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沉的末日求生笔记》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科幻末世小说,作者“爆更的神”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是程默,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1章,总字数88775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程沉在尖锐的警报声中惊醒。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自己还在公司的休息室里,某个消防演习又开始了。但身下坚硬的床垫和地铁站特有的潮湿气味立刻将他拉回现实——这里是3号线安全区,而警报声意味着危险。他一把抓起…
《程沉的末日求生笔记》精彩章节试读
程沉在尖锐的警报声中惊醒。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自己还在公司的休息室里,某个消防演习又开始了。但身下坚硬的床垫和地铁站特有的潮湿气味立刻将他拉回现实——这里是3号线安全区,而警报声意味着危险。
他一把抓起放在枕边的消防斧,冲出休息室。安全区已经乱成一团,人们奔跑着,喊叫着,向主入口方向集结。昏暗的应急灯下,影子在墙上疯狂舞动,像一出怪诞的皮影戏。
“怎么回事?”程沉拦住一个匆匆跑过的年轻人。
“感染者!”年轻人脸上写满恐惧,”它们找到我们了!”
程沉心头一紧,立刻向主入口方向挤去。穿过混乱的人群,他看到马克正在指挥人们加固路障。李雨桐和周宇也在那里,帮忙传递沙袋和金属板。王磊竟然已经起床,虽然脸色仍然苍白,但手里紧握着他带来的手枪。
“情况?”程沉挤到马克身边问道。
马克头也不回,忙着检查猎枪的弹药:”监控显示至少二十个感染者聚集在东出口。奇怪的是,它们没有立刻进攻,像是在…等待什么。”
程沉皱起眉头。等待?这不符合他们对感染者的认知。他挤到监控屏幕前——这是安全区自制的简易系统,通过地铁站原有的摄像头传输画面。屏幕上,确实有一群感染者静静站在东出口的台阶上,一动不动。最前排的几个手里竟然拿着东西——铁管、木棍,甚至有一个拎着消防斧。
“它们会使用工具了?”程沉难以置信地问。
“不止,”马克阴沉地说,”看这个。”
他切换到一个不同角度的摄像头。画面显示另一群感染者正在试图撬开一个维修井盖,动作出奇地协调。其中一个甚至蹲下来,用手指摸索井盖边缘的锁扣位置,就像人类会做的那样。
程沉的后颈汗毛倒竖。陈教授说得对,病毒确实在进化,保留甚至强化了宿主的某些认知能力。这不是单纯的瘟疫,而是某种…升级。
“我们需要陈教授,”程沉说,”他了解病毒,可能知道怎么应对。”
马克冷笑一声:”科学家能帮什么忙?我们需要的是战士和武器。”他提高音量对人群喊道,”所有有战斗经验的人到第一防线集合!其他人撤到西侧安全屋!”
程沉注意到周宇投来的目光——医生显然不赞同马克的独断专行,但眼下危机迫近,不是争论的时候。
“李雨桐,刘小雨,跟其他人去安全屋,”程沉迅速决定,”周宇,你和王磊也去。王磊,你的枪法怎么样?”
王磊检查了一下弹匣:”大学射击俱乐部冠军。不过只有两个弹匣,十四发子弹。”
“省着用。”程沉转向李雨桐,犹豫了一下,然后从口袋里掏出老赵的警棍,”拿着这个,以防万一。”
李雨桐接过警棍,手指轻轻擦过他的手掌:”小心。”
他们短暂对视,无需多言。程沉点点头,转身跟上马克的脚步。
主路障已经加固成一道两米高的墙,由金属架、沙袋和家具组成。十几个武装起来的幸存者躲在掩体后,武器五花八门——从自制长矛到厨房刀具。马克的猎枪显然是最高端火力。
程沉蹲在一个射击孔后,向外窥视。东出口的玻璃门已经被感染者砸碎,但加固的金属栅栏仍然完好。栅栏外,那些灰白的面孔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漂浮的幽灵。最前排的感染者确实拿着各种工具,有几个甚至穿着残缺的防护服——可能是从实验室出来的那批。
“它们为什么不进攻?”一个拿弓箭的女人小声问。
“等更多同伴?”另一个男人猜测道。
程沉仔细观察感染者的行为模式。它们确实不像之前遇到的那样盲目攻击,而是有某种…组织性。前排的强壮个体手持”武器”,后排的则不断从地铁站外搬运东西——石块、金属片,甚至一辆购物车。
“它们在准备攻城武器,”程沉突然意识到,声音因震惊而嘶哑,”它们真的在思考!”
