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历史脑洞小说,红楼:我的家族能升级,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贾瑛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辣雪凝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
红楼:我的家族能升级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这小将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建此殊勋?
庆隆帝竟在金殿上与贾瑛闲话家常,令太上皇面色渐沉。
按常理,贾瑛身为四王八公之后,应属太上皇一脉。
然太上皇年迈,老臣渐次投靠庆隆帝。
如今庆隆帝当众示好,意在动摇贾府根基,自然惹得太上皇不悦。
此前庆隆帝已将史家揽入麾下。
史家一门双侯——保龄侯与忠靖侯,皆因圣宠得封。
近日又闻庆隆帝欲晋封贾元春为贵妃,显见其意图效法拉拢史家之策,将贾府也收为己用。
众人心知肚明。
庆隆帝见时机已至,便假意向百官询道:“诸位爱卿,神威将军立此大功,当如何封赏?”
百官纷纷上奏,俨然分为两派。
“贾瑛功高,若不重赏何以安军心?臣请封其为世袭一等侯!”
“荒谬!贾将军虽功勋卓著,终究年少资浅,若骤登高位,恐难服众!”
贾瑛望向反对最激烈者——正是王子腾。
这王子腾倚仗太上皇与四王八公之势,自是树大根深。
此前兵败,仅官降一级,全军罚俸一年。
那几百两俸银对王家而言不过九牛一毛,却苦了那些受牵连的下级武官。
底层武官哪有丰厚家底,
动辄罚没整年俸禄,
足以令其家中断炊。
说来只能叹息,
上头吃了败仗,黑锅却由下面的人来背。
然而,
庆隆帝似早有预料,一番慷慨陈词后,
便命太监当众宣读拟好的圣旨,
未给太上皇留半分情面。
那宦官立于玉阶之上,满脸堆笑:
“神威将军贾瑛战功赫赫,勇猛绝伦,此役歼敌无数,扬我国威于北疆,壮我大乾声名!”
“特加封一等伯,兼任虎贲中郎将,统领南北禁军,护卫皇城!”
“赐黄金万两、蜀锦百匹……”
“另赐‘天下第一勇士’封号,以彰其功!”
殿中百官无不暗羡。
如此年轻的一等伯!
往后岂非封无可封?
若非贾瑛年纪尚轻……
只怕早已封侯晋爵!
虎贲中郎将乃天子近臣,统领南北禁军、戍卫宫城,是极少数能披甲带剑出入禁廷的将领。
若逢圣驾巡行,
皆由其亲率兵马护从。
倘有危急情状,
虎贲中郎将更有权先斩后奏,格杀冲撞御驾之人!
众人暗自唏嘘:
庆隆帝为招揽贾瑛,
此番可谓力排众议、不惜代价,
竟将南北两宫禁军兵权一并交付,实出意料!
“臣——谢陛下隆恩!”
贾瑛略定心神,疾步上前谢恩接旨。
他亦未曾料想,
竟会被授为虎贲中郎将。
如此看来,
短期之内应可免于重返北疆,得以在京中静养。
另一侧,
王子腾见贾瑛不仅封一等伯,更兼领虎贲中郎将,风头竟压过自己,气得面如铁色,却又无可奈何。
“咳咳——”
太上皇承德帝忽轻咳两声,
打断了庆隆帝。
殿内顿时万籁俱寂。
王子腾眼中一亮,心中振奋:
“太上皇终于要出手了么?”
庆隆帝这般公然笼络人心,
太上皇岂会坐视不顾?
“贾老太太近来身体可好?老太妃时常惦念她。”
太上皇轻捋长须,
自家常琐事切入,徐徐拉近关系。
这位老太妃出身甄家,
而贾母素来与甄家交谊深厚。
贾瑛恭谨回禀太上皇:
“臣离京日久,未悉家中近况。
老太太福泽深厚,想必安泰无恙。”
太上皇含笑颔首:
“贾将军若有所求,但说无妨。
以你之功,区区一等伯确难相称,唯碍于资历所限。”
此言令王子腾等人暗惊。
非但未加压制,反有拉拢之意?
庆隆帝见状,当即接话:
“贾将军虽为荣国公之后,今既封一等伯,理当另立门户。
朕赐你一座敕造伯府,不日可迁出荣国府。”
贾瑛心下了然。
太上皇暗示若肯效忠,将来可承袭国公之位;庆隆帝则激励他早日自立门户。
两位帝王皆在许以重诺。
尤以太上皇所言,实为空口许诺。
然贾瑛岂会贪恋世袭爵位?他日必以实力博取!
贾瑛当即谢恩:
“臣叩谢陛下赐府。
另有一事相求,伏请陛下恩准。”
庆隆帝欣然应允。
臣子有所求,反令君王安心。
昔年王翦便是借索田产以消始皇之疑。
全无贪念之臣,最易引猜。
“但讲无妨。”
贾瑛郑重奏请:
“臣家中已有发妻王氏,恳请陛下赐封诰命,以成全臣封妻荫子之心。”
为王熙凤请封诰命,贾瑛早有此意。
昔日她散尽家财助他募兵,今日理当回报。
况王熙凤素来要强,最重名分。
若得封一品诰命,必更竭力辅佐。
争风吃醋?自是不会再有。
只怕殷勤侍奉尚且不及!
