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角是沈砚之温舒然的小说《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是由作者“暴躁咸水鸭”创作的历史古代著作,目前完结,更新了498953字。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农庄外的号角声余韵未散,沈砚之在温舒然的搀扶下退至后院隐蔽书房。窗棂外飘着细碎的雪沫,寒风裹挟着肃杀之气拍打窗纸,室内烛火却稳如磐石,将桌上摊开的卷宗映照得清晰分明——魏氏私铸兵器的账本墨迹犹新,北狄密信的抄本边缘还留着温舒然批注的墨迹,而最下方压着的那封泛黄密函,纸页已脆如枯叶,却是撬开顾衍心结的关键。
“殿下,岗哨巡查无误。”顾衍推门而入时,玄色劲装下摆还沾着雪水与泥土,他抬手拂去肩上落雪,眉宇间的阴霾比往日更重。自寒潭与沈砚之共斗水蛇后,他虽以护卫身份留在身边,却总在无人时对着父亲遗留的半块虎符出神。顾家满门抄斩的血仇如附骨之疽,让他连呼吸都带着灼痛感。
沈砚之没有抬头,只是将那封密函缓缓推到桌沿:“你先看看这个。”烛火在密函上跳动,照亮了“林博彦”三个字——这个当年指证顾将军通敌的关键证人,如今因贪腐落马,家中搜出的书信里,竟藏着一封亲笔忏悔书。
顾衍的指尖刚触到纸页便猛地缩回,仿佛那泛黄的纸片带着烙铁般的温度。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拿起密函,视线落在“受魏后密令,伪造顾氏通敌文书”那行字时,瞳孔骤然收缩。十年前父亲被押赴刑场的场景如潮水般涌来——漫天飞雪里,父亲身着囚服,却依旧挺直脊梁,对着皇宫方向三叩首后高声疾呼“臣无反心”,而围观百姓的唾骂声与魏氏党羽的冷笑交织在一起,成了他毕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伪造……全是伪造的……”顾衍的声音哽咽,指节攥得发白,密函边角被他捏出深深的褶皱。积压十年的委屈、愤怒与不甘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猛地将密函按在桌上,身体因激动而剧烈颤抖,“我父亲一生戍守北疆,斩敌无数,到最后却落得个通敌叛国的骂名!魏氏……魏氏何其歹毒!”
沈砚之起身走到他身边,抬手按住他颤抖的肩膀。掌心传来的温度让顾衍稍稍平静,他抬头望去,撞进沈砚之满是郑重的眼眸:“顾衍,你父亲的冤屈,我母亲宸妃当年便有所察觉。她曾三次入宫向父皇进言,称顾将军忠勇可嘉,通敌案另有隐情,却都被魏后以‘后宫不得干政’挡回。后来母亲被魏后诬陷与顾将军有私,抑郁而终前,还握着我的手说‘顾家冤屈,必当昭雪’。”
“宸妃娘娘……”顾衍眼中闪过震惊,他从未想过宸妃竟为父亲的案子付出如此代价。记忆中,父亲曾提过与宸妃是旧识,两人都以家国为重,却没想到这份情谊竟让宸妃也遭了魏氏的毒手。
“如今林博彦认罪,证据确凿。”沈砚之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上刻着“顾”字,边缘还留着战损的痕迹,“这是当年你父亲赠予我母亲的信物,母亲临终前将它交给我,说若有朝一日能为顾家平反,便将这玉佩还予顾氏后人。现在,它该物归原主了。”
顾衍接过玉佩,指尖抚过那熟悉的纹路,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青石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殿下既知顾家冤屈,又愿为顾家奔走,顾衍愿以性命相托!从今往后,属下率所有旧部追随殿下,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沈砚之连忙将他扶起,看着他通红的眼眶与额角的淤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顾衍,你我皆是魏氏仇敌,当同心协力,不仅要为顾家平反,更要铲除魏氏,还天下一个清明。”他走到墙边,掀开挂在墙上的江南地形图,指着云溪县东南五十里外的一处标记,“此处名为鹰嘴崖,是我母亲当年为防备魏氏迫害留下的隐秘营地,易守难攻,且与外界隔绝。我打算将它交给你,训练一支‘暗影军’。”
“暗影军?”顾衍凑近地图,看着鹰嘴崖的位置——那里群山环绕,只有一条狭窄的栈道与外界相通,确实是训练秘密部队的绝佳之地。
“没错。”沈砚之指尖在地图上重重一点,“魏氏势大,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足以与他们正面抗衡。这支暗影军不必追求数量,关键在于精锐。我要你从旧部和流民中挑选五百名身手矫健、忠诚可靠之人,进行魔鬼训练。他们不仅要精通格斗、轻功,还要学会侦查、暗杀、伪装,成为潜伏在暗处的利刃。日后无论是窃取魏氏情报,还是暗杀其重要党羽,都要靠他们。”
顾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明白沈砚之的用意。暗影军就像一把藏在鞘中的匕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出鞘,必能直刺敌人心脏。“殿下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三个月内,必训练出一支以一当十的精锐之师!”
