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欲仙》这本小说的男女主朱高煌朱棣人设非常好,故事内容精彩纷呈,主要讲述了:随着宫女又将一道道精致的辅菜送上,摆满御案,这场迟来多年的天家夜宴,终于正式开始。菜品不多不少,恰好一十八道。既有寻常百姓家宴常见的炒时蔬、炖豆腐,亦有宫廷御膳方得一见的熊掌鹿筋、燕窝鱼翅,可谓是山珍…
随着宫女又将一道道精致的辅菜送上,摆满御案,这场迟来多年的天家夜宴,终于正式开始。
菜品不多不少,恰好一十八道。
既有寻常百姓家宴常见的炒时蔬、炖豆腐,亦有宫廷御膳方得一见的熊掌鹿筋、燕窝鱼翅,可谓是山珍海味与家常风味,兼而有之。
而稳居所有菜肴正中心,最是引人注目的,无疑还是徐皇后亲手炙烤的那只金黄油亮、香气扑鼻的烧鹅。
徐皇后亲自上前,含笑揭开烧鹅之上罩着的银盖。
霎时间,一股浓郁到极致的肉香混合着果木的清甜,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攫住所有人的嗅觉。
那只烤得通体焦黄,皮酥肉嫩的肥鹅,在宫灯烛火的映照之下,油光锃亮,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每一寸仿佛都在呼唤着食客的味蕾。
殿内,已然响起几不可闻的吞咽口水之声。
尤其是太子兄弟几人,还有年岁尚轻的朱瞻基,自小便对母后(皇祖母)这道拿手绝活毫无抵抗之力,此刻闻到这久违的香味,更是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朱高煌看着那只烧鹅,万年冰封般的嘴角,也罕见地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离家游历这许多年,踏遍万水千山,尝尽天下奇珍。
但最能牵动他心弦,令他回味的,依旧是母亲为他细细炙烤的这一口家常味道。
他这细微的表情变化,却未曾逃过身旁姬幼微的眼睛。
她先是一怔,随即目光转向那只令人垂涎的烤鹅,又想起幼时她问顾婆婆怎么才能获得一个男孩的喜欢?
而顾婆婆则告诉她,“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必先抓住他的胃”,此刻的她心中不由若有所悟。
徐皇后见众人皆被自己的手艺所折服,尤其是看到朱高煌那难得一见的浅笑,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脸上的笑容愈发慈爱真切。
她笑吟吟地环视一周,柔声道:“好了,莫要再等,都开宴吧。”
众人闻言,方才依序落座。
朱棣自然是高坐主位。
而朱高煌,则如同幼时那般,被安排在朱棣正对面的位置。
此乃家宴之中,仅次于主位的尊贵席位,亦可称之为副主位,足见朱棣对这个四子的看重。
朱高炽兄弟三人,本想着趁此机会,坐在老四身旁,联络联络感情,顺便也显露一下兄友弟恭。
奈何,他们动作稍慢一步,已有两道倩影,一左一右,抢先占据老四身旁的位置。
正是红衣似火的徐妙锦,与青衣雅致的姬幼微。
二人皆是巧笑嫣嫣,美目盼兮,只是那笑容之下,隐约可见几分不易察觉的较劲与……火药味。
唯独她们中间的朱高煌,依旧是那副清冷淡漠的冰山模样,甚至眉宇之间,还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抗拒与不耐。
兄弟三人见状,也只得无奈对视一眼,各自寻其他空位坐下。
徐皇后与朱棣,本来见到姬幼微能坐在老四身旁,皆是会心一笑,颇感欣慰。
可当他们瞥见另一侧竟是自家那个不省心的妹妹徐妙锦时,笑容不由同时僵住,眉头亦是微微蹙起。
若非顾及今日乃是家宴,不宜发作,徐皇后怕是早已要行使她做姐姐的权力,将徐妙锦“请”到别处。
朱棣轻咳一声,清清嗓子,打破这略显尴尬的气氛。
他举起面前的鎏金酒樽,朗声道:“今日,乃是老四归家之后,咱们一家人的第一场团圆宴,上一次这般齐整,还是在十多年前,朕今日也无甚旁的要求,只有一桩——那便是都给咱放开了,高高兴兴地吃好、喝好!”