仿佛印证他的话,一个特别高大的感染者——穿着残破的军装,可能是之前追他们的那个——举起一段铁管,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尖啸。顿时,所有感染者同时行动,推着那辆装满重物的购物车向栅栏冲来。
“开火!”马克下令。
猎枪的轰鸣在封闭空间内震耳欲聋。最前面的感染者胸口炸开一个大洞,但它只是踉跄了一下,继续前进。其他幸存者也纷纷攻击,但弓箭和自制武器效果有限。
购物车重重撞上栅栏,金属变形的刺耳声响彻站厅。栅栏向内凹陷,但还没破。感染者们后退,准备第二次冲锋。
“瞄准头部!”程沉大喊,举起消防斧做好准备,”它们只有破坏大脑才会倒下!”
第二波撞击比第一次更猛烈。栅栏的一侧铰链断裂,露出一个足以让人挤过的缝隙。一个穿着实验室白大褂的感染者率先钻了进来,腐烂的脸上竟然带着某种狰狞的”笑容”。
程沉一斧劈下,感染者头颅裂开,倒在地上抽搐。但更多感染者正从缝隙涌入。马克的猎枪再次开火,这次瞄准了头部,两个感染者应声倒地。但猎枪需要手动上弹,火力连续性太差。
安全区的防线眼看就要崩溃,程沉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回头,看到陈教授带着周宇和王磊跑来,手里拿着几个玻璃瓶和布条。
“让开!”陈教授大喊,”火焰瓶!”
程沉和马克立刻闪到两侧。陈教授点燃布条,将瓶子扔向栅栏缺口。玻璃碎裂,火焰轰然腾起,形成一道火墙。几个感染者被点燃,发出可怕的尖叫,但后面的仍然试图穿过火焰。
“继续扔!”周宇催促道,自己也点燃一个瓶子扔出去。
王磊则冷静地举枪,点射击杀那些穿过火墙的感染者。他的枪法确实精准,三枪爆三个头。
火势越来越大,终于阻挡了感染者的冲锋。那些”聪明”的怪物在火墙前徘徊,发出愤怒的嘶吼,但不再前进。几分钟后,在高大军装感染者的一声长啸下,它们开始撤退,拖着受伤的同伴消失在出口处的黑暗中。
安全区内一片寂静,只有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的喘息。所有人都被刚才的一幕震惊了——感染者不仅会使用工具,还能协同作战,甚至懂得撤退重组。
“这…这不可能是自然变异,”一个幸存者颤抖着说,”它们简直像…像军队。”
陈教授面色凝重:”我们必须立刻召开会议。程沉,马克,还有你们几个,跟我来。其他人继续警戒,监视所有入口。”
程沉最后看了一眼东出口的火光,跟着陈教授走向他的”办公室”——一个改造过的站长室。路上,他注意到自己的手臂在微微发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不安。如果感染者真的进化到这种程度,人类还有胜算吗?
办公室里,陈教授调出监控录像,回放感染者的攻击过程。在慢放镜头下,它们的战术意图更加明显——有前锋、有后勤,甚至还有看似”指挥官”的角色。
“病毒进化速度超出预期,”陈教授指着画面,”看这个穿军装的,它不仅指挥其他感染者,还在避免亲自冒险。这意味着它保留了相当程度的自我保存本能。”
“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马克一拳砸在桌子上,”丧尸不应该这么聪明!”
“因为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丧尸,”陈教授调出另一组画面,是安全区外围摄像头拍到的,”看这里,昨晚拍摄的。”
画面显示几个感染者在”交谈”——如果那种头部微倾、发出咯咯声的互动可以称为交谈的话。更惊人的是,其中一个递给另一个一块尖锐的金属片,后者接过后还点了点头。
“工具使用和传递,”周宇轻声说,”这已经接近早期人类的行为模式了。”
程沉突然想起什么:”我们在实验室看到的文件提到’认知保留实验失败’…会不会其实没有完全失败?病毒可能意外保留了部分高级功能?”
