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大明:我的双穿门通现代小说的免费电子版在哪里可以下载或阅读?

大明:我的双穿门通现代

作者:搬砖猫猫头

字数:510309字

2025-11-05 06:26:17 连载

简介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历史脑洞小说,大明:我的双穿门通现代,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搬砖猫猫头”倾情打造。本书以萧然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510309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大明:我的双穿门通现代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娘娘可尝尝,红薯和土豆做法多样,可烧、煮、蒸、炒、炸……味道尚可。”

“今年来不及了,来年定要在大明推广!”朱元璋毫不犹豫。

比起口味,高产作物更能解决 ** 问题。

此时,王景宏前来禀报:“皇上,六部官员求见。”

马皇后起身道:“重八,先去处理政务吧。”

朱元璋拉住萧然:“你别走,咱还有事与你商议。”

朱标主动前去接见官员。

“皇上放心,即便我离开,也会再回来。”

朱元璋摇头:“不行,你留在宫中等咱!”

萧然点头应下。

“妹子,安排老四和萧然休息。”朱元璋对朱棣的态度已然转变,甚至以他为傲。

朱元璋离开后,马皇后为萧然和朱棣安排了住处。

朱棣望着熟悉的宫殿,感慨万千。

“老爷子,是不是很怀念?”萧然笑问。

“幼时在此长大,自然熟悉。”

“今晚就住下吧。”

朱棣坐下,神情凝重:“父皇找你,定是为了母后和雄英的病,可有把握?”

“尽力一试,但天命难违。”

“尽力便好。”朱棣叹息。

此刻朱棣心中大石落地,朱元璋对永乐年间的政绩表示首肯了。

“老爷子,你得稳住心神,太祖高皇帝对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自然欣慰,可后续那些糟心事怕是要龙颜大怒。”

想到朱祁镇那些荒唐事,朱棣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那个孽障!”

“依我看,待圣上得空料理完娘娘的病情,必定要追问大明后世情形。”

朱棣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臭小子,你给朕交个底,后世嗣君究竟如何?”朱棣心里实在没底。

“中兴之主倒是出过几位,可末代那些荒唐天子……老朱家这些皇帝,个个都是’人才’,怪胎层出不穷。”

朱棣心头一紧,”能有多离谱?”

“这么说吧,历朝历代闻所未闻的奇葩,在大明都能凑一桌。”

朱棣扶额长叹:”不肖子孙啊!”

“老爷子开创永乐盛世,太祖应当不会为难您了,只是苦了后世那些不争气的。”

最惨的当属明英宗朱祁镇,简直惨绝人寰。

“老头子那档子事算是翻篇了,后辈的事朕也鞭长莫及。”

朱棣无可奈何。

好在朱高炽和朱瞻基还算争气,仁宣之治堪称大明鼎盛时期。

“老爷子,先前说您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文……其实不尽然。”

朱棣眉头紧锁,”此话怎讲?这等大事岂能有误?”

“倒不是记错,而是您有两个庙号。先前顾虑您龙体欠安,未曾明言。”

听萧然这般说,朱棣顿觉血压飙升。

“快说!什么庙号?”朱棣已预感不妙。

“您还有个庙号叫成祖!”

“成祖?!”朱棣猛地按住心口,”明成祖!!!”

“老爷子,都是陈年旧事了,您听听便罢,切莫动气!”萧然连忙宽慰。

“这是哪个混账东西干的?生怕天下人不知朕得位不正吗?”

朱棣气得七窍生烟。

按礼制,一朝仅能有一位”祖”,多则乱纲常。

大明自当效法汉唐典范。

朱棣心心念念的”太宗”庙号,本可昭示其法统承自朱元璋。

这”成祖”之称,简直是把篡位之事昭告天下。

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太宗庙号本可上配太祖。

在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里,明明记载着朱元璋传位于己,朱允炆才是矫诏 ** 之徒。

朱棣的庙号争议源于法统建构,称宗比称祖更为恰当。

世人皆知朱棣的帝位是通过武力夺取的,但他本人坚称这是太祖朱元璋的传承。

在儒家伦理框架下,起兵夺位终究有损名声。

自隋唐以降,太宗是最尊贵的非开国君主庙号。明朝礼部原拟庙号为烈祖,却被嘉靖帝改为前所未有的”成祖”。

“太祖已认可您的功绩,即位方式并不重要。”

“这逆子是谁?竟敢触碰朕的痛处!”朱棣怒不可遏。

“是明 ** 朱厚熜,年号嘉靖。”

“他为何要改朕的庙号?”朱棣更钟爱太宗之称。

“他想让生父兴献王入祀太庙。”

朱棣不解:”这与改朕庙号何干?”

“因武宗无嗣,朱厚熜以藩王入继大统。”

“皇帝竟无子嗣?荒谬!”朱棣嗤之以鼻。

原来太庙已满九位,朱厚熜将先祖朱百六迁至祧庙,腾出位置安放生父牌位。经过十余年博弈,终以”大礼议”胜利告终。

朱棣听罢,虽觉荒唐却也合乎礼制。

朱厚熜满心欢喜之际,突然想到太庙牌位已满,自己的位置无处安放。他灵机一动,打算挪走某位 ** 的牌位。

按照礼制,太庙牌位若要迁移,只能将辈分最高的先祖移至偏殿,称为”入祧”。但开国皇帝的牌位不可移动,否则太庙就失去了根本意义。

朱棣皱眉道:”这混小子为何要改老子的庙号?”

