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本武侠小说——《江湖纪元龙图劫》!本书由“速度不快”创作,以凌云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至第14章,总字数108359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主要讲述了:江南的雨总是缠绵的。凌云走进苏州城时,正赶上梅雨季,细密的雨丝打湿了青石板路,倒映着两旁白墙黛瓦的影子。他收起油纸伞,看着巷口挑着担子卖桂花糕的老汉,突然想起老刘头的麦饼,眼眶微微发热。“客官要块糕吗…
《江湖纪元龙图劫》精彩章节试读
江南的雨总是缠绵的。
凌云走进苏州城时,正赶上梅雨季,细密的雨丝打湿了青石板路,倒映着两旁白墙黛瓦的影子。他收起油纸伞,看着巷口挑着担子卖桂花糕的老汉,突然想起老刘头的麦饼,眼眶微微发热。
“客官要块糕吗?”老汉笑着递来块温热的桂花糕,“刚出锅的,甜糯得很。”
凌云接过糕,指尖触到竹篮里的油纸,上面印着朵金边牡丹,竟与苏婉儿马车的绣纹一模一样。“这花纹……”
“是苏府定的样式,”老汉指了指巷深处的朱漆大门,“苏尚书的老家就在这儿,每年雨季都要订百十来块,说是小姐爱吃。”
凌云的心猛地一跳,刚要追问,就见巷口驶来辆马车,车帘掀开,露出张熟悉的脸——正是苏婉儿!她穿着身水绿色的襦裙,比在龙门关时少了几分傲气,多了几分温婉。
“凌云?”苏婉儿也愣住了,随即笑靥如花,“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江南。”凌云举了举手里的桂花糕,“没想到这么巧。”
苏婉儿跳下车,身后跟着个穿青衫的书生,眉眼清秀,手里捧着卷书。“这是我表哥沈文,在苏州府学读书。”她又对沈文道,“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凌云,在龙门关救过我的那位。”
沈文拱手行礼:“久仰凌兄大名,婉儿常说凌兄武艺高强,心怀天下。”
凌云脸颊微红:“沈兄过誉了,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苏婉儿拉着他往府里走:“快进来避雨,我爹也在呢,他总说要谢谢你保住了布防图。”
苏府的庭院比参将府雅致得多,回廊下爬满紫藤,雨打芭蕉的声音淅淅沥沥。苏尚书正坐在书房看密档,见凌云进来,连忙起身相迎:“凌小兄弟,可把你盼来了!”他指着桌上的奏折,“多亏你拿到赵佥事通敌的证据,皇上已下令整顿锦衣卫,北境的粮草也在路上了。”
凌云看着案上的密档,其中一份标注着“血影教余孽动向”,上面画着个红骷髅,旁边写着“太湖岛”三个字。“殷千柔在太湖?”
苏尚书点头:“她收拢了残余势力,在太湖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招兵买马,地方官几次围剿都损兵折将。”他叹了口气,“江南虽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啊。”
正说着,沈文匆匆走进来:“姑父,府学的王教授被人绑走了,留下张字条,说是要拿《永乐大典》的孤本去换。”
“什么?”苏尚书脸色骤变,“那孤本藏在府学的藏经阁,是前朝的文脉!”
凌云接过字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熟悉的阴狠——与血影教杀手的令牌字迹如出一辙!“是血影教的人干的。”
苏婉儿急道:“那怎么办?王教授是苏州最好的学者,不能有事!”
“我去看看。”凌云站起身,“藏经阁在哪?”
沈文道:“我带凌兄去,府学的地形我熟。”
雨还没停,两人撑着伞往府学走。沈文低声道:“凌兄,其实王教授不只是教书先生,他还是前朝史官的后人,据说知道天玑宫的另一个秘密。”
凌云脚步一顿:“什么秘密?”
“传说玉玺只是引子,”沈文压低声音,“天玑宫的地脉下藏着条暗河,能直通京城的护城河——这才是复国会真正想要的。”
两人来到府学,藏经阁建在湖心亭旁,四周环水,只有座石桥相通。此刻石桥上站着个穿蓑衣的汉子,手里握着柄鬼头刀,正是血影教的“煞”字堂余孽!
