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权倾朝野:艳骨谋臣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沈砚辞完结版

权倾朝野:艳骨谋臣

作者:春风扶我上青天

字数:112881字

2025-10-04 06:01:23 连载

简介

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权倾朝野:艳骨谋臣》?作者“春风扶我上青天”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沈砚辞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权倾朝野:艳骨谋臣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天刚蒙蒙亮,苏婉娘就背着竹篮出门了。竹篮里装着缝补好的锦缎衣裳,还有她连夜赶制的两双布鞋 —— 是给镇上布庄老板的,能换三十文钱。沈砚辞站在院门口送她,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晨雾里,才转身拿起那本残旧的《论语》,往镇上的书院走去。

吴县书院是县里唯一的学堂,教书先生是前几年落第的秀才,姓周。来这里听课的大多是镇上富户的子弟,像沈砚辞这样的寒门学子,整个书院里也只有两三个。他走到书院门口时,其他学子已经到得差不多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穿着绸缎衣裳,手里拿着崭新的书本,谈笑风生。

沈砚辞下意识把旧棉袄的衣襟裹紧了些 —— 这件棉袄洗得发白,袖口还打了块补丁,和周围的学子格格不入。他低着头想往里走,却被一个穿着宝蓝色绸缎衣裳的少年拦住了。

“哟,这不是沈大才子吗?怎么,今天又来蹭课了?” 少年叫王元宝,是镇上粮商的儿子,平日里最喜欢欺负寒门学子。他上下打量着沈砚辞,眼神里满是不屑,“你说你,连束脩都交不起,还来书院凑什么热闹?不如早点去码头搬货,还能挣几文钱给你那寡嫂买米。”

周围的学子都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嘲弄。沈砚辞攥紧了手里的《论语》,指节泛白,却没说话 —— 他知道,和王元宝争辩没用,只会招来更多的羞辱。他只想安安静静地听课,好好读书。

“怎么不说话?难道我说错了?” 王元宝得寸进尺,伸手去抢沈砚辞手里的书,“让我看看,这破书你都翻烂了,还能读出什么花样来?”

沈砚辞往后退了一步,紧紧护着书:“把你的手拿开!”

“怎么,还敢跟我横?” 王元宝脸色一沉,伸手就要推沈砚辞。就在这时,周先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戒尺,脸色严肃:“王元宝,上课了,还在这里胡闹!”

王元宝见周先生来了,不敢再放肆,悻悻地收回手,却还不忘瞪沈砚辞一眼:“算你运气好。”

沈砚辞对着周先生行了一礼,默默走到书院最后一排坐下。他把《论语》放在桌上,书页边缘已经卷了边,上面的批注密密麻麻。他低头看着书,刚才的羞辱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却也让他更坚定了读书的念头 —— 只有考中功名,才能摆脱这样的羞辱,才能让苏婉娘过上好日子。

周先生开始讲课,讲的是《论语》里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讲得很仔细,还时不时提问。其他学子大多敷衍了事,只有沈砚辞听得格外认真,手里的笔在纸上飞快地记着笔记 —— 他没有纸,只能把笔记记在书页的空白处。

“沈砚辞,你来说说,‘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周先生突然点名。

沈砚辞站起身,声音清晰:“学生以为,‘学而时习之’不仅是说要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更要将所学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就像学生现在读书,不仅是为了考中功名,更是为了明白事理,将来能做一个有用的人,能照顾好家人。”

周先生点了点头,眼里露出赞许的目光:“说得好。读书不仅是为了科举,更是为了修身齐家。沈砚辞,你虽然家境贫寒,却有这份心思,难能可贵。”

周围的学子都安静了下来,王元宝也没再说话,只是脸色不太好看。沈砚辞坐下时,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 至少,周先生是认可他的。

一上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沈砚辞收拾好书本,准备回家。他刚走到书院门口,就看到苏婉娘站在不远处的树下,背着竹篮,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

“嫂子,你怎么来了?” 沈砚辞快步走过去。

“我送完衣裳,想着你快下课了,就买了个饼给你。” 苏婉娘笑着把油纸包递给沈砚辞,“你快吃,还热着呢。”

沈砚辞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个白面饼,还夹着一块肉。他知道,这样的饼要两文钱一个,苏婉娘平时连粗面饼都舍不得吃。“嫂子,你也吃。” 他把饼掰成两半,递给苏婉娘一半。

“嫂子不饿,你快吃,读书费力气。” 苏婉娘把他的手推回去,“我刚才去布庄,老板说我的绣活好,让我再做两幅绣品,给五十文钱呢。等我把绣品做好,咱们的钱又能多攒些了。”

沈砚辞看着苏婉娘眼里的笑意,心里却有些发酸。他知道,绣活最费眼睛,一幅绣品要绣好几天,苏婉娘又要熬夜了。“嫂子,别太累了,钱不够咱们再想办法。”

“没事,嫂子不累。” 苏婉娘拍了拍他的肩膀,“快回家吧,我还得回去准备午饭。”

两人并肩往家走,苏婉娘一路都在说镇上的事 —— 王夫人夸她缝补的衣裳好,布庄老板说她的绣活细致,语气里满是欢喜,像是忘了自己的辛苦。沈砚辞听着,偶尔应一声,手里的饼吃得很慢,每一口都觉得格外香甜。

回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苏婉娘放下竹篮,就去灶台做饭。她从米缸里舀出小半碗米,又加了很多水,煮成稀粥。沈砚辞想帮忙,却被她推到桌边:“你快去读书,别耽误了功课。”

沈砚辞坐在桌前,看着苏婉娘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她的青布襦裙沾了些灰尘,头发也有些乱,却依旧认真地煮着粥。锅里的粥冒着热气,香气弥漫在小屋里,很淡,却很温暖。

他拿起《论语》,翻开书页,上面的笔记密密麻麻。他看着那些字,又看了看灶台边的苏婉娘,心里突然平静了下来。刚才在书院的羞辱,凑钱的压力,似乎都没那么重了。只要有苏婉娘在,只要他好好读书,总有一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

苏婉娘把粥端上桌,还端来一碟咸菜。两人坐在桌前,安静地喝粥。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带着淡淡的暖意。窗外的鸟儿在枝头叫着,声音清脆,小屋里满是生活的烟火气。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