萧然连忙解释:”太祖高皇帝自然不能动,接下来就该轮到您了。朱厚熜原本想移走您的牌位,但遭到群臣激烈反对。”

朱棣勃然大怒:”他敢动老子的牌位?”

“他确实动过这个念头,但终究没敢坚持。毕竟您是他们这一脉的奠基者,又是个狠角色。朱厚熜再狂妄,在您面前也得收敛几分。”

萧然继续道:”既然不敢动您,就只能跳过。但直接跳过不合礼法,于是朱厚熜给您上了’成祖’的庙号。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将太子爷的牌位移出,给自己腾出了位置。”

朱棣气得直跺脚:”这混账东西!直接挪走老子的牌位反倒没那么可气!”他咬牙切齿道:”等见到这逆子,非把他们父子都赶出太庙不可!”

萧然劝慰道:”您先消消气。”

朱棣突然意识到什么:”等等!朱厚熜父子都是藩王,岂不是说朱厚照没有兄弟?而且他还没有子嗣?”

“正是。明孝宗只有一位皇后,膝下一儿一女,女儿早夭。”

朱棣顿时哑然。良久才喃喃道:”堂堂天子,居然只有一个皇后,一个儿子……”

他终于明白萧然为何说老朱家尽是奇葩。在这个讲究多子多福的时代,皇帝竟如此特立独行。

“你说……太祖高皇帝要是知道这些,会不会气疯?”朱棣不禁担忧起来。他自己都已怒不可遏,更遑论脾气更为火爆的朱元璋了。

“何止是生气,这顿打肯定跑不了!”

朱棣站起身,”心烦!这些糟心事还不如不知道,老头子我出去透透气。”

马皇后回到坤宁宫后,将先前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徐妙云。

听闻永乐大帝的事迹,徐妙云既震惊又钦佩,眼中泛起仰慕之情。

“没想到燕王殿下将来会有如此功业。”

马皇后颔首,”**的事确实属实,不过你父皇也不打算追究了。”

徐妙云露出欣慰的笑容,”真好。”

“丫头,陪母后走走吧。”马皇后说道。

徐妙云搀扶马皇后走出宫门,忽然想起什么,”母后,燕王殿下呢?”

“忘了告诉你,老四去太医院了,他身上的伤需要仔细检查。”

“不是已经上过药了吗?”

马皇后无奈解释:”这是你父皇的意思,太医只能带他回去重新诊治。”

转角处,萧然与朱棣迎面遇上了马皇后和徐妙云。

看到徐妙云的刹那,朱棣如遭雷击般怔在原地。

望着那张青春明媚的脸庞,朱棣眼眶渐渐泛红——他几乎忘了,这个时代的徐妙云还活着。

年轻的徐妙云望着朱棣,莫名感到熟悉而亲切。

“殿下。”她浅浅一笑。

这声呼唤让朱棣恍如回到数十年前,两人年少时光。

徐妙云的笑容在朱棣眼中与记忆重叠,往昔画面纷至沓来。

他们本是青梅竹马,自幼相伴。

此刻重逢,朱棣既欣喜又局促。

“先生,老四。”马皇后出声打破沉默,朱棣这才回神。

萧然理解朱棣的心情,能再见挚爱是何等幸运。

“娘娘,有些事想单独与您商议。”

马皇后会意,”先生这边请。”

她对萧然始终礼遇有加。

待两人离去,只剩朱棣与徐妙云相对而立。

望着眼前人,朱棣声音微颤:”没想到这把年纪还能见到你。”

感受到他真挚的情感,徐妙云轻声问道:”殿下,高炽近来身体可好些了?”

提起体弱多病的长子,朱棣拭了拭眼角:”老大还是老样子,不过总会找到医治之法。”

他语气中带着深深歉疚:”靖难之后,虽有些功业,却累垮了你和孩子的身子。”

徐妙云深知永乐大帝的功绩卓著,足以与朱元璋相提并论。

她轻声道:”能成为燕王妃,是我此生最幸运的事。听母后讲述永乐盛世的景象,真为殿下感到骄傲。”

“这些年让你和孩子们受苦了。”朱棣语气中带着歉意。

“殿下,给我讲讲高炽的事吧。”徐妙云挽着朱棣在 ** 漫步。

“老大很出色,性情与大哥相似。永乐盛世有他一半功劳,监国期间表现非凡。”

徐妙云露出欣慰的笑容,她一直最欣赏朱高炽。

“高煦呢?我们的小儿子怎么样了?”徐妙云问道,此时朱高煦才刚满周岁。

“老二将来定是驰骋沙场的猛将,颇有我当年的风采…还有老三,也是个打仗的好苗子…”

朱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三个儿子,仿佛年轻了许多。

当年他们常常这样促膝长谈国事。

朱棣说得专注,徐妙云听得入神,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

走到一棵古树下,两人驻足。”殿下还记得这里吗?”

望着古树,朱棣不禁潸然泪下,”记得…我们曾在这里荡秋千…”

不远处,马皇后与萧然注视着这对璧人。

“先生,老四眼中为何充满遗憾与愧疚?”马皇后询问。

“娘娘唤我名字即可。燕王妃是靖难之役的功臣,全家都为殿下出力。可惜永乐五年徐皇后因病早逝,殿下悲痛万分,终生未再立后…”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