唯有安抚好王熙凤这正室,方能借重家族之力。
果不其然。
此等微末之请,庆隆帝自无推拒之理。
“甚好!”
庆隆帝欣然道:“既如此,即刻拟旨,晋封贾王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末了,庆隆帝更勉励贾瑛早日诞育子嗣,以承伯府爵位。
贾瑛心知肚明。
若他孤身无嗣、了无牵挂,朝廷断不会再予他独掌兵权之机。
就如同那些在外统兵的藩王。
若没有将世子留在京城作为人质,皇帝怎会放心让他们执掌一方兵权?
贾瑛连声应下,拱手称是。
……
荣禧堂内。
宁荣二府的主子、小姐们,连同丫鬟仆人,都聚在此处。
王熙凤虽怀着身孕,也仍旧在场。
众人脸上都带着紧张不安。
唯有王夫人与贾琏等人神色不屑,心中不服。
贾政敲了敲桌,低声自语:
“怎么还没消息?”
“宫里还没传信来?”
他官居从五品,没资格上朝,只能在家干着急。
为此还特地向工部告假一天。
众人心急如焚。
“来了来了!”
“有消息啦!”
一个小厮飞奔来报:
“夏公公派人送信来了!”
“咱家三爷被封为一等武威伯,还兼虎贲中郎将!”
“瑛三奶奶封了一品诰命夫人!”
“传旨官马上就到!夏公公吩咐我们赶紧准备接旨!”
这话一出,如惊雷炸响!
贾琏脸色陡然铁青。
一等武威伯!
公、侯、伯皆属超品!
还是实实在在能世袭的勋爵!
竟已压过贾赦的一等将军!
贾琏日后即便袭了爵,也不过是个二品。
贾瑛却已是超品伯爵!
一跃成了两府中爵位最高之人!
王熙凤更是了不得。
这么年轻就封了一品诰命,和贾母并肩!
真可谓一步登天!
王夫人不过是沾了贾政的光,得个五品诰命,依礼连“夫人”
都称不上,只能唤作“宜人”
!
诰命规制写得清楚:“三品官员,祖母、母亲与妻子封‘淑人’。
四品母亲与妻子封‘恭人’。
五品母亲与妻子封‘宜人’。
六品母亲与妻子封‘安人’。”
这么一看,王夫人虽在府中威风,实则只是五品宜人!
从今往后,若她还仗着品级想压人——
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这消息可当真?”
王熙凤身子虽不便,心情却激荡,原本白皙的肌肤泛红,眼波流转,几乎喜极而泣。
她王熙凤本是王家嫡长女,心气向来高傲,从不甘落于人后。
如今终于如愿!
妻凭夫贵,
真如飞上枝头变凤凰!
不多时,府中有诰命的女子都换上朝服,准备接旨。
其余晚辈静立在后。
香烛案桌早已备妥,众人恭候圣旨到来。
不久,宫使从正门三间兽门而入。
贾母等人一见圣旨,依品级次序下跪迎旨。
然而——
夏公公一见王熙凤,原本倨傲的神情顿时一变,竟弯腰上前,低声细语道:
“伯公夫人身子重,行动不便,陛下特恩准您站着接旨。”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王熙凤微怔,也没想到一向气焰嚣张的夏公公,会对她如此恭敬讨好。
她心里明白,这都是贾瑛的面子,否则宫中之人怎会这般态度?
夏公公转向贾母等人时,脸上又恢复了那副高高在上的神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威武伯文武双全,才德出众!妻室王氏,温良贤淑,仪容端庄, ** 孝顺,足可母仪。
今特封为一品国夫人,钦此!”
圣旨虽辞藻华美,要旨不过嘉奖贾瑛之能、凤姐之德。
太监嗓音尖细,唯独最后几字分外清晰——
一品国夫人!
此时王夫人见凤姐行动不便,欲以姑母身份代接圣旨。
夏太监冷声回绝。
“此旨须由国夫人亲领。”
王夫人僵立原地,心中酸楚。
夏太监转露笑意,亲手将圣旨交到王熙凤手中。
凤姐未行跪礼,宫人皆作不见,夏太监笑贺:
“贺喜国夫人!”
凤姐眼波一转,暗使平儿。
平儿会意,递银袋予随行小太监。
皆大欢喜。
夏太监又向贾母道贺:
“老太太福泽深厚!贾家四世双公一伯,贾将军封一等伯,掌宫禁,陛下更有意册封贾淑仪,荣宠至极!”
“假以时日,贾将军封侯亦非难事。
贾家或成‘四世三公’佳话!”
“往后咱家在宫中,还望伯爷多关照。”
此言不虚。
今后宫禁皆归贾瑛所辖,宦官宫女出入,皆需他准。
贾母心潮澎湃。
“四世三公”
四字,深印其心。
待宫人离去,众人方敢舒气。
贾母定神,即命贾政:
“速设宴请亲!”
“开仓施粥四门,待瑛哥儿归,便往祠堂祭祖!”
“各房主仆,一律有赏!”
合府欢腾。
王夫人见两府忙碌,心中百味杂陈。
尤见凤姐时——原想借她掌荣府、谋爵位,不想贾瑛夫妇竟自成一房,地位更胜长房。
当日,贾府于京郊施粥。
贾瑛被留宫用膳,又赴兵部接掌禁军。
回至宁荣街,已是午后。
未返荣府,急往宁国府祠堂祭祖。
诸礼方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