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历史脑洞小说,那么这本《明光纪事:从煤山葬父到世祖中兴》一定不能错过。作者“梦想成为斯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朱慈烺祝朗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连载,最新章节第11章,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主要讲述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深夜。煤山(景山)。夜色浓稠如墨,寒风凛冽刺骨。整个北京城陷入一片末日般的喧嚣与混乱。紫禁城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哭嚎声、器物破碎声混杂在一起,如同地狱的哀鸣,远远传来,令人心悸…
《明光纪事:从煤山葬父到世祖中兴》精彩章节试读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深夜。煤山(景山)。
夜色浓稠如墨,寒风凛冽刺骨。整个北京城陷入一片末日般的喧嚣与混乱。紫禁城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哭嚎声、器物破碎声混杂在一起,如同地狱的哀鸣,远远传来,令人心悸。煤山在黑暗中沉默矗立,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山风穿过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山脚下,几道黑影如同鬼魅般快速移动。周玉贞走在最前面,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黑暗。她身后跟着李若琏、张宝鹏、刘康等几名最精干的锦衣卫。朱慈烺被陈云素和王承恩由刘康搀扶护在中间。所有人都换上了破旧不堪的粗布袄裤,脸上、手上都刻意抹了厚厚的灶灰和泥土,几乎看不出原本的肤色和样貌。
“快!这边!”周玉贞压低声音,指向一条被荒草覆盖、几乎难以辨认的小径。这是她早先从宫里老太监口中探听来的、通往山顶的偏僻小路。众人不敢点灯,只能借着远处紫禁城方向映来的火光和稀疏的星光,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上攀爬。脚下的碎石和冻土坚硬冰冷,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王承恩的咳嗽声被强行压抑在喉咙里,发出沉闷的呜咽。
李若琏走在队伍最后,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山下的动静。他低声对身旁的张宝鹏和刘康道:“你二人随我留下,在此警戒!若有异常,立刻示警!”他指了指山脚几处视野开阔、便于藏身的乱石堆和枯树丛。
张宝鹏和刘康会意,立刻停下脚步,迅速隐入黑暗之中,如同融入夜色的岩石。李玉贞看了一眼李若琏,点点头,没有多言,继续带着朱慈烺等人向山顶攀去。
山顶的风更大,带着刺骨的寒意和浓重的硝烟味。在靠近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不远的一处坡地上,他们找到了崇祯皇帝的遗体。
朱由检的身体以一种僵硬的姿态靠在一块冰冷的山石旁。他身上的明黄龙袍在夜色中依然刺眼,只是沾满了泥土和草屑。他的头微微歪向一侧,双目紧闭,脸上凝固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却又透出深入骨髓的疲惫与绝望。一根褪色的衣带缠绕在他的颈间,另一端系在低矮的树枝上。他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践行了他“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父皇!!!”
