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必归令》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李观鱼桃兮然小说

必归令

作者:卧龙长苏

字数:182727字

2025-11-09 06:03:54 连载

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必归令》,这是部历史古代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李观鱼桃兮然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卧龙长苏”大大目前写了182727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必归令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长安的夜色,浓稠如墨,皇城巍峨的轮廓在稀疏星子下,如同蛰伏的巨兽,沉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千年的秘密。

子时刚过,万籁俱寂,唯有巡夜金吾卫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偶尔划破这片死寂,如同历史的脉搏,在深夜里规律地跳动着。鸿胪寺卿张怀远的书房内,烛火却依旧通明,仿佛这漫漫长夜中不肯熄灭的良心。

李观鱼坐在下首的酸枝木椅上,身姿挺拔如松,心境却如窗外夜色般翻涌不定。自那日云来客栈一别,他以为与那位神秘的”桃姑娘”已是萍水相逢,再无交集。那抹清丽的身影,那双含着海天星子的眼眸,本应如朝露般消散在记忆里。未曾想,今日傍晚,那位看似迷糊的护卫程不惑,竟又”恰好”迷路到了他租住的小院门口,含糊其辞地传达了张怀远张大人欲深夜相邀的消息。

此刻,他身处这帝国重臣的书房,鼻尖萦绕着陈年书卷与上好徽墨混合的沉静气息,看着面前这位气度沉凝、目光如炬的鸿胪寺卿,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张怀远并未寒暄太多,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让李观鱼想起太乙山悬崖下,桃云逸前辈坐化前的最后凝望——那是跨越了生死与时空的托付。

“李小友,”张怀远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沉默,”老夫深夜相请,实有一事,关乎重大,需借你之力,亦需你亲眼一观。”

李观鱼起身,恭敬道:”张大人言重了。晚辈微末之躯,但有所命,力所能及,绝不推辞。”他心中隐隐觉得,此事必然与那位”桃姑娘”,与桃云逸前辈的遗志有关,与他血脉中那份莫名的牵绊有关。

张怀远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此事关乎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一个东海孤岛的命运,以及……我大唐海疆的法理与尊严。”他站起身,从书案上拿起两套早已备好的、看似金吾卫制式的玄色衣甲,”换上它,随我来。记住,此行所见,出我之口,入你之耳,绝不可对外人言。”

李观鱼心头一震,不再多问,利落地换上衣甲。程不惑不知从哪个角落冒了出来,也换上了一身同样的装扮,依旧是那副睡眼惺忪、找不着北的模样,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罕见的凝重。

三人悄然出了张府后门,融入夜色。张怀远对皇城路径似乎极为熟悉,带着二人在高大的宫墙阴影下穿行,巧妙地避开了几拨巡逻卫队。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三人匆匆的身影。程不惑这次竟出奇地没有”迷路”,紧紧跟在张怀远身后,步伐轻捷如狸猫,落地无声。

约莫一炷香后,他们来到一座气象森严、飞檐斗拱的巨大殿阁前。殿门上方悬着巨大的匾额,在微弱的光线下,可见”皇史宬”三个鎏金大字。此地乃皇家档案库,收藏着历代诏书、实录、宝谱,可谓帝国记忆之核心,守备极其森严。

张怀远并未走向正门,而是绕到殿后一处僻静的角门。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造型奇特的铜符,插入门上一个不起眼的孔洞,轻轻一旋。机括轻响,角门无声滑开一道缝隙。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防蛀药草和淡淡霉味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岁月独有的芬芳。

“跟紧我,莫要触碰任何东西。”张怀远低声嘱咐,率先侧身而入。李观鱼和程不惑紧随其后。

门内是一条狭窄而幽深的甬道,两侧是顶天立地的巨大楠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守护着无数沉睡的秘密。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张怀远手中那盏小巧却光线稳定的羊角灯照耀下,如同金色的精灵飞舞。这里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三人几不可闻的呼吸声和心跳声,仿佛连时间都在这里凝固。

