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都市日常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四合院:美食大亨从傻柱开始》!由作者“渣水”倾情打造,以133365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何雨柱的精彩故事。快来一探究竟吧!
四合院:美食大亨从傻柱开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2章 新年气象与暗涌依旧
除夕夜的雪,下到了后半夜才渐渐停歇。大年初一,当何雨柱推开房门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四合院。屋檐下挂着冰凌,地面铺着厚厚的、未经踩踏的白雪,在清晨微弱的曦光中,反射着纯净柔和的光芒。空气清冷凛冽,吸入肺腑,带着雪后特有的清新气息,仿佛将旧年的一切污浊与纷扰都涤荡干净。
“哥,下雪了!好厚啊!”何雨水穿着新罩衫,围着何雨柱用旧毛线给她织的围巾,小脸兴奋地通红,就要往雪地里冲。
“慢点,当心滑。”何雨柱笑着拉住她,自己也深吸了一口这清冷的空气,心胸为之一阔。无论外界有多少算计与风雨,新年的第一天,总归是带着希望和崭新的气息。
按照老北京的规矩,大年初一要吃饺子,象征“更岁交子”,寓意吉祥。何雨柱早就准备好了。他用系统空间里品质上乘的富强粉和了面,馅料是精心调制的猪肉白菜,肥瘦适中,还特意加了一点泡发切碎的香菇末提鲜。
兄妹俩在温暖的屋里,一个擀皮,一个学着包,虽然雨水包的饺子奇形怪状,但气氛却温馨无比。当热气腾腾、白胖滚圆的饺子出锅时,蘸上醋和一点点香油,咬一口,面皮筋道,馅料鲜美多汁,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哥,真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饺子!”雨水吃得满嘴油光,大眼睛眯成了月牙。
看着妹妹满足的样子,何雨柱觉得过去一年的所有艰辛和算计,都值得了。这就是他奋斗的意义所在——守护这份简单的温暖与快乐。
吃完饺子,收拾妥当,按照习俗,该出门拜年了。何雨柱给雨水换上了全套新衣新鞋,自己也穿上了最整洁的一套蓝色中山装(虽然是旧的,但浆洗得笔挺),精神抖擞。
他先带着雨水去了后院赵大爷家。赵大爷为人正直,上次还隐晦地提醒过他,这份情得记着。他带去的年礼是一小包自己炸的排叉(面食),酥脆咸香,不算贵重,却是一份实在的心意。
赵大爷乐呵呵地收了,塞给雨水几块水果糖,看着何雨柱精神焕发的样子,感慨道:“柱子,你是真出息了!看着你们兄妹俩这日子过得红火,大爷我高兴!”
“托您的福。”何雨柱笑着应和,又闲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
接下来,就是比较微妙的环节了——给院里的三位大爷拜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礼节性问题,但也充满了无形的交锋。
何雨柱心中早有计较。他准备的年礼都一样——每家用油纸包了半斤他自制的、用料扎实的桃酥。这东西耐放,家家都能用得上,分量恰到好处,既不显得巴结,也不失礼数。
首先来到前院三大爷闫埠贵家。闫埠贵依旧是那副精打细算的模样,接过桃酥,推了推眼镜,脸上堆起笑容:“柱子来了,新年好新年好!哎哟,还带什么东西,太客气了!”话是这么说,手却接得稳稳的。
“三大爷新年好,一点自己做的吃食,不成敬意。”何雨柱态度恭敬,但语气平淡。
闫埠贵打量着何雨柱,又看了看他身后穿着新衣、气色很好的何雨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嘴上却说着吉利话:“好好好,你们兄妹也新年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寒暄几句,何雨柱便带着雨水离开,前往中院一大爷易中海家。
易中海家今天人来人往,比闫埠贵家热闹不少。易中海穿着簇新的中山装,坐在主位,接受着院里一些住户的拜年,脸上带着惯有的、沉稳而威严的笑容。一大妈在一旁忙着倒水招呼。
看到何雨柱进来,屋里的说笑声似乎停顿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聚焦在他身上。经过年前一系列事情,何雨柱如今在院里的地位和影响力,早已不同往日。
“一大爷,一大妈,给您二位拜年了,新年好。”何雨柱面色平静,微微躬身,将手里的桃酥递上。雨水也乖巧地跟着说:“一大爷,一大妈,新年好。”
易中海脸上的笑容不变,接过桃酥,目光在何雨柱脸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道:“柱子来了,新年好。雨水也新年好,这新衣服真精神。”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但那份审视的意味,何雨柱却能清晰地感受到。
“孩子过年,图个喜庆。”何雨柱淡然回应。
易中海点了点头,似乎随意地问道:“听说昨儿个晚上,你帮着秦淮茹把棒梗送医院去了?这大过年的,真是辛苦你了。”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是在众人面前点出此事,既是彰显他一大爷对院里事了如指掌,也可能存着将何雨柱与贾家更紧密捆绑的意图。
