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2章

晨光熹微,透过雕花窗棂,在主院的膳厅里洒下斑驳的光影。

靖王妃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倦意,却依旧端庄地坐在主位上,示意凤栖梧一同用膳。

“昨日刚过门,今日便要你早起立规矩,也是辛苦了。”王妃的声音温和,却难掩那份发自骨子里的疏离与疲惫。

“侍奉母妃是儿媳分内之事,不敢言苦。”凤栖梧垂眸应道,姿态恭顺。

她的目光落在王妃面前那盅温热的莲子百合羹上。那盅汤羹以白玉为盏,汤色清亮,散发着甜润的香气。然而,在这股香气之下,凤栖梧的鼻尖却捕捉到了一缕微乎其微、几不可闻的异样气息。

那味道极淡,寻常人根本无法察觉,但对于浸淫毒理多年的凤栖梧而言,却如黑夜中的星火般清晰。

是“梦陀罗”花粉。

此物无色无味,少量混入饮食,短期内不会有任何中毒迹象,只会让人神经渐渐疲乏,精神不济,夜里多梦易醒。可若是长年累月地服用,便会损伤心脉,耗竭心血,最终使人油尽灯枯,瞧着倒像是忧思过度的自然衰亡。

好阴毒的手段。

凤栖梧心中警铃大作。王妃的疲态,恐怕并非仅仅因为忧心世子的病情。这王府后院,藏着的鬼魅比她想象的还要多。

她端起自己面前的汤羹,只用勺子轻轻搅动,并未入口。她不能在此刻点破,否则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将自己置于险地。

就在此时,一名穿着靛青色比甲的丫鬟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走进来,屈膝行礼道:“启禀王妃,世子妃,二少夫人,长公主殿下派奴婢来请二少夫人过去一趟,说是有体己话要同二少夫人说。”

凤明月正小口品尝着一块精致的桂花糕,闻言,眼底掠过一丝得意,随即起身,仪态万方地向王妃福了福身:“母妃,那儿媳便先去姑母那边了。”

王妃淡淡“嗯”了一声,并未多言。

那丫鬟临走前,状似无意地对凤明月补了一句:“公主殿下还吩咐了,说她那儿备下了您素日里最爱吃的燕窝粥,让您留着肚子过去用呢。”

这话音量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凤栖梧执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

长公主此举,何异于明晃晃地告诉所有人,主院的吃食有问题?她这是在庇护凤明月,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示威。

看来,这王府里想让王妃倒下的人,不止一个。

凤明月走后,膳厅里的气氛愈发沉闷。

婆媳二人沉默地用完了早膳,凤栖梧正欲告退,王妃院里的掌事刘嬷嬷便快步走了进来。

“启禀王妃,张院判已到世安苑,准备为世子殿下例行诊脉了。”

“知道了。”王妃以帕拭了拭嘴角,站起身来,“栖梧,你随我一同过去看看吧。”

“是,母妃。”

世安苑内,常年燃着安神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味。萧陌尘静静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若非胸口尚有微弱的起伏,几乎与死人无异。

一位年过半百、身穿官服、神情肃穆的医者正站在床边,他便是太医院的院判,张道全。他为世子诊治已近一年,在太医院中素有“圣手”之名。

“微臣参见王妃,世子妃。”张院判见二人进来,拱手行礼。

“张院判不必多礼,开始吧。”王妃摆了摆手,神色凝重地在床边的绣墩上坐下。

凤栖梧则安静地立于王妃身后,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张院判的每一个动作。

张院判依循旧例,悬丝诊脉,而后又翻看萧陌尘的眼睑与舌苔,动作行云流水,一派大家风范,瞧不出任何破绽。

诊毕,他走到一旁的书案前,提笔开方。

凤栖梧的视线随着他的笔锋移动,将一个个药名默记于心。黄芪、当归、人参、茯苓……皆是固本培元、大补元气的温补之药,乍看之下,对萧陌尘这等气血亏空至极的病人再合适不过。

然而,当“白芷”二字落于纸上时,凤栖梧的瞳孔骤然一缩。

就是它!

旁人或许不知,但她却清楚得很。白芷本身确有活血通窍之效,可一旦与萧陌尘体内那不知名的奇毒相遇,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毒素,这种毒素不会致命,却会如附骨之疽般,悄无声息地麻痹、侵蚀他的中枢神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算萧陌尘有醒来的可能,也会被这药方彻底断了生机,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

这哪里是治病,分明是用最精妙的医术,行最恶毒的谋杀!

一年的“精心”诊治,怕是早已将萧陌尘的身体变成了毒蛊的温床。

张院判搁下笔,将药方吹干,恭敬地递给王妃:“王妃请过目。世子殿下身子亏虚得厉害,眼下只能用这些温补之药吊着性命,再行针灸,或许……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奈与惋惜,表情更是天衣无缝,任谁看了都会相信他已尽心竭力。

王妃接过药方,只是看了一眼便递给了刘嬷嬷,疲惫地问道:“张院判,本妃只问你一句实话,陌尘他……到底还能不能醒过来?”

张院判闻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沉痛与遗憾。

“恕微臣直言,”他躬身一揖,声音沉重,“世子殿下脉象虚浮如丝,元神涣散,已是……已是油尽灯枯之相。依微臣行医数十年的经验判断,世子殿下……恐怕已无复原之可能了。”

此言一出,王妃的身子猛地一晃,脸色瞬间煞白,若非刘嬷嬷及时扶住,几乎要栽倒在地。

凤栖梧的心也沉了下去。这张院判,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恰在此时,靖王身边的小厮匆匆赶来,在门外高声道:“启禀王妃,王爷与长公主殿下、几位宗亲长老已至正厅,请王妃、世子妃与张院判即刻前往议事。”

王妃深吸一口气,强撑着站了起来,由刘嬷嬷搀扶着,举步维艰地向外走去。

靖王府的正厅,此刻气氛肃杀。

靖王萧成端坐于主位,脸色铁青,眉头紧锁。长公主萧茗与几位须发花白的宗亲长老分坐两侧,而凤明月,则乖巧地侍立在长公主身后,眉眼间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见王妃进来,众人只是略一点头。

张院判上前,将方才对王妃说的那番诊断结论,又一字不差地向靖王和众位长辈复述了一遍。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王妃和靖王的心上。

“……综上所述,世子殿下身体亏空至此,已然回天乏术。微臣……无能为力。”张院判最后总结道,深深作揖,满脸愧色。

靖王紧紧地攥着扶手,指节泛白,一言不发。

长公主萧茗等的就是这一刻。

她猛地站起身,环视众人,声色俱厉地开口了:“王兄,各位长老,你们都听见了!张院判乃是太医院的权威,连他都断言陌尘再无复原的可能,我们难道还要自欺欺人下去吗?”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痛心疾首:“陌尘是我亲侄儿,我何尝不心痛?可靖王府的将来,大夏的基业,不能指望一个永远都醒不过来的活死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这靖王府的世子之位,总不能一直悬空吧!”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靖王身上,咄咄逼人:“天佑年富力强,文武双全,如今也已成家。王兄,为了王府的百年大计,也为了不让外人看我萧家的笑话,是时候该做决断了!”

“臣附议!”一位宗亲长老立刻站出来,“长公主所言极是。王府不可后继无人,当早立新储,以安人心。”

“附议!”

一时间,附和之声四起。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