陈教授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极有可能。北极星实验室显然在进行某种神经病毒研究,旨在增强士兵的攻击性同时保留认知能力。但病毒变异超出控制,导致全球疫情爆发。”
“所以这是军方搞出来的?”王磊尖锐地问,”那些混蛋把我们全害死了?”
“不一定是有意泄露,”陈教授谨慎地说,”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问题是,现在病毒已经进化到第几代了?每一代似乎都更聪明、更有组织性。”
马克不耐烦地打断:”学术讨论可以等等!现在的问题是,它们找到了安全区,而且学会了攻门。我们该怎么办?”
“撤离,”程沉脱口而出,”趁它们暂时退却,我们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逃跑?”马克讥讽地说,”然后呢?整个城市都是它们的地盘了!”
“不是逃跑,是战略转移,”程沉坚持道,指向陈教授之前展示的地下图,”地下管网连接着整个城市。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条通往郊区的路线——”
“然后被困在荒郊野外等死?”马克摇头,”不,我们应该加固防御,储备更多武器。这里至少还有电力和部分基础设施。”
两人争执不下,气氛越来越紧张。陈教授终于抬手示意安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但首先,我们需要更多信息。程沉,你说实验室有连接管网的通道?”
程沉点点头:”我们就是从那里过来的。”
“那里可能还有更多研究资料,”陈教授思索着,”如果能找到病毒原始样本或研究笔记,也许我能分析出弱点。”
“太危险了,”马克立刻反对,”派人大白天穿过感染者控制的区域?简直是自杀。”
王磊突然开口:”如果晚上行动呢?我们注意到感染者夜间活动减少,可能是受原始人类昼夜节律影响。”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王磊耸耸肩:”我主修生物学,记得吗?只是为了讨好我爸才去商学院混了个文凭。”
陈教授眼前一亮:”他说得对!感染者确实表现出昼夜模式。夜间体温下降,活动减缓。理论上,深夜是最安全的移动时间。”
“还是太冒险,”马克坚持己见,”我们应该等待军方救援。”
“军队已经溃败了!”程沉忍不住提高声音,”你亲眼看到穿军装的感染者了!等待救援等于等死!”
马克脸色阴沉:”那至少应该投票决定。这是我的安全区,我有最终话语权。”
房间里一时剑拔弩张。程沉意识到,这不仅是战术分歧,更是领导权之争。在末日世界里,权力意味着生存资源的控制权。
“那就投票,”程沉冷静下来,”但在此之前,我想听听陈教授的专业意见。”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老教授。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眼睛:”科学角度讲,我们需要病毒样本和研究资料。长期来看,固守一地确实不如寻找更安全的位置。但马克说的也有道理——贸然外出极其危险。”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锐利:”所以我建议折中方案:组建一个小型侦察队,今晚通过地下通道返回实验室,收集关键资料。同时,安全区开始为可能的撤离做准备,但不立即执行。等我们掌握更多信息再做最终决定。”
这个理性的建议平息了部分争议。最终投票结果是6比3,支持侦察行动。马克虽然投了反对票,但勉强接受了结果。
“侦察队由我带队,”程沉说,”我需要熟悉路线的人。”
“我跟你去,”王磊出人意料地主动请缨,”我的枪法能派上用场。”
周宇也举手:”如果找到医学资料,需要专业人士评估。”
李雨桐和刘小雨坚持要加入,但程沉坚决反对:”这次行动越隐蔽越好。人多反而危险。你们留在安全区,帮忙准备可能的撤离。”
会议结束后,程沉开始检查装备。消防斧需要磨利,背包里要装上手电筒、备用电池、绳索和少量食物。安全区的人们给他们提供了几件简易防护装备——主要是厚实的工装服和摩托车头盔,虽然笨重但能防止咬伤。
正当他忙碌时,李雨桐找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
“给你的,”她小声说,递过布包,”我找厨房要的。”
程沉打开,发现是几块高能量巧克力和一包牛肉干。”这…这是安全区的储备物资,你不该——”
“闭嘴,拿着,”李雨桐难得强硬,”你们需要体力。”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一定要回来,好吗?”
