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七零:带着系统回村当学霸》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林卫东小说

七零:带着系统回村当学霸

作者:故清欢渡

字数:112118字

2025-10-04 06:00:44 连载

简介

如果你喜欢都市种田类型的小说,那么《七零:带着系统回村当学霸》绝对值得一读。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鲜活的角色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都会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总字数已达112118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七零:带着系统回村当学霸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的风带着初冬的凉意,吹得麦田里的麦苗轻轻摇晃。林卫东背着系统奖励的控旺专用药剂,站在田埂上,看着村民们拿着喷壶列队站好 —— 今天要完成最后一步控旺作业,喷完药剂,麦苗分蘖期养护任务就彻底收尾了。

“大伙注意了!” 林卫东举起药剂桶,大声叮嘱,“这药剂按 1:200 的比例兑水,喷的时候要对着麦苗基部,别喷到叶片上!每亩地喷两壶就行,多了会伤苗!”

苏晓梅站在林卫东身边,帮他兑药剂。她手里拿着个搪瓷碗,每次都精准量出药剂,再倒入水桶搅拌均匀:“卫东哥,你放心,俺记着比例呢,不会错。” 她的袖口沾了点药剂,却毫不在意,只专注地盯着碗里的刻度 —— 这是考前最后一次帮林卫东打理麦苗,她想做到最好。

男劳力们扛着喷壶,沿着田垄匀速喷洒,女人们则跟在后面,检查漏喷的地块。李大叔喷得格外仔细,每走一步都停下来看喷壶的雾化情况:“卫东,这药剂喷完,是不是就能安心过冬了?”

“差不多了!” 林卫东走过去,指着麦苗基部的有效分蘖,“您看,现在每株平均有 3.2 个有效分蘖,喷完药剂能把无效分蘖彻底控住,等下月初再浇次冻水,盖上秸秆,就能安全过冬了。”

说话间,林清月背着帆布包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温度计和笔记本:“卫东,我刚测了土壤温度,现在是 8℃,正好适合喷药 —— 温度太低药剂吸收不好,太高又容易挥发,今天这天气刚刚好。” 她蹲在田边,记录每块地的喷药时间,还帮着扶稳老人手里的喷壶,动作轻柔又熟练。

系统的声音在喷药进行到一半时响起:

【叮!宿主已完成麦苗控旺药剂喷施,有效分蘖数稳定在 3.3 个 / 株,无效分蘖抑制率达 95%!麦苗分蘖期养护任务 100% 完成!】

【任务奖励发放:小麦越冬防护物资包(秸秆覆盖膜 20 斤、防冻剂 10 斤),高考理综实验题终极题库 1 本,积分 600,民心值 35 点。】

【新任务发布:小麦越冬准备 ——15 日内完成麦田秸秆覆盖与冻水灌溉,确保麦苗越冬存活率达 98% 以上。】

“成了!” 林卫东心里一喜,举起喷壶对大伙喊,“咱们的分蘖期任务完成了!明年开春,这些麦苗就能长得更壮,亩产肯定超三百五十斤!”

村民们都欢呼起来,赵铁柱更是激动地拍着大腿:“俺就说跟着卫东没错!等明年收了麦子,俺杀头猪,请全村人吃饺子!” 王桂兰大婶也笑着说:“到时候俺给卫东包个大红包,庆祝他考上大学,也庆祝咱们村丰收!”

苏晓梅走到林卫东身边,递过块干净的布巾:“卫东哥,快擦擦汗,别着凉了。俺娘煮了姜汤,一会儿回去喝碗暖暖身子。” 她看着林卫东脸上的笑容,心里比自己得了好处还开心 —— 这半年来,她看着林卫东从瘦弱的穷小子,变成能带领全村种出好麦苗的 “技术员”,又即将走进高考考场,满是骄傲。

下午,林卫东刚把越冬防护物资包放进灶房,赵雅芝就推着自行车来了,车后座绑着个鼓鼓的布包:“林卫东!明天去县城确认考场,俺跟你一起去!这是俺给你准备的东西,你看看缺不缺。”

她打开布包,里面有两支护芯的 2B 铅笔、三块绘图橡皮、一小盒清凉油(防止考试犯困),还有一本崭新的草稿本:“俺问了公社教育组的人,考场在县中学的教学楼,明天咱们得早点走,骑自行车得一个半小时。对了,俺还带了五块钱,路上给你买糖糕,兑现之前的约定。”