何雨柱心中明了,语气依旧平淡:“碰上了,孩子生病是急事,应该的。好在送医及时,没什么大碍。”
他轻描淡写,将“帮忙”定性为偶然碰上的应急之举,撇清了任何可能被引申的“特殊关系”。
易中海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了几句“新年新气象”、“院里要团结”的套话。何雨柱附和了几句,便借口还要去别家拜年,带着雨水离开了。
走出易中海家,何雨柱能感觉到背后那探究的目光。他知道,易中海绝不会因为一次拜年就改变对他的看法和算计,未来的摩擦依旧不可避免。
最后去了二大爷刘海中家。刘海中端着架子,对何雨柱的到来反应平淡,收了桃酥,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新年祝福,显然还对之前孩子打架事件中何雨柱的处理方式心存芥蒂。何雨柱也不在意,礼节到了就行。
给三位大爷拜完年,何雨柱算是完成了院里最基本的“任务”。他带着雨水,又去了几家平日里关系还算和睦、没有太多利益纠葛的邻居家走了走,送了祝福,收获的也多是真诚的笑脸和回赠的瓜子花生。
一圈转下来,回到自家小屋,已是上午十点多。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洁白的雪地上,映得小屋里格外亮堂。雨水口袋里塞满了各家给的水果糖和零嘴,小脸上满是兴奋。
何雨柱倒了杯热水,看着窗外院子里孩子们开始撒欢玩雪,鞭炮声(主要是小鞭和摔炮)此起彼伏地响起,年的气氛终于浓郁了起来。他拒绝了全院聚餐,选择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虽然少了几分表面的热闹,却多了实实在在的安宁与温馨。
下午,何雨柱没有出门。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纸,研墨(系统签到得的)提笔,写下了一副春联。上联是“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下联是“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横批“勤俭持家”。字迹算不上多么书法大家,却也端正有力,带着一股沉稳踏实的气韵。
他将春联仔细地贴在门框上,红纸黑字,在这素白的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也昭示着这个家的新气象和主人秉持的信念。
贴好春联,何雨柱又开始准备晚饭。年夜饭吃的是饺子,年初一的晚饭则可以丰盛一些。他取出了系统空间里存着的五花肉,做了一道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气浓郁;又用干香菇和白菜芯烧了个素雅的香菇扒菜心;再加上一个紫菜蛋花汤。简简单单三个菜,却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
兄妹俩围着炕桌,吃着丰盛的晚饭,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鞭炮声和邻居家的笑语,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平凡的幸福。
“哥,咱们家真好。”雨水扒着饭,忽然抬起头,认真地说。
何雨柱愣了一下,随即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摸了摸她的头:“嗯,会越来越好的。”
然而,四合院的平静永远是暂时的。就在何雨柱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时,中院贾家那边,又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
似乎是贾张氏又在因为什么事情数落秦淮茹,声音尖利,隐约能听到“钱”、“药费”、“没用的东西”之类的字眼。棒梗生病住院,无疑给本就不宽裕的贾家带来了更沉重的经济负担。贾张氏的抱怨和压力,可想而知都落在了秦淮茹身上。
何雨柱皱了皱眉,但没有理会。他帮一次是情分,但没有义务次次都帮,更不可能去填贾家那个无底洞。他深知,一旦表现出过多的同情和软弱的迹象,就会被贾张氏和易中海等人死死缠上。
他起身,将窗户关严了些,隔绝了外面的嘈杂。
“雨水,吃完了哥教你认几个新字。”何雨柱将注意力拉回妹妹身上。
“好!”雨水乖巧地应道。
屋内,灯火温暖,书声轻起;屋外,积雪未融,暗涌依旧。新年的第一天,就在这复杂交织的氛围中,缓缓流逝。何雨柱知道,新的一年,等待他的不会只是温馨与平静,厂里的发展,院里的博弈,个人的成长,都将是全新的课题。但他已然做好了准备,如同门外那副春联所书,秉持“勤俭持家”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自己认定的未来。
夜色渐深,四合院重归寂静,只有屋檐下的冰凌偶尔断裂,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崭新而又暗流涌动的一年,敲响着独特的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