他霍然起身,酒樽高举。
“为我大明,永世昌盛——干!”
他说的,是“永盛”,而非臣子们常用的“万岁”。
在他心中,只要老四肯承继大统,以其神鬼莫测之能,必能引领大明,真正臻至前所未有之鼎盛,万世永昌,亘古不灭。
“万岁”云云,格局终究还是小了。
“大明永盛!”
殿内众人亦纷纷起身举杯,齐声应和。
朱瞻基是个机灵的,见宴席开始,立刻殷勤地夹起一只烤得最为肥美流油的鹅腿,高高举过头顶,满脸笑容地便要往朱棣碗中送去。
“皇爷爷,您最爱吃的鹅腿,孙儿为您夹来。”
他此举,本是想在祖父面前表现孝心,讨个欢喜。
却未曾留意到,他话音刚落,周遭气氛便猛地一静,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带着几分古怪。
朱棣亦是轻咳一声,面色略显尴尬。
朱瞻基只觉背后一紧,仿佛有人扯他衣角,回头一看,正是自家父王朱高炽,正对他连连使眼色,手指还不着痕迹地偷偷指向斜对面的四叔朱高煌。
朱棣见状,也只得开口解围,对朱瞻基温言道:“瞻基啊,你四叔离家多年,难得回来一趟,这烤鹅,乃是他自小便最爱之物,这第一箸,理应先敬你四叔才是。”
朱瞻基此刻便是再愚钝,也已然反应过来。
他连忙收回手,将那鹅腿转向朱高煌,恭恭敬敬地奉上,低声道:“四叔,是侄儿孟浪,这鹅腿,请四叔先用。”
朱高煌淡淡“嗯”一声,算是受用了,对朱瞻基又道:“另一只鹅腿,给你皇祖母送去。”
朱瞻基如蒙大赦,连忙应下,又小心翼翼地将另一只鹅腿夹入徐皇后的碗中。
这倒并非朱高煌刻意拿大,实因此乃太祖朱元璋当年亲口定下的规矩。
想当年,太祖皇帝尚在世时,宫中若开家宴,朱高煌尚是垂髫小儿。
太祖皇帝唯恐这个的宝贝皇孙,在宴上吃不到好东西,饿着了身子,便大手一挥,立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日后宫中家宴,凡有朱高煌在场,席间最珍贵、最新鲜的菜肴,皆需先紧着他品尝。
这条规矩,便一直延续至今。
对此,朱高煌也颇感无奈。
他亦曾多次婉拒,奈何拗不过太祖皇帝那份浓得化不开的隔辈亲情,只得听之任之。
这个小小的插曲,很快便被席间的觥筹交错与欢声笑语所淹没。
男人们推杯换盏,谈论着北伐大胜之后的军国政事,以及漠北各部落的后续处置。
女人们则聚在一处,聊着京中新近发生的趣闻轶事,以及各家府邸的家长里短。
唯有朱高煌,依旧是一副清冷模样,默默地用着膳。
他动作优雅斯文,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矜贵气度。
他身旁,徐妙锦与姬幼微二人,却仿佛较上劲一般,你一筷我一箸,不住地往他面前的菜碟之中,添夹各色菜肴。
徐妙锦热情如火,夹来的多是些滋味浓郁的荤腥肉食,言语间亦是直接表达多年的思念,媚眼暗送。
姬幼微则温婉娴静,夹的皆是些清淡爽口的素斋小菜,只浅笑盈盈,柔声劝进。
两人添菜的速度,竟是越来越快,朱高煌面前的菜碟,转眼便已堆成一座小山。
他却始终不曾动那些菜肴分毫,只专注地吃着碗中的白米饭,以及那只朱瞻基先前夹给他的鹅腿。
小说《飘飘欲仙》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