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4章

第4章 初露锋芒与后厨暗流

刘光福爬窗偷窃事件,如同在四合院这潭看似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

何雨柱那天的强硬态度、清晰的逻辑以及借势街道王主任的雷霆手段,彻底颠覆了院里众人对他“傻柱”的固有印象。没人再敢把他当成那个可以随意哄骗、拿捏的愣头青。尤其是他要求立字据画押那一手,更是让不少心里有鬼或者习惯占小便宜的人脊背发凉。这柱子,不仅不傻,反而精明得可怕,下手也狠!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家的门口清净了不少。贾张氏不再动不动就来拍门叫嚷,易中海也暂时收起了那套“关心”的架势,连带着院里其他人家,看向何家兄妹的目光里,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忌惮和审视。

何雨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深知,在这种人情复杂的大杂院里,一味地忍让和善良只会被人当成软弱可欺。适当的强硬和清晰的边界,才是保护自己和雨水的铠甲。

家里暂时安稳了,工作的挑战则正式拉开序幕。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何雨柱就起床了。他先进行了每日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

【标准粉:5斤】

【大白菜:2颗(饱满结实)】

【北京市粮票:1斤】

【人民币:0.5元】

奖励中规中矩,都是眼下最实用的东西。标准粉虽然不如富强粉精细,但也是正经粮食。大白菜更是北方冬天的主打菜。何雨柱满意地将东西收入空间,只留少量在外面。

他给雨水做好了早饭——熬得浓稠的米粥(掺了系统空间少量大米),配上昨晚蒸的混合面馒头和一点咸菜。叮嘱雨水自己热午饭(他提前准备了一些放在锅里),并再次强调谁来也别开门后,何雨柱便穿上那身最体面的旧衣服,精神抖擞地出门上班了。

再次走进红星轧钢厂,感受着与昨日截然不同的心情。昨天是忐忑的求职者,今天,则是这里的一名正式职工了。

来到食堂后勤办公室,李怀德主任已经在了,给他办理了简单的入职手续,发放了食堂专用的白色工作服(虽然洗得发黄,但很干净)和帽子,以及一个代表身份的工牌。

“柱子,以后就是同事了。好好干!”李怀德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鼓励,但也有一丝告诫,“后厨人际关系复杂点,刘师傅他们是老人,你年轻,多学着点,但也别怕事,有拿不准的来找我。”

“我明白,谢谢李主任。”何雨柱点头应下。他知道李怀德这话半真半假,既是提醒,也可能存着借他这把“新刀”敲打一下后厨老人的心思。

跟着李怀德来到后厨,正是早餐过后、准备午餐最忙碌的时候。巨大的厨房里热气蒸腾,切菜声、洗刷声、灶火轰鸣声、人员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

李怀德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大家手里的活儿停一下。介绍一位新同事,何雨柱,顶他父亲何大清的岗,以后就是咱们食堂的九级炊事员了。柱子年轻,但手艺大家昨天也见识过了,以后大家多关照。刘师傅,柱子暂时就先跟着你们班,你多带带他。”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何雨柱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昨天见识过他手艺后的佩服(如马华等年轻学徒),也有毫不掩饰的冷淡和排斥,尤其是以刘师傅为首的几位老师傅。

刘师傅脸色不太好看,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李怀德,然后对何雨柱不咸不淡地说:“既然来了,就按规矩办事。后厨不比家里,一切行动听指挥。先去那边,跟着马华他们一起洗菜、削土豆去。”他随手一指角落里的几个大盆,里面堆满了待处理的蔬菜和土豆。

这是明显的下马威了。让一个刚刚展示了精湛厨艺、被破格定为九级炊事员的人,去干最基础、最耗费时间的洗菜削皮工作,无非是想打压他的气焰,让他认清“辈分”。

若是前世那个桀骜的“傻柱”,可能当场就撂挑子了。但现在的何雨柱,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好的,刘师傅。”

他没有任何抱怨或不满的表情,径直走向那个角落。马华和另外两个学徒正在那里埋头苦干,看到何雨柱过来,马华赶紧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让出个位置,憨厚地笑了笑:“柱子哥,这边。”

何雨柱对他笑了笑,挽起袖子,拿起一个土豆和削皮刀,便熟练地干了起来。他的动作极快,手腕稳定,削下的皮薄而连贯,几乎不带什么土豆肉,效率远超旁边的马华等人。

马华看得目瞪口呆,小声惊叹:“柱子哥,你这削土豆也太厉害了!”