程沉看着她湿润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在这场末日灾难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如此珍贵又脆弱。他点点头,笨拙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我会的。我保证。”
李雨桐突然上前一步,快速拥抱了他一下,然后转身跑开,没让他看到自己的表情。程沉站在原地,胸口有种奇怪的温暖感,与周遭的残酷环境格格不入。
傍晚时分,安全区紧张地准备着。马克派人在所有入口处设置简易警报装置——空罐头用绳子串起来。陈教授则给侦察队讲解可能需要的资料类型,特别叮嘱寻找任何关于”神经抑制因子”或”认知阻断剂”的记录。
程沉注意到自己的手臂擦伤——应该是战斗时不小心刮到的——已经结痂愈合,速度快得异常。他想起这一路来的各种小伤似乎都好得特别快,但没时间深想。
午夜12点,侦察队准备出发。程沉、王磊和周宇全副武装,带着简易防具和各自武器。陈教授给了他们三个小瓶子:”自制燃烧瓶,紧急时用。记住,火焰能暂时阻挡它们,但也会消耗氧气。”
“我们走维修通道,”程沉最后一次确认路线,”下到管网层,然后沿标记返回实验室。如果顺利,天亮前就能回来。”
安全区的幸存者们默默注视着他们,眼神中混合着希望和忧虑。程沉看到李雨桐站在人群中,嘴唇紧抿;刘小雨则紧张地绞着手指;马克表情复杂,但点了点头以示道别。
“走吧,”程沉轻声说,带头走向西侧维修通道。
通道黑暗潮湿,他们的脚步声在金属楼梯上格外响亮。下到管网层后,温度骤降,呼出的白气在手电光中清晰可见。程沉根据记忆带路,小心避开可能发出声响的杂物。
“等等,”周宇突然停下,指着地面,”有人来过。”
程沉低头,看到灰尘上确实有模糊的脚印,而且不止一组。”不像是感染者的,”他小声分析,”感染者不会小心绕开障碍物。”
“其他幸存者?”王磊猜测道,握紧了手枪。
程沉摇摇头:”不确定。但得提高警惕。”
他们继续前进,每经过一个转角都先用手电筒探查。地下管网如同迷宫,程沉庆幸自己做了标记。一小时后,他们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圆形通道口——实验室的入口。
“就是这里,”程沉说,手电筒照向通道内部,”看起来没人动过。”
他们一个接一个爬进通道,回到那个噩梦般的实验室。应急灯仍然亮着,但比记忆中还暗。中央隔离舱的血迹触目惊心,工作台上的文件散乱——有些位置明显被动过。
“有人来过,”周宇低声说,”而且不久之前。”
程沉警觉地环顾四周,但实验室似乎空无一人。他示意王磊警戒入口,自己和周宇开始收集资料。
“重点找病毒结构和抑制剂的资料,”周宇提醒道,翻看电脑文件,”任何关于神经受体或基因序列的。”
程沉检查主工作台,发现一个上锁的抽屉。用消防斧撬开后,里面是一个金属盒子,装着几支标有”夜枭-17″的试管,其中两支已经破碎。
“陈教授会想要这个,”他小心地将盒子装进背包。
突然,王磊发出一声压抑的警告:”有动静!通道里!”
三人立刻停止动作,屏息倾听。确实有声音从通道方向传来——不是感染者的蹒跚脚步声,而是谨慎的人类步伐。
“躲起来!”程沉低声命令,三人迅速藏到设备柜和实验台后。
脚步声越来越近,接着是低沉的男声:”确认有三人进入实验室。执行清除协议。”
程沉的心跳加速。清除协议?这是什么人?他从柜子缝隙中窥视,看到三个全副武装的人进入实验室,穿着黑色战术装备,武器精良。不是军方制服,但训练有素。
“再搜查一遍,”领头的人命令道,”北极星的资料不能外泄。”
程沉和周宇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这些人知道北极星计划!他们是实验室的人?
王磊悄悄移动想看得更清楚,却不小心碰倒了一个烧杯。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如同惊雷。
“那里!”一个武装人员立刻举枪瞄准。
没有选择余地了。程沉大喊:”分散跑!”同时抓起一个显微镜扔向最近的灯源。
实验室陷入半黑暗,他们三人分别冲向不同出口。枪声响起,子弹打在设备上火花四溅。程沉撞开一扇侧门,发现自己在一个狭小的消毒间里,唯一的出路是天花板的通风管道。
他跳上洗手台,撬开通风盖,奋力爬进去。狭窄的金属管道刮擦着他的手臂和背部,但他顾不上疼痛,只管向前爬。身后,他听到门被踹开的声音和愤怒的咒骂。
“找到其他人!不能让他们带走任何资料!”
