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想要找一本好看的古风世情小说吗?那么,重生之凤舞大梁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云玫红创作,以戴云英梁珩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让人期待不已。快来阅读这本小说,116197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
重生之凤舞大梁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戴云英在浆洗房的“新政”如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虽小,却终究引起了些许注意。
这日午后,她正低头核对晾晒衣物的分类标签——这是她顺手用废弃的硬纸片和炭条制作的,简单标记了衣物所属宫苑和材质,王嬷嬷揣着手踱步过来,难得没有横眉冷对。
“你,识得字?”王嬷嬷打量着那些歪歪扭扭却清晰可辨的字迹,语气带着探究。
戴云英心中微动,面上依旧恭顺:“回嬷嬷的话,奴婢入宫前,在家中学过几个字。”
原主确实跟一个落魄秀才父亲学过《千字文》,基础是有的,只是灵魂换成了戴云英,这笔字虽谈不上好看,但架构清晰,足够实用。
王嬷嬷浑浊的眼睛转了转,似乎在权衡什么。半晌,她压低声音道:“算你运气。尚宫局那边传来话,御书房那边缺个手脚麻利、识得几个字的粗使宫女,负责每日午后整理、清扫书阁,兼带些跑腿递送文书的杂役。虽是粗活,但比这浆洗房轻省,也……近着贵人。”
戴云英的心猛地一跳。
御书房!整理书阁!递送文书!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她正愁如何接近权力核心,获取信息,机会竟以这种方式送到了面前。
她立刻深深一福:“奴婢愿意前去,定不负嬷嬷提携之恩。”她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欣喜,只是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感激和决心。
王嬷嬷满意地点点头。将戴云英送走,既还了个人情给尚宫局那边的关系,又送走了这个让她有些摸不透、留在浆洗房反而可能抢了她风头的“能人”,一举两得。
……
第二天,戴云英便离开了气味刺鼻的浆洗房,来到了位于乾元殿西侧的御书房院落。
与皇帝日常起居理政的正殿不同,御书房更像是皇帝的私人图书馆和清静办公区。院落清幽,古木参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陈腐的气息。
她的新差事确实如王嬷嬷所说,是粗活:擦拭书架灰尘,整理偶尔被翻乱的书籍,清扫地面,并在需要时,将一些非机密的普通文书、书籍送到相关的翰林院或内阁值班房。
工作枯燥,但环境天差地别。最重要的是,她获得了在知识宝库中自由穿行的有限权限,以及——观察皇帝梁珩工作习惯的间接机会。
她很快发现,御书房并非时时都有皇帝身影。梁珩大多在上午或深夜前来,午后这段时间相对空闲。
戴云英如同一个最精密的仪器,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一切信息:
· 书架分类:她默默记下经、史、子、集的分布,尤其留意那些被翻动最多、甚至有朱笔批注的书籍——多是兵法、农政、水利、吏治相关。
· 文书流转:通过递送的文书封皮样式、接收部门,她大致判断出政务的轻重缓急流向。
· 环境细节:她注意到靠窗那张紫檀木大书案的一角,有细微的墨渍残留,说明皇帝习惯在哪个位置批阅;书架最高层有几卷舆图,边缘磨损严重,显示经常展开查看。
她做得一丝不苟,沉默寡言,将所有好奇与探究都掩藏在低垂的眼睫和麻利的动作之下。她将这里当成一个新的项目现场,而项目目标,就是了解她的“终极客户”——皇帝梁珩。
这天,她正踮着脚,小心擦拭书架顶层的浮尘,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和太监低低的禀报声。
是皇帝来了!
戴云英立刻放下鸡毛掸子,垂首退到书架之间的阴影里,屏住呼吸,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梁珩穿着一身家常的苍青色直缀,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色,但眼神依旧锐利。他没有带太多随从,只有高顺和两个小太监跟在身后。
他径直走向书案,似乎想找什么书,目光在书架上逡巡。高顺连忙上前伺候。
“朕记得前几日翰林院新进了一批地方志,放在何处了?”梁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显然政务遇到了难题。
高顺连忙指挥小太监查找,但几个书架翻下来,一时竟没找到。
梁珩的眉头越皱越紧,周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高顺额角见了汗。
就在这时,戴云英在阴影里,借着方才擦拭时看到的记忆,用细若蚊蚋、恰好能让高顺听到的声音,低低提示了一句:“……右手边第三列书架,从上往下数第二格,靠里……”
高顺耳朵一动,下意识循着指示看去,果然在一堆书卷中看到了那几本崭新的蓝色封皮书!他如释重负,赶紧取了下来,呈给梁珩。
梁珩接过书,随手翻了一下,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扫过戴云英所在的角落。他并未说什么,只是拿着书坐到案前看了起来。
戴云英始终低着头,仿佛刚才那句提示只是幻觉。
但高顺退下来时,目光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这个上次在乾元殿前“手滑”的小宫女,似乎……记性不错?
戴云英心中波澜不惊。她并没有指望凭借这点小聪明就能一步登天。
这只是一次无声的“简历”补充。她在向他身边最亲近的太监,展示自己除了“冷静”之外的另一个特质——“有用”。
一个记忆力好、做事有条理、关键时刻能帮上小忙的底层宫女,就像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平时不起眼,但关键时若缺了,或许会有些许不便。
她需要的,就是这点“不便”所带来的、微小的不可替代性。
梁珩在御书房待了约莫半个时辰便离开了。自始至终,他没有再看戴云英一眼,也没有再和她说一句话。
但戴云英知道,种子已经埋下。
她继续擦拭着书架,动作沉稳。目光扫过书架上那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书籍,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开始在她心中酝酿。
光整理书籍还不够。她需要找到一个契机,让她的“价值”,从管理杂物,跃升到能触及……政务的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