何雨柱一边手上不停,一边低声道:“基本功而已,干多了就快了。注意手法,手腕别太僵,用巧劲。”

他并不藏私,随口点拨了马华几句。马华试着模仿,果然感觉顺手了不少,对何雨柱更是佩服。

刘师傅和其他几个老师傅在一旁冷眼旁观,见何雨柱没有闹脾气,反而活干得又快又好,挑不出毛病,心里那股别扭劲更浓了。这小子,有点邪性,能屈能伸,不好对付。

一上午,何雨柱就安心地在角落里处理各种杂活,洗菜、削皮、切配(只被允许切一些要求不高的块、片),默默观察着后厨的运作模式、人员分工、以及刘师傅等人做菜的习惯和水平。

他发现,这年代的大锅菜,讲究的是油水足、味道重、下饭,对精细刀工和复杂调味要求不高。但即便如此,刘师傅等人也多是凭经验,缺乏系统的规范和标准,火候掌控、调味时机都比较随意,导致菜品质量不稳定,时好时坏。而且,后厨物料的管理也比较粗放,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看来,有机会的话,可以从管理和流程优化上下手。”何雨柱心中暗忖。这不仅能提升食堂整体水平,赢得李主任和工友们的好感,也能潜移默化地树立自己的威信。当然,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需要蛰伏,需要等待。

中午,工人们如潮水般涌入食堂。巨大的窗口前排起了长队,喧闹声、饭盒碰撞声响成一片。何雨柱也被安排到窗口帮忙打菜。他手脚麻利,勺下有准,不抖不晃,让排队工人都颇有好感。

忙过午餐高峰,后厨众人才能轮流吃饭。伙食就是食堂的大锅菜和窝窝头。何雨柱尝了尝今天刘师傅主勺的炖萝卜,萝卜切得大小不一,火候过了些,有些软烂失去口感,调味也偏咸,显然是靠多放盐和酱油来提味。

他默默吃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倒是马华凑过来,小声说:“柱子哥,还是你昨天做那个萝卜烧肉好吃。”

何雨柱笑了笑:“大锅菜和小炒不一样,各有各的难处。”他这话说得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不远处的刘师傅听到。

刘师傅哼了一声,没接话,但脸色更沉了。

下午,继续处理晚餐的备料工作。何雨柱依旧勤勤恳恳,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干得比别人都好、都快。空闲时,他还主动帮着收拾灶台,打扫卫生。他的勤快和扎实的基本功,逐渐赢得了后厨一些勤杂工和年轻学徒的好感。

快下班时,李怀德来后厨转了一圈,看到何雨柱正在一丝不苟地擦拭灶台,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刘师傅说:“老刘,柱子年轻人,眼里有活,不错。”

刘师傅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啊,年轻人,多锻炼锻炼好。”

李怀德又勉励了何雨柱几句,便离开了。

下班铃声响起,何雨柱脱下工作服,跟马华等人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食堂。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去厂里的澡堂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的油烟和疲惫。这是作为正式职工的福利之一。

回到四合院,天色已近黄昏。院里飘散着各家各户做饭的烟火气。何雨水早就扒在窗户边盼着了,看到哥哥回来,立刻欢呼着跑来开门。

“哥!你回来了!”小丫头脸上洋溢着喜悦和依赖。

“嗯,回来了。”何雨柱笑着进屋,将手里用油纸包着的一个白面馒头递给雨水,“给,厂里发的,哥没舍得吃完,给你带回来了。”这其实是系统空间里签到得的富强粉馒头,比厂里的标准粉馒头要白净喧软得多。

“谢谢哥!”雨水接过馒头,珍惜地捧在手里,却没有立刻吃,而是仰着头问,“哥,你在厂里干活累不累?有人欺负你吗?”

何雨柱心里一暖,揉了揉她的头发:“不累,也没人欺负哥。哥厉害着呢。”他不想让妹妹担心。

他看了看家里,和他早上离开时一样,门闩上的小机关也没被动过,看来昨天的立威效果显著。

他挽起袖子,开始做晚饭。用的是系统空间里的食材,做了一锅白菜豆腐汤,热了馒头,又用最后一点猪油炒了个鸡蛋。虽然简单,但在当时也算是不错的伙食了。

兄妹俩围着炕桌吃饭,灯光昏黄,却充满了温馨。

“雨水,明天哥发工资了。”何雨柱一边给妹妹夹菜,一边说,“哥打算去买点布,给你做身新衣服。再买点肉,咱们包饺子吃,好不好?”

“真的吗?新衣服?饺子?”何雨水眼睛瞬间亮了,充满了期待。自从何大清走后,她已经很久没穿过新衣服,没吃过饺子了。

“当然是真的。哥现在能挣钱了,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何雨柱肯定地说。他看着妹妹开心的样子,觉得一天的疲惫都值得了。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逐渐适应了轧钢厂食堂的工作节奏。他依旧每天早早到岗,签到获得各种物资(多是粮食、蔬菜、少量肉蛋和票证,稳步积累着家底),然后勤勤恳恳地完成刘师傅分配的各种杂活。他从不抱怨,也从不显摆自己的厨艺,但在干杂活时展现出的超高效率和扎实功底,却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小觑。

他和马华的关系处得最好。马华为人憨厚老实,没什么心眼,对厨艺也有热情。何雨柱在不经意间会指点他一些刀工技巧、火候掌握的小窍门,让马华受益匪浅,对何雨柱更是死心塌地,俨然成了他的第一个“小跟班”。

其他几个年轻学徒见马华受益,也渐渐向何雨柱靠拢,遇到不懂的问题,有时宁愿偷偷问何雨柱,也不太敢去问动不动就骂人的刘师傅。

这让刘师傅等人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不爽。他们感觉自己在后厨的权威正在受到挑战。尤其是刘师傅,他原本是后厨除了班长(由一位年纪更大的老师傅兼任,不太管具体事)之外技术最好的,现在突然冒出个何雨柱,技术明显比他高出一大截,虽然暂时被压着干杂活,但谁知道李主任会不会哪天就把他提拔起来?