“赵同志,你想得太周到了!” 林卫东接过布包,清凉油的薄荷味混着橡皮的清香,让他心里暖暖的,“明天早上六点,我在村口等你。”

“行!” 赵雅芝摆了摆手,又想起什么,“对了,考场确认要带户口本和报名证明,你可别忘带了。俺还帮你问了,考试那天可以带个搪瓷杯,考场外面有热水,渴了能喝。”

送走赵雅芝,陈老师拿着一叠试卷来了,是他熬夜出的最后一套模拟题:“卫东,这是按高考题型出的,今天下午你做做,晚上俺来批改,重点看看理综实验题,你之前兑换的专项突破资料,可得用上。”

林卫东接过试卷,纸页上的字迹是陈老师用毛笔写的,工工整整,连选择题的选项都标得清清楚楚。“谢谢陈老师,我一定好好做。”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试卷上。林卫东拿起笔,先从理综实验题开始做 —— 系统兑换的 “理综实验题专项突破” 里,详细讲了 “小麦发芽率测定”“土壤酸碱度检测” 等农业相关实验,正好和他的农技知识结合。比如有道题问 “如何测定土壤中的氮含量”,他不仅写出了实验步骤,还补充了 “用草木灰调节土壤氮磷比” 的乡土方法,比标准答案更具体。

苏晓梅没进屋打扰,只是坐在灶边,帮林卫东缝新的布鞋垫 —— 她听说考试要站着排队进考场,旧鞋垫太硬,怕磨得林卫东脚疼。她缝得格外仔细,在鞋垫里加了层新棉絮,还绣了个小小的 “麦穗” 图案:“卫东哥考上大学,就像这麦穗一样,能结出好果实。”

傍晚的时候,林卫东做完了模拟卷,林清月正好来了,手里拿着她整理的理综实验题笔记:“卫东,我把常考的实验误差分析、步骤补充分类整理了,你看看这道‘伏安法测电阻’的题,你之前错在没考虑电表内阻,我在笔记里标了重点。”

她坐在桌对面,和林卫东一起批改试卷。理综实验题满分 40 分,林卫东得了 38 分,只在 “实验数据处理” 上扣了 2 分。“太好了!” 林清月笑着说,“这水平高考理综实验题肯定能拿高分!数学压轴题你再看看,上次那道函数题,我又整理了种更简单的解法。”

两人凑在灯下,一起研究数学压轴题。林清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函数图像,标出极值点:“你看,用导数求完极值后,结合定义域画图像,就能直接看出最值,比代数计算快多了。” 林卫东跟着她的思路走,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再做类似的题,速度快了一倍。

陈老师晚上来批改试卷,看到林卫东的理综成绩,满意地点点头:“总分 410 分!比上次又进步了 25 分!语文作文草稿写了没?俺帮你改改,争取拿满分。”

林卫东赶紧拿出作文草稿,题目是《麦田里的希望》,写了从村长送玉米面、苏晓梅送红薯粥,到一起种麦苗、公社视察的事,最后写 “高考是我的希望,麦苗是全村的希望,我要带着两份希望,走向更远的地方”。

陈老师逐字逐句地改,把 “乡亲们帮助我” 改成 “王桂兰大婶的棉袄暖了我的身,苏晓梅的红薯粥热了我的心”,又在结尾加了句 “明年夏天,我要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来看看满田的金穗”,让感情更真挚。林清月也在旁边提建议:“可以加句‘林清月帮我抄复习资料,赵雅芝帮我买考试用品’,这样更全面,也能体现全村人的支持。”

林卫东按照两人的建议修改,作文里的乡土味更浓了,字里行间都是对黄土坡的感情。陈老师看完,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篇作文肯定能得高分!既有真情实感,又有时代特色,阅卷老师肯定喜欢。”

第二天一早,林卫东背着布包,里面装着户口本、报名证明和赵雅芝给的草稿本,在村口等赵雅芝。苏晓梅提着个布兜跑过来,里面装着四个白面馒头、两个煮鸡蛋,还有一小罐咸菜:“卫东哥,路上吃,别饿着。这馒头是俺娘昨天特意蒸的,鸡蛋是俺攒了半个月的,你考试的时候吃,补脑子。”

她还从兜里掏出双新鞋垫,塞到林卫东手里:“俺缝了棉絮,软和,走路不磨脚。考试别紧张,俺们在村里等你好消息。”

林卫东接过鞋垫,指尖触到上面的麦穗图案,心里暖得发烫:“晓梅,谢谢你,我一定好好考。”

