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庄青翟卫青的小说《刀兵相见》是近期不可多得的佳作,书荒的小伙伴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反了!”刘彻发出了一声尖叫!脸色由青转白,目露狠厉的凶光,拿着沛郡郡丞奏疏的手在剧烈颤抖!春陀吓得跳了起来!只有中大夫庄助无动于衷,在那里仔细琢磨刘据在军中颁布的选兵之法。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看了十多…
“反了!”
刘彻发出了一声尖叫!
脸色由青转白,目露狠厉的凶光,拿着沛郡郡丞奏疏的手在剧烈颤抖!
春陀吓得跳了起来!
只有中大夫庄助无动于衷,在那里仔细琢磨刘据在军中颁布的选兵之法。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看了十多遍,反复思虑,感慨良多。
应该说,大汉兵源是很优秀的,多种多样的征兵制度,嫡戍制、刑徒兵制、夷兵制、发兵制,让汉军始终充沛。
近些时日,中朝还在酝酿新的征兵制度,募兵制,招募那些自愿进入兵伍,渴望建功立业的士卒,力在打造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
之所以没有推行,问题正是出在如何选拔上,刘据的选兵,让他有了不少的体悟。
阵亡将士遗孤、六郡良家子,别的不说,忠诚是可以保证的,而忠诚,就是战斗力的表现。
当然,刘据的练兵方式,庄助是不赞赏的,没别的,太耗钱了。
肉食、鲜果、酥茶,这哪里是下里巴人配享用的?
“陛下,您怎么了?陛下……”春陀膝跪上前惊惶道。
刘彻这才醒了过来,但见他好像将一座山要摔碎一般把手里那份奏疏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春陀!”
“奴婢在!”
“抓、抓住这个人!”
“抓、抓谁?”
“石庆!”
春陀愣在当场。
没记错的话,地上的这份奏疏,便是上疏沛郡太守石庆私开官仓,畏罪自尽的书,人都死了,烧了,难道要把骨灰给端上来吗?
“陛下!”
依然在气得发抖的刘彻被庄助这一声给喊住了,发直的眼冒着光猛地刺向了他。
庄助慢慢低下了头,“人死账消,陛下,再多的罪孽,都该过去了。”
刘彻没有说话,眼睛只是直勾勾地望着庄助。
在坐上皇位的第一时间,每个皇帝都会做的一件事,提拔自己的人。
刘彻也曾是太子,知道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往往是出自身边的属官,一朝登临九五,最乐于提拔的,也是这些老面孔。
但太子属官终归有限,也并非人人身怀大才,堪当大任,而朝中之人不得信,那就只能向天下撒网,让散布四海的英才尽归于彀中。
至于方法,从高祖刘邦时就在探索,高祖驾崩前一年,就曾发布一条求贤诏。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粗俗又霸气。
以功名利禄买你之才,然终失于滥。
于是,孝文帝予以了约束,“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成了汉家制科。
建元元年十月,刘彻登基第一个月,便像祖父、父亲一样,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入朝,拔一百多人。
会稽吴人庄助、菑川薛人公孙弘、景帝时期的博士辕固生、楚国相冯唐等人都名列其中。
辕固生、冯唐不必多说,公孙弘已成大汉丞相,为外朝首,而庄助,中大夫,也是中朝仅次于卫青的存在。
是当初那批贤士中,刘彻最喜欢的人。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帝善助对,繇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一个“独”字,尽显青睐。
不过,在刘彻心中,那时的庄助,就连现在的庄助也比不过。
刘彻不相信石庆死了,“金蝉脱壳”之术在本朝并不稀奇,关东数十万流民中,想找一个和石庆相似的替死鬼不难,焚去死尸的行径,更像是对皇帝的愚弄。
是以,刘彻愤怒爆发了,连此时开口的庄助也不免有了迁怒。
庄助感受到身周弥漫的杀气,跪倒道:“陛下,父一辈,子一辈,人心总是倾向于后者,没有任何一位臣子能够无视君父的威胁,哪怕是储君。”
功高莫过于从龙,功大莫过于救主。
谁不想在储君登基的路上帮一把,而会想着违背储君的明意?
刘彻的气势一弱,没有了刚才的狂怒,深吸了一口长气,逐渐露出了一副笑脸,看着是那样的阴森,轻轻地问道:“那你呢?”
庄助抬着头,直望着刘彻,“陛下,臣这身体,早已是风前烛,雨里灯,倘若哪日一睡不醒,那是臣的福分,余生之愿,为陛下竭尽心力。”
生逢盛世,既是幸运,又是不幸,幸运的是平安喜乐,不幸的是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鲜有少年能成名者。
建元元年,年仅十七岁的天子见到他们时,他已四十岁了,而公孙弘更加老迈,都六十岁了,辕固生、冯唐更甚,九十多岁。
人人易老。
青年的天子,遇上老年的他,而今天子步入中年,他,则已晚年。
庄助没有公孙弘的康健,年近六旬的他,时常觉得冷,即便是在这炎炎夏日,也是如此。
刘彻的声音更柔和了,也更瘆人了:“朕信你,为今之计,请先生教我!”
年近八旬的公孙弘,还在为太子太傅的位置努力,年过五旬庄助的话,皇帝很难相信。
公孙弘朝宫中射了一箭,不成想,正了中朝中大夫的眉心。
庄助心微凉,脑海里闪过“韩说”、“商丘成”、“上官桀”等人的名字,按下心绪,缓声道:“建元年间,右内史汲黯出巡河南郡时,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陛下曾赦其罪,并夸赞其仁。
今石庆于任上自尽,乃是其忠,如此忠仁之士,陛下当嘉奖其家,臣知石庆最喜二子石德,父死子继,陛下可让石德接替沛郡太守之位。”
天子欲委太子宫的太傅、少傅,一重伤,一自缢,坊间流言无数,要是再不遏制,谁还敢接太子宫卿之位?
天家之争,可以有,但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储君年幼,可以无知,皇帝却不可以。
刘彻默然。
庄助继续道:“再之后,太子宫事,太傅、少傅人选,陛下不妨暂搁,臣以为,如今储君岁长,按礼制,应迁往太子宫,开府建牙,豢士养卫,一干财政事宜,统归于皇太子自理……”
小说《刀兵相见》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