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划破了山顶的寂静!朱慈烺如同被抽去了所有筋骨,猛地扑倒在地,连滚带爬地扑到崇祯冰冷的遗体旁。巨大的悲痛如同海啸般将他彻底淹没。他紧紧抱住父亲的身体,触手处一片冰凉僵硬。他再也无法抑制,放声痛哭,额头重重地、一次又一次地磕在冰冷坚硬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儿臣不孝!儿臣来迟了!父皇!父皇啊!!!”泪水混着泥土,糊满了他的脸颊。自责、悔恨、痛苦、以及那未能保护父亲的巨大无力感,几乎要将他撕裂。
周玉贞和陈云素的心也揪紧了,泪水无声滑落。王承恩更是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崇祯的遗体连连叩首,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
“殿下!殿下!”周玉贞强忍悲痛,第一个从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来。她扑上前,用力抓住朱慈烺的肩膀摇晃,“快!没时间了!让陛下…入土为安!”她刻意加重了“入土为安”四个字,这是此刻唯一能安抚太子那濒临崩溃的执念的方式。
朱慈烺被摇得身体一晃,哭声稍歇,抬起泪眼模糊的脸,茫然地看着周玉贞,又看看父亲的遗体。
“对…对…入土…不能让父皇…”他喃喃着,眼神中疯狂与理智激烈交战。
“动手!”李若琏留下的两名锦衣卫百户赵德运、总旗孙兆斌不再犹豫。两人早已拔出随身的腰刀和短斧开始挖掘。
山顶的土质坚硬,混杂着碎石。两人用刀劈,用斧凿,拼尽全力在崇祯遗体旁挖掘。没有工具,只能靠蛮力。汗水迅速浸透了他们的破衣,手掌被磨破,指甲缝里全是泥土和血污。时间紧迫,他们挖出的只是一个极其浅陋的土坑,仅能勉强容纳一人。
周玉贞和陈云素上前,小心翼翼地,带着无比的敬畏与悲痛,将崇祯的遗体轻轻移入浅坑中。朱慈烺挣扎着爬过来,用颤抖的手,一把一把地捧起冰冷的泥土,撒在父亲身上。他的动作机械而沉重,泪水依旧无声流淌。
“陛下…老奴…老奴送您了…”王承恩跪在坑边,声音嘶哑破碎,对着那渐渐被泥土覆盖的明黄身影,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额头沾满了泥土。
就在众人手忙脚乱,用碎石、浮土和枯草匆匆掩盖那简陋的坟茔时,山脚下突然传来一声急促而尖锐的鸟鸣!这是李若琏发出的最高级别的警报!
紧接着,山下传来李若琏压得极低却清晰可闻的吼声:“快走!闯贼…闯贼已破皇城!随时会注意这里!快!!”
所有人的动作瞬间僵住!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周玉贞反应最快,她猛地一把将还在机械捧土的朱慈烺拽了起来,力气大得惊人:“殿下!走!快走!此地不可留!”她的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而微微变调。
朱慈烺被拽得一个踉跄,眼神中那巨大的悲痛被突如其来的危险暂时压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恐惧。他下意识地摸向怀中,那里贴身藏着染血的龙袍碎片和那份沉重的密旨。他迅速撕下龙袍一角相对干净的内衬,将血诏和那块染血的龙袍碎片紧紧包裹好,塞进最贴身的内衣里。
“走!”周玉贞再次厉喝,几乎是拖着朱慈烺就往山下冲。陈云素和王承恩也立刻跟上。赵德运和孙兆斌迅速用脚将剩余的浮土扫向浅坑,草草掩盖痕迹,随即拔腿跟上,手已经按在了藏在破衣下的刀柄上。
一行人跌跌撞撞,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下山坡。山脚下,李若琏和另一名锦衣卫小旗周茂田如同两道鬼影,从藏身处闪出,急促地低声道:“这边!快!马在那边林子里!”
借着微弱的星光,可以看到不远处稀疏的林子里,几匹健壮的御马被拴在树上,马蹄上早已细心地裹了厚布。这是李若琏提前准备的最后退路。
众人迅速上马。朱慈烺被陈云素和周玉贞合力推上一匹马的鞍鞯。王承恩被刘康抱上另一匹马。其余人各自翻身上马。
“驾!”李若琏低喝一声,率先策马冲入更深的黑暗。一行人紧随其后,马蹄裹布,在寂静的夜里只发出沉闷的“噗噗”声,向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北京内城东南,破败城楼附近。
马蹄声在空旷的荒野上显得格外清晰。朱慈烺伏在马背上,寒风如同刀子般刮在脸上。他紧紧攥着缰绳,身体随着马匹的奔跑而起伏。身后,北京内城的方向,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喧嚣声如同潮水般涌来,越来越近。
“快!再快!”李若琏的声音在风中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
他们沿着城墙根外早已荒废、长满枯草的小径,拼命向东南方向狂奔。目标是那座废弃的城楼豁口。那里是他们预定的出城通道。
小说《明光纪事:从煤山葬父到世祖中兴》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