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四合院:我的父亲要私奔》,是一本十分耐读的都市脑洞作品,围绕着主角何雨柱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爱吃比萨饼的常晓素。《四合院:我的父亲要私奔》小说连载,作者目前已经写了250402字。
四合院:我的父亲要私奔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连夹了好几筷子鸡蛋,细细咀嚼。
“抓住了,抓住了。”
他试图抓住那种感觉,但几口下去,始终捕捉不到。
心里仿佛有无数蚂蚁在爬。
让他坐立难安。
“这……炒鸡蛋真有那么神?”
厨房里。
其他几位帮厨见状,也心生好奇,纷纷上前。
各自夹了一筷鸡蛋。
随后便愣在了原地。
一个个呆若木鸡。
寂静无声。
整个厨房瞬间安静下来。
“没想到你小子的手艺进步到这个地步了,连我都瞒着。”
许久。
师傅张建国终于回过神。
他望向何雨柱。
“是啊,一道炒鸡蛋竟能如此美味,就凭这一手,张师傅,柱子兄弟够资格升二厨了吧。”
柳经理也回过神来,顺势笑道。
“师傅,师弟这炒鸡蛋的功夫,连我也自愧不如。看他刚才那手艺,当二厨应该没问题。”
刘龙跟着说道。
张建国闻言,转向何雨柱:“柱子,光一个炒鸡蛋还看不出你全部实力,这样,你再做一道菜,我来把关,看看你现在到底什么水平。”
见张建国这样说,众人也都满脸期待。
何雨柱也不推辞,熟练地做起一道东坡肘子。
花了整整半小时。
片刻后,众人一一品尝了他做的几道菜。
无不感叹连连。
“师傅,师弟这手艺够格了吧?”
刘龙尝过何雨柱做的菜,不禁惊讶。
没想到何雨柱的厨艺已不逊于自己。
何雨柱的水平,绝对是大师级的。
但这年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丰泽园目前只有张建国一位大厨。
何雨柱并不想争什么大厨之位。
因此只略展身手。
“他这手艺要是还不够二厨,祖师爷都得怪罪我了。”
张建国听了,不由失笑。
无论是刀工、火候,还是调味,何雨柱现在的水准都无可挑剔。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既然如此,我就做主了,从今天起,何雨柱正式升为二厨,月薪六十块钱。”
“恭喜。”
“师弟,恭喜晋升二厨,真是太好了。”
“恭喜何师傅。”
刘龙等人纷纷鼓掌,由衷地为何雨柱感到高兴。
何雨柱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
张建国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好干,现在你是二厨了,家里也能放心一些,以后专心把厨艺练好。”
何雨柱郑重地点头,语气诚恳:“师傅常跟我说,做人和做菜一样,要踏实。我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还得靠师傅和师兄多指点。”
他本想说辞职的事,可看到师傅期待的眼神,又暂时压下了这个念头。心想,不如等将来升上大厨,再离开丰泽园也不迟。
听到何雨柱这番话,张建国和刘龙等人不禁露出欣慰的神情。他说得既真诚又得体,让人听着十分舒服。
“对了,柳经理,我想问问,咱们丰泽园收不收草鱼?”何雨柱看时机差不多,开口问道。
张建国等人都是一愣,收鱼?这是什么情况?
柳经理也有些疑惑,回答道:“收是收,我们每天都会从菜市场的鱼贩那儿进一些草鱼,但数量有限,一天最多二十几条,每条四五斤左右。”
“咱们丰泽园在京城也算是大酒楼,水产类的菜每天要用不少鱼,一百斤根本不够,更何况还有其他分店也需要。”
何雨柱接着说:“是这样,我乡下的亲戚他们村里河产丰富,这年头大家也不常吃鱼,他们就想着把鱼运到城里卖,换些钱用。”
“只是他们没什么门路,就托我帮忙问问。我想着丰泽园是京城有名的酒楼,所以……”何雨柱没再说下去。
柳经理和张建国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年头,除了四九城、魔都这些大城市,乡下人日子确实艰难。一个月挣五六块钱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人只能啃树皮、吃烂菜叶度日,生活实在不容易。
“柳经理,丰泽园和旗下几家酒楼的水产供应,我觉得可以从柱子亲戚那边拿货。”
张建国为人不错,听到何雨柱亲戚在做卖鱼的生意,便主动提出这个建议。
张建国是丰泽园的主厨,和柳经理关系也好。加上最近鱼贩子供货不太稳定,本来也需要进货,不如顺水推舟,帮何雨柱一个忙。
“行,柱子,那你让你亲戚每天把鱼送来吧。”
“价格方面,草鱼按一斤四千块算,有多少我们收多少。”
一斤草鱼四千块。
何雨柱盘算着,古玉空间里现有六十条草鱼,每条二十斤左右,总共约一千两百斤。
全部卖出就是四百八十万——这简直比捡钱还痛快。
他心里狂喜,但表面仍保持镇定,拱手道谢:“师傅、柳经理,我替他们谢谢您二位。”
“你这孩子,跟我还客气啥。”张建国见何雨柱这么有礼,反倒嗔怪起来。
柳经理也笑着拍拍何雨柱的肩膀:“你在这儿做学徒虽然才一年,但你爹以前也在这儿干,我们看着你长大的,甭跟我们客气。”
何雨柱心头一暖。
比起院里那些勾心斗角的人,在丰泽园他感受到的是真诚与尊重,是纯粹的师徒情谊。
事情说定后,何雨柱找了个理由,骑上自行车离开了丰泽园。
张建国他们也没多问,只当是他父亲何大清给他买的。
何雨柱边骑边盘算:要长期给丰泽园供鱼,得找个靠谱的人、弄辆三轮车,还得租个固定地方作为交货点。
他自己不方便频繁出面卖鱼或红薯,太显眼。
而且古玉里产出的红薯和鱼越来越多,得找个偏僻的院子存货,再找个信得过的人打理。
但眼下,可靠的人去哪儿找呢?