通风管道蜿蜒曲折,程沉只能凭感觉前进。不知爬了多久,他看到一个微弱的亮光——另一个通风口。透过栅栏,他认出这是实验室的生活区。
小心翼翼地推开栅栏,程沉落到一个小厨房里。他立刻锁上门,然后检查背包——金属盒子还在,资料基本完好。但周宇和王磊呢?他们逃掉了吗?
突然,厨房的通讯器发出轻微的静电声,然后是一个熟悉的声音:”程沉…如果你能听到…去B区储藏室…密码7749…”
是周宇!他还活着,而且知道程沉可能的位置。但这也是冒险——那些武装人员可能也听到了。
程沉犹豫了几秒,决定赌一把。他悄悄打开门,确认走廊无人后,向B区移动。7749,他默念着这个数字,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B区储藏室在走廊尽头,门上有电子锁。程沉输入密码,门轻轻滑开。里面漆黑一片。
“周宇?”他小声呼唤。
一只手突然捂住他的嘴,把他拉进黑暗中。门在身后无声关闭。
“嘘,”是周宇的声音,”他们在到处找我们。”
程沉的眼睛逐渐适应黑暗,看到周宇和王磊都在这里。王磊手臂受了伤,正用撕下的衬衫包扎。
“那些人是谁?”程沉低声问。
“北极星的安全部队,我猜,”周宇说,”他们提到’清理行动’,显然是要消灭所有知情者。”
王磊咬牙忍痛:”我听到他们说’其他安全区也要清理’。他们不只是保护秘密…他们在主动消灭幸存者!”
程沉胸口发冷。这不只是病毒灾难,还是一场有计划的屠杀。那些武装人员不是来救援的,而是来确保没有活口知道真相。
“我们必须警告安全区,”他说,”如果这些人找到那里…”
“通道被封锁了,”周宇绝望地说,”他们守住了所有出口。”
程沉思索片刻,突然想起陈教授给他的地图:”还有一个路线…地图显示实验室有紧急出口直接通向地铁维修通道,绕过主管网。”
“但那些人有枪!”王磊反对道,”我们怎么突破?”
程沉检查了一下背包里的燃烧瓶:”制造混乱,然后跑。这是唯一的机会。”
他们简单计划了一下,然后悄悄移动到靠近主出口的位置。从门缝看去,两个武装人员守在通道口,第三个正在搜查另一个房间。
“我数到三,”程沉小声说,点燃燃烧瓶的布条,”瞄准最远的那个人。”
“一、二、三!”
程沉猛地推开门,将燃烧瓶扔向通道深处。玻璃碎裂,火焰腾起,阻挡了视线。王磊趁机开枪,击中最远的守卫肩膀。守卫惨叫一声,另外两人立刻寻找掩体。
“跑!”程沉大喊,带头冲向火焰另一侧的紧急出口。
子弹在他们身后呼啸,一发擦过程沉的手臂,灼热的疼痛让他差点摔倒。但他咬牙坚持,撞开标有”紧急出口”的门。三人冲进楼梯间,拼命向上爬。
下方传来怒吼和脚步声,但火焰暂时阻挡了追兵。楼梯似乎没有尽头,一圈又一圈,程沉的肺部火烧般疼痛。终于,他们到达顶层,撞开一扇金属门,发现自己站在地铁轨道旁的维修平台上。
“这边!”程沉指向轨道方向,”沿着轨道走能回到安全区!”
他们跳下平台,踩着枕木奔跑。身后,紧急出口的门被撞开,枪声再次响起,但距离已经拉开。转过一个弯后,地铁隧道吞没了他们,黑暗成为最好的掩护。
不知跑了多久,程沉认出了安全区附近的标志。他们找到维修通道入口,用安全区约定的节奏敲门。
门开了一条缝,李雨桐惊恐的脸出现在门口:”谢天谢地!你们回来了!发生了什么?其他人呢?”
程沉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马上…叫陈教授…和马克…我们有麻烦了…比感染者更可怕的麻烦…”
他的手臂伤口隐隐作痛,但即使在昏暗的灯光下,也能看到血已经止住,伤口边缘开始愈合——速度快得不像正常人。
小说《程沉的末日求生笔记》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