一种嫉妒和危机感在刘师傅心中滋生。他不能明着刁难(何雨柱活干得挑不出毛病),便开始琢磨别的办法。

这天,负责午餐主菜的是刘师傅的一道“猪肉炖粉条”。这是工人们喜欢的硬菜,油水足,味道浓。刘师傅亲自掌勺,指挥着徒弟处理猪肉和粉条。

何雨柱被安排去切配辅料的大白菜。他敏锐地注意到,刘师傅的那个亲信徒弟,在称量猪肉入库和领取时,眼神有些闪烁,称重的手势也有些可疑。他默默记在心里,没有声张。

等到猪肉下锅煸炒时,何雨柱凭借前世特一级厨师对食材分量的精准眼力,立刻判断出锅里的猪肉分量,比账面上记录领取的要少一些!虽然可能只少了一两斤,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可不是小事。

“看来,这后厨的物料管理,漏洞不小啊。”何雨柱心中冷笑。刘师傅这是利用职务之便,和徒弟联手,克扣食材,中饱私囊?或者是想制造物料紧张的假象,给他这个新来的上眼药?

他没有立刻戳穿。一来没有确凿证据,二来现在戳穿,刘师傅完全可以推说是徒弟手脚不干净或者称量误差,最多批评教育一下,动不了根本。他需要更合适的时机。

午餐时,猪肉炖粉条一如既往地受到工人们欢迎,但何雨柱尝得出来,因为肉量略有不足,刘师傅刻意多放了酱油和粉条来充数,味道比正常水平要咸一些,粉条也炖得过于软烂。

工人们或许吃不太出来,或者有意见也不好说,但何雨柱知道,长此以往,食堂的声誉和饭菜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下午备料时,刘师傅大概是因为中午的“成功”操作,心情似乎不错,对何雨柱的态度也“和蔼”了几分,甚至“指点”了他几句做大锅菜的“诀窍”,无非是多放油、多放盐、量大管饱之类的老生常谈。

何雨柱虚心地听着,不时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利用【物资规划】这个即将到手的月度签到技能(再过几天就满一个月了),来好好整顿一下后厨的物料管理。这不仅能帮李主任解决管理漏洞,赢得信任,也是打击刘师傅气焰、树立自己地位的好机会。

下班回家,何雨柱发现雨水不像往常那样兴高采烈地跑来开门。他心中一紧,赶紧推门进去,只见雨水坐在炕沿,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

“雨水,怎么了?谁欺负你了?”何雨柱急忙上前问道。

何雨水抽噎着说:“哥……今天……今天冉老师来家访了……”

冉老师?冉秋叶?何雨柱一愣,这才想起,雨水还在上小学,有家访很正常。他忙问:“冉老师来了是好事啊,你哭什么?”

“冉老师问我爸的事……还问了咱们家的情况……我说爸走了,就哥和我……冉老师好像挺难过的,还摸了摸我的头……”雨水说着,又掉下眼泪,“哥,我想爹了……”

何雨柱心中一酸,将妹妹搂在怀里。他知道,父亲离开的创伤,不是那么容易愈合的。他柔声安慰道:“雨水不哭,爹走了,还有哥呢。哥会一直陪着你,让你过上好日子。冉老师是关心你,你看,老师都知道来家访,说明重视你。你要好好学习,给哥争气,知道吗?”

“嗯……”雨水靠在哥哥怀里,慢慢止住了哭泣。

何雨柱心里却活络开来。冉秋叶……那位气质娴静、带着书卷气的女老师。前世记忆中,那是他求而不得的白月光。这一世,能否有机会?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当务之急是稳住工作,照顾好雨水。

他一边安抚妹妹,一边想着,下次去学校给雨水开家长会或者送东西,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正式认识一下这位冉老师。毕竟,与一位有知识、有教养的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对雨水的成长也是有益的。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与算计、温情与暗流中一天天过去。何雨柱在轧钢厂食堂小心翼翼地平衡着人际关系,积累着经验和人脉;在家里则尽力为雨水营造一个温暖安稳的环境。他像一只蛰伏的雏鹰,在风雨中磨砺着翅膀,等待着真正展翅高飞的那一天。

而他知道,那一天,并不会太遥远。月度签到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他很好奇,系统会赋予他什么样的第一个正式技能,这或许将是他破局的关键。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