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一篇历史古代小说《带着世界地图回到秦朝》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李维,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阿斯顿功夫,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带着世界地图回到秦朝目前已写98828字,小说最新章节第13章,小说状态连载,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主要讲述了:“天谴……”驿卒那带着血沫的嘶吼,像一道淬了毒的冰锥,狠狠扎进天工坊每一个人的耳膜。隔间内的空气瞬间冻结,比章台宫听闻陨石谶语时更添了几分粘稠的恐惧——那是对“触之即死”的、活生生的死亡威胁的本能战栗…
《带着世界地图回到秦朝》精彩章节试读
“天谴……”
驿卒那带着血沫的嘶吼,像一道淬了毒的冰锥,狠狠扎进天工坊每一个人的耳膜。隔间内的空气瞬间冻结,比章台宫听闻陨石谶语时更添了几分粘稠的恐惧——那是对“触之即死”的、活生生的死亡威胁的本能战栗。
胡亥脸上的骄纵瞬间被惨白取代,他猛地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内侍身上,眼神里第一次褪去了所有伪装的凶狠,只剩下少年人面对“天谴”时的纯粹恐惧:“疫……疫病?!碰……碰过陨石的人都死了?!”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袖口,仿佛那冰冷的布料能隔绝无形的死亡气息。
赵高那如同深潭般的眼底,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死死盯着地上那卷浸透血污的羊皮急报,细长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大疫?匠人暴毙?这突如其来的“天谴实证”,比陨石刻字更具毁灭性!它不仅坐实了“不祥”,更掐断了追查“仿刻者”的关键线索——那些可能见过刻字真容的匠人,死了!
隔间内,只有油灯的灯芯还在固执地燃烧,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将三人的影子在墙上拉扯成扭曲的形状。
李维的心脏沉到了谷底。大疫?暴毙?这绝非巧合!如果陨石刻字是人为嫁祸,那这场“疫病”,更像是斩草除根的灭口!对方不仅懂简体字,还掌握着能在古代造成“大疫”的手段?是病毒?还是某种烈性毒药?一个可怕的念头让他脊背发凉——对方的准备,比他想象的更充分,也更狠毒!
“赵……赵师傅……”胡亥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下意识地靠近赵高,像抓住救命稻草,“这……这怎么办?真……真的是天谴?”
赵高迅速收敛心神,那张被惊涛骇浪冲击过的脸,瞬间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他缓缓弯腰,从驿卒手中接过那卷染血的急报,动作沉稳得仿佛在拾起一片落叶。
“公子稍安。”赵高的声音依旧平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魔力,“蒙将军既已取回拓片,便是破局之关键。至于疫病……或为陨石灼热之气所染,或为奸人趁机投毒,尚需查验。陛下圣明,自有决断。”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李维,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冰冷的算计,“当务之急,是等拓片入宫。李工师,你说呢?”
最后一句,如同将李维重新拖回绞刑架。拓片,成了悬在他头顶的、沾染着疫病与死亡的双刃剑。
章台宫的气氛,比听闻陨石谶语时更添了几分死寂的疯狂。
青铜灯树的火焰被调得极低,昏黄的光线下,每个人的脸都笼罩在浓重的阴影里,分不清是恐惧还是算计。始皇帝高踞于丹陛之上,玄黑袍服如同融入背景的暗渊,只有垂落的旒珠偶尔碰撞,发出细若蚊蚋的轻响,泄露着他内心翻涌的惊涛。
蒙恬的急报摊在紫檀案上,墨迹与血污交织,“大疫”、“暴毙”、“死状凄惨”等字眼,像活过来的毒虫,在烛火下扭曲蠕动。案的另一端,放着一个被多层锦布包裹的木匣——里面是东郡陨石的拓片。
“拓片……呈上来。”
始皇帝的声音比玄冰更冷,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侍卫捧着木匣,如同捧着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药桶,脚步发颤地走上丹陛,将其放在案上。
无人敢出声。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惊扰了那匣中封存的“天谴”。
始皇帝伸出手,覆盖着玄黑袍袖的手指,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性的郑重,解开了锦布的绳结。一层,两层,三层……直到最后一层素白的麻布被揭开,露出了那张覆盖着暗红色印记的、粗糙的麻纸拓片。
拓片上,陨石表面那焦黑的、凹凸不平的肌理被清晰地拓印下来,如同凝固的闪电。而在那焦黑的背景中,七个扭曲的、带着灼痕的刻字,如同从地狱深处爬出的恶鬼,狰狞地烙印在纸上——
“始皇帝死而地分”。
是简体字!
与李维在天工坊摹写的“人”、“天”、“地”字形,有着如出一辙的简洁与凌厉!笔画边缘带着被高温炙烤的焦黑痕迹,仿佛是被天火直接灼刻而成!
“嘶——”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到极致的抽气声。所有质疑“仿刻”的声音,在这拓片面前,都显得苍白可笑。这字形,这风格,与李维写下的“天书”如出一辙!
始皇帝的目光,死死地钉在拓片上。他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抚过那七个字的刻痕拓印,指尖传来麻纸粗糙的触感,却仿佛能感受到陨石那灼热的温度和死亡的气息。旒珠之后,他的脸色无人能看清,但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是天谴?还是……真有另一股“天书”力量,在诅咒他的帝国?
