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3章

他抬手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恨不得给媳妇跪下来。

他诚恳说道:“媳妇儿你放心,我发誓绝对不做和过去那样的事情。你不答应,我绝对不会欺负你。”

林念慈警惕地盯住他,心中只觉得嘲讽。

这个男人每次施暴后,都会跪下痛哭流涕大喊,祈求她原谅。

她结婚三年来,次次心软原谅他,换来了什么?换来了他的变本加厉。

李安龙见她满心戒备,只好弯腰将地上用完瓷盆,端起来,哑声说道:“媳妇儿你先休息,我去外面擦身子。”

虽然他也渴望和她同处一室,擦身子一同入睡,但他也知道,想要重新获得媳妇的信任,解开心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得更有耐心,用行动告诉家人们,他改好了。

李安龙端着瓷盆去后院拉起一道帘子,用毛巾搓着温水,开始擦拭身体。

他袒露健壮有力的上身,将媳妇儿用过的热水,倾倒在身上,冲刷一天的汗湿。

林念慈透过窗户纸,看着李安龙小心翼翼的距离感,心中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她的丈夫,好像真的和过去不一样了。

……

李安龙一早醒来,就瞧见床尾缩着媳妇那蜷缩的身子,媳妇还在沉睡。林念慈肌肤细腻,玉峰曲线曼妙,腰肢看着盈盈一握,让他的下腹一下子窜起燥热,突然有了反应。

这种久违的感觉,让他恍若隔世,有一种做梦似的不真实感。他上一世背井离乡闯荡后,富甲一方,名利场里要什么美女没有?全是投怀送抱的美人。但他面对那群莺莺燕燕,下腹一点反应都没有,结果去医院一查,还真是得了绝症,睾,丸癌,看见美女也起不来。

他掀开被子坐起来,想给林念慈一个吻。但他看见沉睡中的媳妇,痛苦地紧锁眉头,十分不安,像是在梦里挣脱他的暴行,他立马清醒了。

李安龙苦笑,强压心中的欲望,心中暗道:委屈你了兄弟,为了以后的性福,你现在可得忍忍,先把媳妇儿哄好了,有了信任,以后再夜夜补偿你。

他站起来,将被子轻轻盖在林念慈身上,然后起身去了趟旱厕,在家里吃了早饭。

阿嫲已经出院回家了,在屋里休息。

李家穷,大哥,二哥一直没分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喝。平日里各房自己做上供。

李家的早饭是红薯丝煮稀饭,红薯是从菜窖里拿出来的,推成丝更好保存。

现在夏季,李家一天吃三顿饭,大多是海鲜,配红薯丝稀饭,因为人口多,吃不起干饭,用红薯丝放米,能节约大米,还能吃出甜丝丝的香味。

李家村的渔把式,有钱的能吃上肉,苞米馒头,干饭,没钱的人,只能穷到吃海鲜,梭子蟹,皮皮虾,和后院种的蔬菜。这在后世,能叫人嫉妒的眼红,但现在李安龙家里,确实只能穷的顿顿吃海鲜。

要是在冬季,李家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就为了节约口粮,精打细算着吃,琢磨着熬过物资匮乏的冬季。

李安龙刚扒拉两口红薯丝煮稀饭,大哥李安伟忽然对他说道。

“老三,听说你昨个捞到大米鱼了?还有大鲈鱼?咱家老大退伍后不得回来了,咱家房子不够住,你和老二都借咱10块钱,咱们凑吧凑吧,再修一间屋子给孩子住。”

大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当兵还没退伍,小儿子年纪小,五六岁年纪,还在屋里玩梭网。

李安龙一听,奇怪问道:“家里的船不是还没修么。爷爷留下来那艘渔船上回船底破了个洞,得修了才能出海。部队转业,还能分一套福利房,讲不定还能分到好位置,用不着修房子。”

大嫂梁桂花一听他不同意,喊道:“部队能不能分到福利房,还另说呐,咱家老大回来总不能不娶媳妇儿,总得给老大备着一间。”

李安龙一看大嫂这嘚瑟劲,心里就明白过来。

昨个大嫂瞧见他又是带奶粉,又是提着汽水瓶,姜汁儿的,八成背地里悄悄瞅见他将钱塞给媳妇儿。这不惦记上他兜里的钱了么。

大嫂是隔壁村嫁进来的村妇,本来就瞧不惯读书人女知青,和三房不对付。他昨个又不匀奶粉,叫大嫂记恨上。

他冷笑一声,说道:“咱就算有钱,也得先紧着家里的渔船修呐,要不然家里没人跟船出海,咋下网捞鱼。修船又是一笔钱,是吧二哥。”

大嫂亮起嗓门,喊道:“渔船可以租啊。”

李安龙当仁不让,说道:“万一租来的船坏了算谁的?大潮汛就要来了,村里人都赶着大潮汛,淘大花龙,咱们这时候出海下网,小渔船修好了,能捞到深海过来的海货。”

大潮汛是农历初一和十五。每逢这时候,是李家村姑嫂们淘海的旺季。

扑涌来的大潮,将深海的大花龙,大黄花鱼,大米鱼,鲅鱼送上浅海。在大潮汛过后,海水退的速度极快,当地渔把式,会在滩涂地深处,间隔上三四米,就竖起杆子,架起卷笼网,来困住退潮时候被潮水带走的鱼虾。

要是运气好,卷笼网能有机会粘到深海鱼,还有机会粘到行动迟缓的大鲍鱼等贝类,和深海大花龙。

李安龙也迫不及待,等着大潮汛,想去溶洞宝地瞅瞅,大潮能卷来深海的什么好宝贝,送进溶洞的水坑里。

大嫂梁桂花说不过他,气得掀了个眼白,瞪着她家男人,叫李安伟给句话。

男人的神经粗一些,倒是两个嫂子各有各的私心。

大哥李安伟发话了,说道:“老三,这件事儿吧是这样。爷爷当年盖了两间半的房子。爸结婚时候分了一间半。咱和老二的房子都是新修出来的,你现在住的那间,是原先爸的半间,另外咱爸出钱又修的半间。”

“咱家老大要退伍回来,他是咱李家的长孙,你当叔的拿不出钱,也好说,你把你那半间批进去就行,回头分家书里就不算你那半间房。”

82年还没包产到户,村里房子还没拆迁,土地也还没征用。

若是分家书里写了房间,后来再批建,过几年拆迁,就能按照人头分好大一笔钱。

李安龙记得,上一世爷爷这老房子拆迁的时候,父亲那间赔了300多万,大哥的一间也赔了250多万。

当时拆迁,加上土地征收,挨家挨户亲戚都会闹,就想着多分一些拆迁款。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