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悬疑灵异小说,那么《民间诡事小故事!》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林羽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林夕的精彩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民间诡事小故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我们那地方偏,下了晚自习,回村得走好长一段夜路。没灯,只有月光,或者干脆黑漆漆一片,两边不是庄稼地就是野林子,风一吹,哗哗响,像无数只手在暗地里拍。
村里老人从小就叮嘱:走这段路,埋着头,加快脚,甭管听见啥动静,别回头,更别搭腔。特别是有人喊你名儿的时候,要是看不清脸,打死也不能应!那是脏东西在“叫魂”,应了,魂儿就被勾走了。
这话,我们这帮学生听得耳朵起茧,但大多心里发怵,放学都结伴走,互相壮胆,从没人敢落单,也从没人敢试那规矩是真是假。
除了林夕。
林夕跟我们不太一样。他爹妈在城里打工,把他扔给奶奶,性子野,胆子肥得像豹子胆。我们吓得缩脖子的时候,他总嗤笑:“迷信!自己吓自己!哪来的鬼?都是风刮的,要不就是黄皮子叫!”
那天晚上,他奶奶病了,他去邻村抓药,回来晚了,落了单。
具体是哪天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晚月亮毛茸茸的,光线很暗,风特别大,吹得地里半人高的玉米秆子像一群扭动的人影。
林夕揣着药,缩着脖子,蹬着破自行车往回赶。除了车链子哗啦声和风声,四周死静。
骑到那段最荒的路中间时,风里忽然夹进来一声。
很轻,飘飘忽忽的,像个老头含混不清的嘟囔。
“……林夕……”
他猛地捏了闸,自行车吱呀一声停住。汗毛有点立起来。他支棱起耳朵听。
只有风声。
“听岔了。”他啐了一口,给自己壮胆,继续蹬车。
没过两分钟,又来了。这次清晰了点,像个嗓子被炭火燎过的人,沙哑,阴沉,拖长了调子,从背后那片黑黢黢的玉米地里钻出来。
“……林夕……等等我啊……”
林夕后背的汗唰一下就下来了。车蹬得更快,链条都要蹬出火星子了。
那声音不依不饶,隔着十几步远的样子,黏在后面。
“……林夕……你回头看看我……”
一次比一次清楚,一次比一次近。那调子古怪,听着像喊你,又带着点说不出的阴笑。
林夕头皮发麻,心脏咚咚砸着胸口。他想起老人的话,死咬着牙,梗着脖子,就是不回头,拼命往有光亮村子方向冲。
眼看就要冲出这段荒路了,村口的灯光都能瞧见了。
那声音猛地贴到了他后脑勺!
几乎就在耳朵眼儿里响起,又急又尖:
“林夕!”
这一声像冰锥子扎进耳朵,带着一种快要得逞的急切。
林夕积攒的恐惧猛地炸了,变成一股邪火!他本来就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被撵了这一路,魂儿都快吓飞了,此刻血往头上涌,那点不信邪的犟劲占了上风。
他猛地一捏车闸,车轮在地上擦出刺耳的一声。
跳下车,转身就朝那片浓得化不开的黑夜吼了过去:
“谁啊?!喊你爹干啥?!”
声音吼得很大,在野地里传出去老远,甚至带了点回音。
吼完,世界瞬间死寂。
风停了,玉米秆子不响了,连虫子都不叫了。绝对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林夕喘着粗气,瞪着眼前那片黑暗,啥也看不见。
突然。
一个东西毫无征兆地贴到了他身后。
冰凉的,带着一股土腥气和腐烂树叶的味道。
那沙哑的声音,这次真真切切、一字一顿,带着一种无法形容的、扭曲的狂喜,直接钻进了他的耳膜深处,气流冰得他半边脸都麻了:
“找——到——了。”
第二天,林夕没来上学。
他奶奶拖着病体找到学校,哭得差点背过气去。说孩子一晚上没回家,药却放在堂屋桌子上了。
村里人打着电筒、举着火把找了一夜。玉米地、河沟、废砖窑……能找的地方都找了。
没有。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就像被黑夜一口吞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只有我知道,他最后那晚经历了什么。我吓得要死,跟大人说了,他们脸色铁青,让我别再往外说。
第七天,村里组织人最后一遍搜山,主要是后山那片老坟地。
乱坟岗子,荒草比人都高,埋的多是些无主孤坟和早夭的孩子,平时根本没人去。
在一个塌了半边的无名旧坟碑前,眼尖的人看见了东西。
是林夕那个洗得发白的破书包。
端端正正地摆在坟头前,像是谁特意放在那儿的。
拉链开着。
里面是他没写完的作业本,封皮被露水打湿了,皱巴巴的。
还有一双鞋。
一双穿得破破烂烂、底都快磨穿了的旧布鞋,鞋底沾满了干涸的泥巴和草屑。
像是有人穿着它,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最后脱下来,整整齐齐地放了进去。
没人动那个书包。
村长让人弄了点纸钱,在远处烧了,念叨了几句“孩子小,不懂事,莫见怪”,然后带着人,白着脸,跌跌撞撞地下了山。
那书包和鞋,就永远留在了那座无名的坟前。
后来,走夜路放学的人更多了,也没人再敢说那是迷信。
有时候夜里风大,吹过村口,听起来隐隐约约,好像总有个沙哑的调子在叫什么东西。
但没人敢细听,更没人敢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