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朕是武神,赐死掌兵皇弟怎么了?陈寻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朕是武神,赐死掌兵皇弟怎么了?

作者:八十个小核桃

字数:110107字

2025-10-29 07:04:49 连载

简介

喜欢历史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朕是武神,赐死掌兵皇弟怎么了?》?作者“八十个小核桃”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陈寻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朕是武神,赐死掌兵皇弟怎么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数日后,京城,原本因为护龙关大捷暂时安定了几天的朝堂,因为那讨伐无道昏君的檄文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龙凤先生谢青云,那可是文坛领袖,无数文人世子眼中神一样的存在,没想到此人竟然被并肩王请出了山,并且写了一篇讨伐陛下的檄文。

这让不少文臣开始反思,反思陛下是不是真有什么大问题。

……

朝堂上,陈寻高坐在龙椅上听着许青抑扬顿挫的朗诵着那篇檄文。

不得不说这篇檄文极有文采,甚至比他前世学的一些古文还要好。

如果这檄文讨伐的无道昏君不是他的话,那就更好了。

这篇檄文里主要给他这个无道昏君列了三大罪状。

第一大罪是延误战机,讨好北疆,有失国格。

之所以会有如此罪状,主要是因为他当初明明战胜了北疆,却没有顺势攻入北疆王庭,反而只是让北疆签下了不南侵和约。

用那谢青云的话来说,这是遗祸千年。

给他列的第二条罪是擅自篡改圣人之学,让大秦士子们额外学习一些格物致知的小道,引得天怒人怨。

列这条罪状的时候,谢青云甚至把一些自然灾害都算在了他的头上。

第三大罪自然是荒废朝政,任用奸佞,致使大权旁落,国将不国。

……

念完之后,许青眉头紧皱,似乎是在思索着檄文中的三大罪状是不是有点道理。

连他这个曾经的状元都忍不住这么想,更别说一些普通百姓了。

陈寻靠在龙椅上,翻了个白眼儿。

当初大秦之所以能胜北疆,主要还是因为他暗中出手击杀了北疆几个顶尖大将,而之所以没有继续攻下去,那是因为他当时初入武神境,乍一看似乎天下无敌了,但这个世界太大了,当时他的修为境界还在向上攀升,既然他的实力能继续提升,那指不定这个世界还有更强的存在,所以他才决定再低调一段时间。

其次则是因为那北疆全民皆兵,想击败北疆容易,但想占据北疆却是难如登天,而且周边还有其他几个国家存在,大秦若是占据了北疆,指不定会引起那几个国家的忌惮,若是因此被诸国排挤打压,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则是因为北疆太穷了,又不适合种地,这地方若成为大秦国土,他就得花费精力扶贫。

可他哪有那个功夫?

总而言之,当时继续打下去是弊大于利的,所以他才让北疆签订了不南侵合约。

第二条罪状,懂得都懂。

在这种封建王朝,哪怕是盛世,也有不少百姓饿死,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唯有提高生产力,而他让学子们学习一些格物致知的知识,自然是想给大秦埋下一颗科技的种子。

至于最后一条罪状,荒废朝政,乍一听有几分道理,可事实上他早就为各个官职安排了合适的人选,诸位大臣各司其职,这五年来整个朝堂的运转和之前相差无几。

这种情况下他不享受,那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

朝堂上一阵沉默。

几个奸臣一脸愤怒之色,仿佛是在替陈寻委屈,丞相李昭则是眉头紧锁。

不得不承认这谢青云之才确实远胜过他,他明明知道这三大罪状都有问题,可他偏偏想不出该如何反驳。

要知道这谢青云对大秦学子的影响可是极大的。

平日里只要写出一篇文章,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整个大秦,引起无数文人士子追捧,不说其他人了,就是他家中的小儿都会背诵几首龙凤先生的诗词,

如今谢青云写了这样一篇檄文,不出意外的话,已经在大秦一众文人士子之间快速传阅了,至于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不敢想象。

一念至此,他不禁有些后悔。

后悔当初朝中有人举荐谢青云入朝为官时,他没有态度强硬一点,拉着陛下去请这位高人出山。

如果当时他态度坚决一些,或许如今就不会如此被动了吧?

想着想着,李昭忍不住轻叹了口气。

心中因为护龙关大捷燃起来的希望之火也逐渐熄灭了下去。

得龙凤先生者可安天下,这句话的影响太深远了。

如今陈枭得到了龙凤先生的辅佐,恐怕不少人都会觉得这陈枭才是天命之子吧?

龙椅上,陈寻一眼就看出他这位丞相在想什么,淡笑道:“李相你无需自责,像这种沽名钓誉之徒,你当初再怎么劝朕,朕也不会去请他的。”

开玩笑,一般朝廷任命,李昭一个人就能决定。

当初为何非得奏请他这个皇帝?

还不是因为想要这个龙凤先生出山,得他亲自去请吗?

让他亲自去龙凤山?

简直是想屁吃!

论治国大道,难不成这个龙凤先生还能比得上他这个穿越者?

真让此人进了朝堂,反而是个祸害。

李昭听到这话,连忙道:“陛下不可妄言,此人不管怎么样,终究是我大秦的文坛领袖……”

“他都给朕列了三大罪了,朕还不能说他一句沽名钓誉?”

陈寻反问道。

李昭听此一时无言。

虽然这听起来有些不合理,但事实还真是这样。

文人士子说皇帝的不是,那是敢于直谏,皇帝若是因此说文人士子的不是,那就是骄狂任性。

这大秦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算了,不说就不说吧,朕也不在乎这什么檄文,退朝!”

陈寻说罢起身就准备离去,然而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之声,群臣听到动静,顿时循声望去。

站在陈寻身旁的洪喜看向殿外,大声呵斥道:“何人在殿外喧哗!”

片刻后,一个小太监快步跑了进来,颤颤巍巍道:“陛下,殿外聚集了一大批太学院的学子。”

听到这话,群臣脸色都微微发生了些许变化。

陈寻淡淡道:“哦?他们来这儿干什么?”

那小太监吓得直接跪倒在地,颤声道:“陛下,他们聚集在此,是想让陛下您下罪己诏!”

听到这话,陈寻眼中闪过一丝怒色。

在他登基之前,太学院那是达官显贵的子嗣才能去的地方,他登基后改了太学院的规矩,于是一些寻常读书人也有了去太学院读书的资格。

如今倒好,这群人竟然敢让他下罪己诏,真是岂有此理!

“呵呵,有意思。”

陈寻轻笑一声,然后直接调转方向,朝着殿外走去。

“让朕看看是谁敢让朕下罪己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