赵雅芝骑着自行车过来,笑着说:“苏姑娘放心,俺会照顾好林卫东的,保证让他顺顺利利确认考场。” 她让林卫东坐在自行车后座,还递给他件旧棉袄:“路上风大,穿上别冻着。”

自行车在土路上颠簸前行,林卫东坐在后座,看着路边的白杨树往后退,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赵雅芝一边骑车,一边跟他说考试注意事项:“进考场前要检查准考证和身份证,别落在家里;考试的时候要是犯困,就抹点清凉油,俺给你装在布包里了;中午俺在县中学门口等你,带你去吃供销社的糖糕。”

一个半小时后,两人终于到了县中学。校门口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林卫东挤进去,在 “高考考场安排表” 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 考场在三楼 302 教室,座位号 15 号。他赶紧把考场信息记在笔记本上,还拍了张照片(赵雅芝特意借了同事的相机),方便回去复习时看。

确认完考场,赵雅芝带着林卫东去了供销社:“走,俺请你吃糖糕!” 供销社的糖糕刚出锅,金黄酥脆,咬一口甜得流蜜。林卫东咬着糖糕,想起之前和赵雅芝的约定,心里满是感激:“赵同志,谢谢你,这糖糕真好吃。”

“好吃就多吃两个!” 赵雅芝又给他买了两个,装在油纸袋里,“带回去给苏姑娘和林知青尝尝,她们也帮了你不少。”

回去的路上,林卫东坐在后座,手里拿着油纸袋,心里满是干劲 —— 还有 7 天就要高考了,他一定要好好考,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回到村里时,已经是下午了。苏晓梅和林清月早就在村口等了,看到林卫东回来,赶紧迎上去。苏晓梅接过油纸袋,把糖糕分给林清月:“林知青,你尝尝,这是赵同志请卫东哥吃的,可甜了。”

林清月咬着糖糕,笑着说:“真好吃!卫东,考场确认顺利吗?我帮你整理了理综最后几套模拟题,晚上咱们一起做。”

晚上,林卫东家的土坯房里灯火通明。陈老师坐在桌前,帮林卫东批改最后一套模拟卷;林清月帮他分析理综实验题的易错点;苏晓梅坐在灶边,帮他煮夜宵 —— 是小米粥,里面加了红枣和红糖,补气血。

“卫东,你这道语文选择题错了,‘麦浪翻滚’的‘浪’是比喻,不是拟人,下次要注意。” 陈老师指着试卷,耐心地讲解,“作文终稿我再帮你改了两处,把‘麦苗分蘖’改成‘麦苗抽出第三片新叶时,分蘖就像小芽一样冒出来’,更有画面感。”

林卫东赶紧记在笔记本上,心里满是感动 —— 从复习资料到作文修改,从考场确认到考前物资,乡亲们把能想到的都帮他安排好了。他打开系统面板:

【宿主当前任务进度:小麦越冬准备(10%),小麦种植改良方案推广(90%)。】

【距离高考剩余时间:7 天。】

【系统提示:宿主可利用积分兑换 “高考考前心理疏导指南”(需 200 积分),缓解考前紧张;同时可兑换 “麦田冻水灌溉示意图”(需 100 积分),确保越冬冻水浇得科学。】

林卫东毫不犹豫地兑换了两样东西 —— 心理疏导指南能帮他调整心态,灌溉示意图能让越冬准备更顺利。他看着指南里的 “深呼吸放松法”“积极心理暗示”,又翻了翻灌溉示意图上的 “浇冻水时间(土壤封冻前 5 天)”“灌溉量(每亩 50 立方米)”,心里越来越有底。

苏晓梅端着小米粥过来:“卫东哥,快喝点粥,别熬太晚了。俺给你缝了个新的枕套,晚上睡觉能舒服点,别总想着考试,好好休息。”

林清月也帮他整理复习资料,把重点题标上红圈:“这些题你明天再看一遍,其他的就别翻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考试的时候正常发挥就行,你现在的水平,肯定能考上。”

陈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俺教了三十年书,从没见过像你这么努力的学生。放宽心,黄土坡的乡亲们都在等你好消息,俺也等着给你办庆功宴。”

夜深了,林卫东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洒在麦田里,心里平静了很多。他想起苏晓梅的新鞋垫、林清月的笔记、赵雅芝的清凉油,还有陈老师的模拟题,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还有 7 天就要高考了,还有 15 天就要完成小麦越冬准备,他一定能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考上理想的农业大学,也能让黄土坡村的麦苗,安全过冬,明年夏天结出满田的金穗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