,他眼皮都没眨一下。旁边的少年捧着块燧石,学着大人的样子打磨箭头,磨得不顺手,就往地上啐口唾沫,继续埋头苦干。

“那是石生,我们部落最有力气的。” 姜玄伯的语气里带着骄傲,“他能举起三百斤的石头,上次搬这块青石,三个人都抬不动,他一个人就扛过来了。”

石生听到动静,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神像淬了火的石斧,带着股狠劲。他手里的石凿 “当” 地敲在石斧上,溅起的火星正好落在我脚边。我朝他笑了笑,他却把头扭了过去,继续埋头凿石头,只是凿子落下的力道更重了。

“他性子直,认本事。” 姜玄伯打圆场,“等您露两手,他保管服帖。”

我没接话,目光落在他们打磨的石器上。石斧的刃口已经初具雏形,但不够平整,刃角也太钝,大概只能用来劈柴,对付兽皮都费劲,更别说打仗了。这就是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力,一把像样的工具,可能要打磨好几天。

“你们平时就用这些打猎?” 我捡起地上一块废弃的石片,边缘还算锋利,但质地很脆,稍微用力一掰,就断成了两截。

“以前有更好的。” 姜玄伯叹了口气,“您以前找到过一种黑石头,比这硬多了,磨出来的斧子能劈开树干。可惜上个月用完了,去祖地的路又被姬轩辕的人堵了,没法再找。”

黑石头?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铁矿?新石器时代晚期确实有陨铁使用的痕迹,难道这个部落已经接触到了?

正想问个清楚,一阵清脆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几个光屁股的孩子举着木弓跑过,弓是用树枝做的,弦是麻绳,箭头是用泥巴捏的,晒干了硬邦邦的。他们嘴里喊着 “打蚩尤”,围着一棵老槐树跑来跑去,其中一个孩子被树根绊倒,摔在地上,手里的木弓断成了两截,咧着嘴就要哭。

“哭什么!” 一个梳着脏辫的少年走过去,捡起断弓看了看,用藤条三两下就捆好了,“像个娘们似的,以后怎么跟首领打仗?”

孩子接过弓,破涕为笑,又跟着其他人跑远了,嘴里的 “打蚩尤” 喊得更响了。

我突然意识到,这里的每个人,从刚会走路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活在战争的阴影里。阪泉之战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 —— 可能明天就要拿起石斧,去跟邻居拼命。

“我们跟姬轩辕…… 以前是邻居?” 我问姜玄伯。

“是啊,” 他往嘴里塞了块野枣,嚼得咯吱响,“以前还一起打猎呢!他爹跟您爹是拜把子的兄弟,后来不知怎么就闹翻了,说我们抢了他们的水源。” 他指了指远处的河流,“那水明明是大家共有的,从山上流下来的,谁也抢不走。”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条河就是姜水吧。夕阳正把水面染成金红色,像一条流淌的彩带,河岸边有几个妇女在洗衣服,棒槌敲打衣服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有一下没一下的,像首没谱的歌。

这就是新石器时代,我心想。没有文字记载,历史靠口口相传,友谊和仇恨都来得简单直接,可能因为一块好石头,也可能因为一条河。而我,一个捧着智能手机的现代人,突然闯进了这场古老的恩怨里,还被当成了关键人物。

神农炎帝,阪泉之战,炎黄联盟…… 这些在历史课上背得滚瓜烂熟的词汇,突然有了温度和重量。我看着那些晾晒的兽皮,打磨的石器,还有孩子们手里的泥巴弓箭,突然明白,所谓的文明,就是从这些粗糙的细节里,一点点长出来的。

“首领,您在想什么?” 姜玄伯推了我一把,“该去您的屋了,我让婆娘把火生起来,炖野猪肉给您补补。”

他拉着我往最东头的茅草屋走,那间屋子确实比别的大些,门口还立着两根木桩,上面刻着我看不懂的符号,大概是某种图腾。屋檐下挂着一串风干的草药,有艾草,还有些我不认识的,闻起来苦苦的,却很提神。

走到门口时,我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整个部落。茅草屋的烟囱里都冒出了炊烟,像一根根细长的柱子,直插云霄。夕阳的光斜斜地照下来,把一切都染上了层金色,连孩子们脸上的泥都闪闪发光。

这里很落后,很简陋,甚至很危险。但这里也很鲜活,很真实,充满了生命力。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用兽皮做的门。屋里的火已经生起来了,火苗舔着陶罐,发出 “咕嘟咕嘟” 的声响,野猪肉的香味混着草药味,扑面而来。

或许,我真的不是来改写历史的。

或许,我只是来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这样的土地上,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我摸了摸怀里的神农尺,尺身的绿光似乎柔和了些,不再那么刺眼。屋顶的破洞里,那颗亮闪闪的星星还在,像在眨眼睛。

“首领,快进来啊,肉要炖烂了!” 姜玄伯在屋里喊。

我应了一声,抬脚走了进去。门在身后关上,把外面的风声和孩子们的笑声都挡在了外面,只剩下陶罐里 “咕嘟” 的声响,像时光在慢慢流淌。

小说《神农火种:永恒之纪》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