“不,三个月太短。”沈砚之摇摇头,神色凝重,“魏氏勾结北狄,谋反之心昭然若揭,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浪费。我给你半年,半年后,暗影军必须具备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温家主会为你提供充足的粮食、药品和兵器,苏墨也会协助你挑选人员。”
“是!半年后,暗影军必能为国效力!”顾衍挺直腰板,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与对未来的希冀。
次日天未亮,顾衍便带着沈砚之的手令出发了。他首先前往江南各地召集旧部——当年顾家被抄斩后,许多旧部隐姓埋名,有的当了猎户,有的做了船夫,还有的在市井中开起了小店。当他们得知顾衍要为父平反,追随沈砚之对抗魏氏时,纷纷放下手中的营生,带着积攒多年的兵器赶来汇合。短短十日,顾衍便召集了三百多名旧部,这些人大多身经百战,只是多年未曾征战,身手有些生疏。
与此同时,苏墨从流民中挑选出一百多名身手矫健的青壮年。这些流民大多是被魏氏迫害的百姓,对魏氏恨之入骨,且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练出了坚韧的意志。顾衍对这些人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负重跑、攀爬、格斗,最终选出了一百八十人,与旧部汇合后,组成了一支四百八十人的队伍。他打算在训练中再淘汰八十人,留下最精锐的五百人。
鹰嘴崖的营地很快便热闹起来。营地建在山谷深处,四周是陡峭的悬崖,只有一条宽不足三尺的栈道与外界相通。营地里有现成的石屋、训练场和仓库,温家派来的车队源源不断地送来粮食、布匹、兵器和药品,为训练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顾衍将队伍分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旧部统领。训练从清晨寅时开始,直到深夜亥时才结束,内容严苛到近乎残酷。寅时三刻,天还漆黑一片,队员们便要背着三十斤的沙袋,在山林中奔跑十里,不少人体力不支摔倒在地,顾衍却不允许任何人停下,只是让人在后面拿着鞭子督促:“现在偷懒,将来在战场上就是送死!你们忘了魏氏是怎么迫害我们的吗?忘了家人的血海深仇吗?”
清晨的训练结束后,队员们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吃饭、休息,然后便开始上午的格斗训练。顾衍亲自示范招式,从最基础的拳脚功夫到刀枪剑戟的使用,手把手地教导每一个人。他的格斗技巧融合了军中实战与江湖武学,招招致命,队员们学得格外认真。有一次,一名年轻的流民在练习劈砍时动作不到位,顾衍便握着他的手,一遍遍地练习,直到他能准确地劈开木桩才罢休。
下午的训练更为艰苦——轻功与侦查。队员们要在悬崖峭壁间攀爬,在茂密的树林中穿梭,还要学会隐藏自己的行踪。顾衍让人在树林中设置了各种陷阱,一旦触发便会有铃铛响起,被发现的队员就要接受惩罚——背着沙袋再跑十里。有一名队员连续三次触发陷阱,顾衍却没有责罚他,而是耐心地教导他如何识别陷阱、避开机关,直到他能顺利通过树林才满意。
晚上的战术训练则充满了变数。顾衍会模拟各种实战场景——偷袭敌营、刺杀敌将、窃取情报,让队员们分组对抗。有时他会扮演敌人,考验队员们的应变能力;有时他会故意制造混乱,看队员们能否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一次模拟偷袭时,一支小队因配合失误被“敌人”发现,顾衍当即下令取消他们当晚的休息时间,让他们重新演练,直到完美为止。
沈砚之每隔几日便会来到营地视察。他从不打扰队员们训练,只是站在远处静静地观看。看到队员们在顾衍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参差不齐到后来的动作整齐划一,从最初的畏缩不前到后来的勇猛无畏,心中十分欣慰。他还带来了温舒然配制的疗伤药膏,分发给受伤的队员,并叮嘱顾衍:“训练虽重要,但也要注意队员们的身体,他们是暗影军的根基。”
这日,沈砚之再次来到营地时,正赶上队员们进行暗杀训练。只见一名队员身着黑衣,蒙着面,悄无声息地靠近“目标”——一个绑着稻草人的木桩。他脚步轻盈,几乎听不到声音,在距离木桩还有三步远时,突然抽出腰间的匕首,快如闪电般刺向木桩的心脏位置,然后迅速撤离,整个过程不到十秒。
“好!”沈砚之忍不住喝彩。顾衍走到他身边,笑着说:“殿下,这是我们小队的队长,名叫李锐,以前是猎户,身手矫健,侦查能力极强。”
李锐听到顾衍的介绍,连忙上前向沈砚之行礼:“属下李锐,参见殿下!”
