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惩恶扬善免费阅读,惩恶扬善贾琮

小说惩恶扬善写的非常好,贾琮是该书的男女主角,主要讲述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贾珍、贾赦因为生意被锦衣卫抄了而在府内大发雷霆,在这偌大的贾府内,不称心如意的还大有人在。譬如王夫人和薛姨妈。自从在薛宝钗生日宴上,贾琮送了由千年寒玉制作的玉佩,深得宝钗喜欢,再有…

惩恶扬善免费阅读,惩恶扬善贾琮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贾珍、贾赦因为生意被锦衣卫抄了而在府内大发雷霆,在这偌大的贾府内,不称心如意的还大有人在。

譬如王夫人和薛姨妈。

自从在薛宝钗生日宴上,贾琮送了由千年寒玉制作的玉佩,深得宝钗喜欢,再有贾母在旁‘煽风点火’,让两人一手策划的‘金玉良缘’快成笑话了。

这姐妹二人如何不急?

不过相较而言,王夫人虽然想让薛宝钗做自己儿媳妇,但毕竟是‘强势方’,还能沉得住气一些,只是暗中多次示意薛姨妈多想想办法,多做做女儿的功课,讲明利害关系。

而薛姨妈则是真正急切起来。

虽然薛宝钗收下寒玉佩她并没有阻止,可并不代表她认为贾琮是自己女儿的良配!

她的想法是,礼物归礼物,感情归感情,完全是两码事。

女儿宝钗,是一定要嫁入荣国府,做当家主母的!

怎能嫁给一个不受宠、什么都继承不了的庶子?

薛姨妈本想着,多给‘金玉良缘’创造独处的机会,让两人生出感情。

只要两个晚辈有了感情,到时候她和姐姐为两人的婚事张罗就容易得多了。

毕竟宝玉是老太太的心头肉,若是他喜欢上了宝钗,执意要娶,老太太多半是会同意的。

可问题出在,还没让贾宝玉喜欢上宝钗呢,宝钗就完全不配合薛姨妈的‘计划’了。

薛姨妈几次三番的为两人创造相处机会,宝玉大多时候都挺配合的,可宝钗都像是看不懂一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或者破坏了。

于是。

薛姨妈没办法,就将主意打到了她那不靠谱的儿子薛蟠身上。

既然在大观园里面,姐姐妹妹太多,人多眼杂,她女儿宝钗想跟宝玉独处谈感情,并不太容易。

那就将宝玉引到外面去,总有机会了。

薛姨妈合计了一番后,趁着再过些时日就是儿子薛蟠的生辰,便让他以此为借口把宝玉叫出来吃席,给宝钗创造机会。

当然,薛姨妈没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薛蟠。

她太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是什么德行了,告诉他这些大事,只会坏事。不如什么都不告诉他,只告诉他怎么做就行了。

果然。

薛蟠听到母亲要提前为自己大办生日宴,而且还准备了诸多新奇的食物,他只需要将宝兄弟叫出来就行,这位呆霸王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薛蟠年幼丧父,在薛姨妈的宠溺下不学无术,只知道挥金如土、斗鸡走马,养成了好吃懒做、蛮横跋扈的性格,大的才智是半点也没有的,但对于歪门邪道的东西,却是一点就通。

简单来说就是不走寻常路。

譬如母亲让他请宝玉出来吃饭这件事。

薛蟠知道自己素来和贾宝玉关系一般,平时也玩不到一起,很少有交集,他直接邀请贾宝玉出来,贾宝玉未必会同意。

于是他花银子买通了贾宝玉的书童兼小厮茗烟,让他诈贾宝玉,说是老爷贾政有事叫他。

贾宝玉当时正看了《西厢记》之后,跟林黛玉说笑,把林黛玉比喻成崔莺莺,把自己比喻做张生。

《西厢记》里面,张生想的可不是和崔莺莺吟诗作对,而是肌肤之亲。崔莺莺也不顾母亲的反对,夜里偷偷出来见了张生,与他做了夫妻。

林黛玉听完,当即便被惹恼,哭了起来。

她虽然也爱看西厢记,但怎担得起旁人这般用淫词艳语来说她?