“把孤本交出来,”汉子狞笑道,“不然就等着收王老头的尸!”
凌云将沈文护在身后,短刀出鞘:“放人,我让你们走。”
“就凭你?”汉子挥刀冲上来,刀风带着雨水的寒气。
凌云不退反进,短刀在雨幕中划出半圆,借着对方的刀势旋身,手腕一翻,竟将鬼头刀缴了下来!这招正是他在沧州码头悟的“顺水推舟”,将太极真气与水流的力道融在一起,更显灵动。
“你……”汉子吓得后退,转身就往湖心亭跑。
凌云追上去,刚踏上石桥,突然听到“咔嚓”一声,桥面竟裂开道缝——竟是陷阱!他足尖点在桥栏上,借力纵身跃起,短刀直插亭柱,借着反作用力荡进亭内,一脚踹倒汉子。
亭内的王教授被绑在柱子上,看到凌云,激动得胡子发抖:“是凌少侠!老朽就知道你会来!”
解开绳索时,王教授悄悄塞给凌云块玉佩,上面刻着个“河”字,与岳山、苏策的玉佩正好组成“若、水、河”三个字。“这是前朝守陵人的信物,”他低声道,“拿着它去云台山,能找到暗河的入口。”
刚走出湖心亭,就见苏婉儿带着府兵赶来,身后还跟着个穿黑衣的女子,白发在雨中格外醒目——竟是殷千柔!
“凌云,好久不见。”殷千柔手里把玩着半块青铜面具,“别来无恙?”
“你怎么敢来苏州?”凌云握紧短刀。
“来送份大礼。”殷千柔扔出个布包,里面竟是复国会在江南的据点分布图,“我与他们早已不是一路人,他们想借暗河攻京城,我偏要让他们成泡影。”
苏婉儿皱眉道:“你会这么好心?”
“我只是不想让天下落入野心家手里,”殷千柔望着雨幕中的苏州城,“这里曾是前朝的都城,我祖母说过,江南的安宁,比玉玺更重要。”她转身跃过墙头,声音远远传来,“暗河的机关图在王教授那里,好自为之。”
看着她消失的方向,凌云突然明白,这白发魔女的执念里,藏着的或许不只是复国的野心,还有对故土的眷恋。
三日后,雨过天晴。凌云拿着机关图准备启程,苏婉儿和沈文来送行。码头上停着艘乌篷船,船夫正整理着渔网。
“真要去云台山?”苏婉儿递来个包袱,里面是她亲手缝制的护腕,“暗河凶险,多保重。”
“嗯,”凌云接过包袱,“总得把暗河堵上才放心。”
沈文塞给他本《水经注》:“这是我抄的河道图,或许能帮上忙。”他看着远处的太湖,“若有需要,苏州的学子们也能出份力,未必只有刀枪能守护家国。”
凌云望着船头掠过的白鹭,突然想起清风道长的话:“以柔克刚,并非示弱,而是顺势而为。”他对着苏婉儿和沈文拱手:“后会有期。”
乌篷船缓缓驶离码头,苏婉儿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烟雨江南的画布里。凌云打开《水经注》,里面夹着张字条,是苏婉儿的字迹:“守土护民,亦是守心,待天下太平,共赏江南春。”
他将字条折好,放进怀里,与那三块玉佩放在一起。船行至太湖深处,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打在船篷上沙沙作响。凌云望着水雾弥漫的湖面,知道暗河的入口就在前方,而暗河的尽头,是更广阔的天下。
或许正如王教授所说,真正的守护,从来不是堵住一条河,守住一块玉玺,而是让每个在雨巷里吃桂花糕的人,都能安稳地看着四季流转,让每个挑灯夜读的书生,都能相信笔墨比刀枪更有力量。
船桨划破水面,留下两道清晰的水痕,像极了他走过的路——从武当山的柴房到龙门关的烽火台,从沧州的码头到江南的雨巷,每一步都平凡,却又藏着不平庸的坚守。
雨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粼粼的波光上,亮得晃眼。凌云握紧腰间的短刀,刀鞘上的护腕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那是江南的味道,也是他要守护的模样。
小说《江湖纪元龙图劫》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