沈砚之点点头,赞许地说:“不错,你的暗杀技巧已经很熟练了。但要记住,暗杀不仅要快,更要准,在实战中,一旦失手,便没有第二次机会。”
“属下谨记殿下教诲!”李锐恭敬地说。
沈砚之与顾衍走到训练场边的石凳上坐下,看着队员们训练的身影,沉声道:“顾衍,魏氏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我得到消息,魏明浩已经调集了五千大军,准备在三个月后进攻农庄。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顾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殿下放心,三个月内,暗影军定能完成训练。到时候,我们可以先潜入黑石岭铁矿,摧毁他们的兵器库,断了魏氏的后勤补给,然后在他们进攻农庄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计划很好。”沈砚之点点头,“但黑石岭铁矿守卫森严,且有魏氏的精锐部队把守,你们一定要小心行事。我会让苏墨加强农庄的守卫,同时联系江南的忠义之士,在魏氏进攻时从侧面夹击。”
“是,殿下!”顾衍应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训练更加紧张了。顾衍将训练时间延长了一个时辰,还增加了夜间突袭训练。队员们虽然疲惫,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为了家人,为了家国,为了早日铲除魏氏。
温舒然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她经常带着药童来到营地,为队员们检查身体,治疗伤病。她还教队员们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让他们在战场上能够自救互救。有一次,一名队员在训练中不慎摔伤了腿,温舒然亲自为他包扎,还熬制了活血化瘀的汤药,叮嘱他要好好休息。队员们都十分感激她,私下里称她为“暗影军的守护神”。
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鹰嘴崖的暗影军已经脱胎换骨,五百名队员个个身材挺拔,眼神锐利,身着统一的黑色劲装,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双充满杀气的眼睛。他们站在训练场上,整齐划一,气势磅礴,连呼吸都保持着一致的节奏。
这日,沈砚之亲自来到营地检阅暗影军。顾衍带领着五百名队员,向沈砚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殿下,暗影军训练完毕,请殿下检阅!”
沈砚之走到队员们面前,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心中充满了自豪。“我宣布,暗影军正式成立!”他高声说道,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从今天起,你们便是江南的希望,是铲除魏氏的利刃!你们的使命,是保卫家国,还天下一个太平!”
“保卫家国!还天下太平!”队员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惊得山谷中的飞鸟四散而逃。
沈砚之满意地点点头,对顾衍道:“顾衍,魏明浩的大军三日后便会进攻农庄。我命你率暗影军,今夜便出发,潜入黑石岭铁矿,摧毁他们的兵器库。记住,速战速决,不要恋战,得手后立刻前往农庄西侧的山谷埋伏,等魏氏大军经过时,发动突袭。”
“属下领命!”顾衍抱拳道,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坚定。
当晚,月色朦胧,顾衍带领着五百名暗影军队员,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鹰嘴崖。他们如同黑色的幽灵,在山林中快速穿梭,向黑石岭铁矿方向奔去。沈砚之站在鹰嘴崖上,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担忧。他知道,暗影军的第一次行动,将是对抗魏氏的关键一战。
温舒然走到沈砚之身边,轻声说:“殿下,顾统领和暗影军一定会成功的。我们也该回农庄了,做好应战的准备。”
沈砚之转过身,握住温舒然的手:“嗯,我们回去。舒儿,这一战,我们只能胜,不能败。”
温舒然点点头,眼中充满了坚定:“殿下,我会和你一起并肩作战,直到最后一刻。”
两人并肩走下鹰嘴崖,向农庄方向赶去。此时的农庄内,苏墨已经带领着流民和旧部做好了防御准备——围墙被加高加固,上面布满了弓箭和滚石;庄内的粮仓和药库被严密看守;流民们也拿起了锄头、扁担,准备与魏氏大军决一死战。
三日后,云溪县农庄外,尘土飞扬,魏明浩率领着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地杀来。他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脸上带着嚣张的笑容:“沈砚之,今日我便踏平你的农庄,将你碎尸万段!”
农庄城墙上,沈砚之手持佩剑,目光坚定地望着远处的敌军。他身边的苏墨大声喊道:“兄弟们,魏氏逆贼犯我家园,杀我同胞,我们今日便与他们拼了!”
“拼了!拼了!”城墙上的流民和旧部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
魏明浩冷笑一声,挥手道:“攻城!给我拿下农庄,杀光里面的人!”
随着魏明浩的一声令下,魏氏大军如潮水般向农庄冲来。一场决定江南命运的大战,正式爆发。而在黑石岭铁矿,顾衍正带领着暗影军,悄悄地潜入矿洞,准备给魏氏一个致命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