贾宝玉正不知道该怎么哄,听闻父亲叫自己,又是怕的要命,半点都不敢耽搁,也顾不得还在哭泣生气的林黛玉,就匆匆跟着茗烟去了。

离开大观园,得知并非父亲有事叫自己,而是薛蟠找自己去喝酒,贾宝玉刚开始有些生气,不过薛蟠三言两语说了些好听的话,贾宝玉便不在乎了。

本来他也是个爱玩爱闹的性子,至于生气哭泣的林妹妹,直接被忘在了背后。

至于林黛玉还担心他被贾政打骂,一整天提心吊胆,贾宝玉就更是不知道了。

到了晚上,林黛玉还巴巴去怡红院打听消息,关心宝玉回来了没,结果被正在气头上的晴雯吃了闭门羹,又是后话……

……

……

薛蟠的酒席颇为热闹,他是喜欢铺张的性格,有请客吃酒的机会,可不会只请贾宝玉一人。

神京城内平时和他一起斗鸡走马玩的公子哥,基本都请过来了。

前院热火朝天,后院薛姨妈则是和儿女薛宝钗聊着天。

宝钗心中原有些疑惑,不明白母亲为何单唤她回来。想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外头爷们吃酒行乐,原该回避才是。

直到听到有小厮高喊:“宝二爷来了。”

薛宝钗才明白过来。

薛姨妈含笑向女儿道:“待会儿宝玉若吃醉了酒,我便叫人引他进来歇息。你好生陪着他说会子话。待天色晚了,再一同回去,岂不好?”

宝钗听了,心中虽不自在,却不敢违拗,只得婉转回道:“母亲,此事怕有不妥。宝兄弟若醉了,使人好生送他回去歇着便是。我与他独处一室,于礼不合。”

薛姨妈嗔怪道:“这有何不妥?早年宝玉常来咱们这里顽耍,玩乏了,你们在一处榻上歇着也是有的。”

薛宝钗登时飞红了脸,又急又气:“那都是孩提时的事了!现在都多少岁了?哪能一样。”

薛姨妈见宝钗面泛霞色,便干脆握住了她的手轻拍,直言道:“我的儿,你岂不知老太太素日最疼宝玉?将来这府里的基业,少不得要他担着。你姨父家这般门第,你宝兄弟这般人品,打着灯笼也难寻…”

“母亲慎言!”宝钗忽抬首截住话头,眼底水光微漾,若是以前,母亲这般劝说她,她心底就算排斥,也不敢表达出来,多半只能默默忍受安排。

可是现如今,想到那身穿青色官服,腰悬绣春刀的高大身影,她便鼓足信心想说些什么,“宝兄弟未必看得上我,况且……”

“放心,此事母亲自有把握。”薛姨妈又叹息道:“你父亲去得早,薛家如今外头看着光鲜,内里早不比从前。你哥哥又是个不成器的,若不得姨太太家帮衬…”

“好孩子,你自幼最是懂事,这些道理不用我说你也明白。难道你忍心见薛家败落?”

薛姨妈执起案上汝窑茶盅轻呷一口,缓声道:“况且,我的儿,这桩事岂独为薛家?原也系着你的终身。你心里那点想头,我岂不知?只是——”忽将盅底往填漆小几上一磕,声气转厉:“那东廊隔房庶出的贾琮,断不是你的良配!莫看他现今戴着乌纱帽,在锦衣卫挣了个总旗的威风,可七品芥豆大的官儿,怎堪与荣国府百年基业并论?”

“况这国公府的富贵,是祖辈簪缨世世代代的。那贾琮不过秋后的蚂蚱,能蹦跶几时尚未可知……”

说着便搂过宝钗,指尖点着她心口叹道:“好孩子,万不可存这些水中月、镜中花的痴念头!”

小说《惩恶扬善》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