张怀远对这里似乎了如指掌,他脚步不停,穿过一排排书架,最终在一列标注着”贞观·东海藩属”的巨大架阁前停下。他踮起脚,从最高一层的格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长约两尺、宽一尺的紫檀木长匣。木匣上雕刻着繁复的云龙纹,锁扣处贴着早已发黄干裂的封条,上面朱砂印文依稀可辨。

张怀远用一把小巧的银钥匙,轻轻捅开那看似锈蚀的铜锁。打开木匣的瞬间,一股更加古老沧桑的气息弥漫开来。匣内衬着明黄色的绸缎,上面静静躺着一卷色泽暗黄、边缘略有残破的绢本诏书。

张怀远深吸一口气,如同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用戴着白绢手套的双手,极其缓慢、极其小心地将诏书展开。羊角灯的光芒,聚焦在泛黄的绢帛上,照亮了上面铁画银钩、力透纸背的楷书。

“李小友,近前来看。”张怀远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肃穆。

李观鱼屏住呼吸,上前一步,凝神望去。诏书开篇便是气势恢宏的制诰格式,当他的目光落到关键处时,浑身剧震,如遭雷击!

“……咨尔东海桃源州岛主桃氏,慕化来归,忠勤彰著……特册封为归德将军,仍领桃源州事,永镇海疆,世袭罔替……其民皆朕赤子,其地永为唐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落款处,是贞观某年某月某日,加盖着鲜红如血、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皇帝玉玺!

“桃源州……归德将军……永为唐土……”李观鱼喃喃念出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击在他的心上。桃云逸前辈没有骗他!桃源岛,果真自古便是大唐疆土!这卷诏书,便是铁证!那”桃”姑娘,果然便是桃源岛主之女,桃兮然!

一瞬间,所有的线索都连接了起来。桃云逸的遗志,桃兮然的冒险前来,张怀远的暗中筹划,裂渊阁与玄冥宗的疯狂追杀……一切都有了最根本的解释和依据!这不是什么东海孤岛的纷争,这是叛逆裂土、侵略疆域的国家大义问题!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张怀远轻声吟诵着诗句,目光灼灼地看着李观鱼,”这卷诏书,便是桃源岛的丹心,是我大唐海疆不容置疑的法理!”

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李观鱼只觉得胸腔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愤怒与责任感填满。他仿佛看到了百年前,大唐使臣手持这卷诏书,乘风破浪,将帝国的荣耀与庇护赐予东海子民的情景;也仿佛看到了如今,厉沧海、玄冥宗之辈,是如何践踏这煌煌天宪,奴役岛上同胞的惨状!

“这……这便是法理!”张怀远的声音带着沉痛与决绝,”厉沧海割据自立,玄冥宗觊觎侵吞,皆是叛国逆贼!桃源岛万千百姓,是我血脉相连的同胞!我等岂能坐视?”

李观鱼猛地抬起头,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他对着那卷承载着历史重量的诏书,深深一揖到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字字铿锵:”晚辈李观鱼,今日得见天宪,方知大义所在!前辈遗志,桃姑娘艰辛,岛上同胞苦难,晚辈铭刻五内!愿效犬马之劳,助桃源岛重归版图,扫清妖氛,虽百死而不旋踵!”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只为生存挣扎的孤儿,桃云逸播下的种子,在见到这卷”母亲的诏书”时,终于破土而出,找到了生长的方向与意义。守护这卷诏书所代表的法理与尊严,帮助桃兮然和她的族人回归家园,成为了他生命中全新的、沉重的,却无比清晰的使命。

张怀远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欣慰地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将诏书重新卷好,放入木匣,锁紧。这卷”丹书铁券”,便是未来拨乱反正最有力的武器。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张怀远低声道。

三人悄然退出皇史宬,重新融入夜色。回程的路上,李观鱼沉默不语,但胸膛中那股浩然之气,却如同被点燃的烽火,越烧越旺。他抬头望向东南方向,那是大海的方向,是桃源岛的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心中默念,目光穿透重重夜幕,仿佛已看到了那必将到来的、乘风破浪的一天。

夜空中的星辰格外明亮,仿佛无数先贤的目光,正注视着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心怀赤子之心的人。历史的车轮,终将碾过一切阴霾,驶向光明。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