“赵高。”
“老奴在。”赵高的声音从阴影中响起,带着一丝刻意压制的颤抖。
“李维摹写的‘天书’,呈上来。”
“诺。”
很快,李维在天工坊写下那几个简体字的竹片被呈至案上。当“人”、“天”、“地”与拓片上的“始皇帝死而地分”并排摆放时,章台宫彻底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一样的字形!一样的笔意!一样的……不祥!
“看来……”始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低沉得如同地脉深处的呜咽,“他所言非虚。他……确实认得。”
这句话,没有愤怒,没有暴戾,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却让所有人的心脏都猛地一沉。
“陛下!”徐福如同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踉跄着出列,声音带着哭腔,“此獠既识此等凶戾之文,必与那陨石妖邪有所勾连!大疫横行,正是天谴之证!请陛下速诛此獠,焚其摹写妖文,以谢天恩!或可……平息天怒啊!”
“焚?”始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寒冰炸裂,“焚了他,便能让陨石上的字消失?便能让东郡疫病平息?便能让‘死而地分’的谶语失效?!”
徐福被问得哑口无言,瘫软在地。
始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丹陛之下那个如同影子般的身影上:“赵高。”
“老奴在。”
“传朕旨意。”始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将李维……带至章台宫偏殿。”
“将这拓片……给他看。”
“朕要亲耳听他说——这字,究竟是何人所刻?这疫,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若他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始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寒,如同腊月寒风刮过冰封的湖面,“便将他……扔进东郡疫地!让他与那些‘天谴’同归于尽!”
“诺!”赵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如同毒蛇终于等到了吞噬猎物的时刻。
偏殿的烛火跳动不定,将李维的影子拉得细长而扭曲。他跪在冰冷的地面上,面前的几案上,摊着那张沾染着死亡气息的陨石拓片。
“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像七只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赵高侍立在侧,如同最耐心的刽子手,等待着他的遗言。
李维的指尖冰凉,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他知道,自己此刻说的每一个字,都将决定是被扔进疫地,还是暂时苟活。
“说吧,李工师。”赵高的声音带着毒蛇吐信般的诱惑,“陛下等着呢。是天谴,还是人祸?”
李维深吸一口气,目光从拓片上移开,看向殿顶那昏暗的藻井。他的脑海中,闪过现代医学知识中关于“瘟疫”的只言片语——隔离、消毒、水源……这些词在秦朝语境下,该如何表达?
他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一种混杂着恐惧与孤注一掷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陛下!草民……草民斗胆断言!此疫……绝非天谴!”
“哦?”殿外传来始皇帝冰冷的声音,显然他一直就在偏殿外静听。
“陛下!”李维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疯狂,“草民家传残卷曾有片言记载:‘疫者,非天怒,乃秽浊之气相聚,触之则病,传之则死。避之有道:隔其居,焚其物,净其水,可缓’!”
他将现代防疫的核心概念,用模糊的“家传残卷”包装起来,抛出了“隔离”、“焚烧污染物”、“净化水源”三个关键词!
“隔其居?焚其物?净其水?”始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探究,“此三法……可解东郡之疫?”
“草民……草民不敢断言!”李维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但……但绝非天谴!若真是天谴,为何只在陨石坑百里之内?为何不直接降于咸阳?此必是……必是刻字之人,恐行迹败露,故散布秽浊之物,伪造天谴!其心……其心比陨石刻字更毒!意在借疫病乱我军心,惑我民心啊陛下!”
他再次将矛头指向“人为”,并巧妙地将“防疫之法”作为交换生机的筹码!
偏殿外陷入了死寂。李维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和烛火噼啪的燃烧声。每一秒的等待,都如同在油锅里煎熬。
终于,始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终结犹豫的决断:
“赵高。”
“老奴在。”
“传朕旨意:命少府令取硫磺、石灰万斤,星夜送往东郡!”
“命蒙恬,严守陨石坑百里界限,凡染疫者,尽数迁入隔离营!其居处、器物,尽数焚烧!饮水需经煮沸方可饮用!”
“若此法能缓疫……”始皇帝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种冰冷的审视,“再让李维……辨认这拓片上的字,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诡诈!”
“诺!”
赵高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转身离去。偏殿的门被重新关上,留下李维一个人,跪在冰冷的地面上,看着那卷沾染着死亡与阴谋的拓片。
他暂时活下来了。但他知道,这只是用一个更大的赌注,换来了片刻喘息。
硫磺、石灰、煮沸饮水……这些粗糙的防疫手段,能对抗那场精心策划的“大疫”吗?
而那张拓片上的字,除了诅咒,是否还藏着更多他不知道的、关于“另一个穿越者”的线索?
烛火摇曳,将拓片上的“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映照得愈发狰狞。李维的目光落在“死”字上,心脏猛地一缩——他忽然想起,自己袖中那支神机笔的笔芯,墨水已经不多了。
当墨水耗尽的那一刻,他这根“墨笔”,又该如何书写自己的命运?
天工坊的墨香,东郡的疫气,章台宫的烛火,还有那隐藏在暗处的、另一双书写命运的手……所有的线索,都在这张染血的拓片上,交织成一张更危险、更庞大的网。而他,不过是网中央,一只暂时未被吞噬的、挣扎的飞虫。
小说《带着世界地图回到秦朝》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