……
“蔡全无,让你来粮站搬大米,一个月十万块已经给足面子了,别不识抬举!”
“要不是我跟刘主任熟,能用你?一个窝脖子、臭脚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
“赶紧滚,再不走我可动手了!”
青砖墙,旧石椅,古色古香的雕花木梁店铺。
何雨柱骑着凤凰牌自行车,来到正阳门附近的街道。
这时,他听见一个熟悉的名字——蔡全无。
他神色一动,意念扫过前方百米处的胡同小巷。一个长相酷似后世某影视剧中“泰叔”的中年男子,正沉默地站在一名穿黑色棉服、三角眼、面相刻薄的青年面前,被训斥得一文不值。那青年身后还跟着两名穿浅蓝棉服的同伴,俨然是一伙街溜子。
“山爷,我蔡全无凭本事吃饭。当初你介绍我去粮站搬粮,说好一个月十二万,别人都是十三万,凭什么只给我十万?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蔡全无天生一张面瘫脸,看不出喜怒。
那叫山爷的青年顿时火大,身后两名小弟也冷着脸哼道:
“玛德,给你脸了是吧?揍他!”
“敢跟山哥讨价还价,今天叫你见血!”
两人二话不说冲上前就要动手。
蔡全无却冷哼一声。别看他只是个拉三轮、扛麻袋的,手上却明显有功夫。只见他抬手抓住对方挥来的拳头,顺势一个过肩摔,反手擒拿。
嘭!
“怎么可能?”
两名小弟转眼被制住,山爷顿时傻眼。
“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给我十三万,往后井水不犯河水。”
蔡全无盯着他,目光冷厉。
山爷被那杀气慑得打了个哆嗦。
“行,蔡全无,算你狠!这十三万拿去,以后小心点!”
他掏出十三张万元纸币,扔在地上。
“捡起来。”
何雨柱本以为蔡全无会弯腰去捡,谁知他仍冷冷盯着山爷。
山爷咬咬牙:“,蔡全无……”
“我说,捡起来。”
“啊——疼疼疼!山哥,快捡吧,他要把我们胳膊拧断了啊!”
“妈的,今天算我倒霉,钱给你。”
青年山爷颜面扫地。
他咬着牙把钱捡起来。
蔡全无接过钱,松开了手。
那两个小弟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
立刻连滚带爬地跑了。
“蔡全无,你等着瞧,以后别想在这混了,我们走!”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蔡全无面无表情地盯着手中的十三万,握紧了拳头。
在这个年代,拉黄包车或是扛麻袋的。
被人叫做“窝脖子”。
都是些被人看不起的行当。
可蔡全无非想靠自己的力气挣钱,凭什么他们非要刁难他?
“蔡全无兄弟,有个活儿,你接不接?”
见蔡全无准备离开。
何雨柱骑着凤凰牌自行车,拐进胡同。
叫住了他。
蔡全无一怔,抬头看见是何雨柱。
还骑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
不由得有些吃惊。
这年头能买得起自行车的。
不是有钱就是有势。
要么是厂里的干部,要么就是做生意的。
“什么活儿?违法的事我可不干。”
蔡全无眉头一皱。
以为是自己刚才打跑了山爷那帮人。
何雨柱看中了他的身手,才喊住他。
何雨柱一听就笑了。
连忙摇头,“就是每天帮忙送鱼到丰泽园那边。”
“送鱼?这用不着三轮车吧?”
蔡全无以为何雨柱说的送鱼。
表情有些不解。
“我这鱼数量不少,普通自行车可带不了那么多。”
“这样吧,你要是愿意,我一个月给你三十万工资。”
三十万?
蔡全无一听,整个人都愣住了。
只是送鱼,拉一拉黄包车,就能拿三十万工资?
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
“怎么?怕我骗你?”
何雨柱毕竟才十六岁。
他很快明白了蔡全无的顾虑。
蔡全无连忙摇头,有点不好意思。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别误会。”
“算了,你有没有认识的人有房子出租的?帮我联系一下。另外你的三轮车借我用用,我先去宾馆那边找我亲戚。这是三十万块钱,就当是我提前预支你的工资。”
何雨柱本来想带蔡全无一起去丰泽园。
但转念一想。
他跟着的话,自己就没办法从古玉空间里取鱼出来。
正好自己需要租房子。
让蔡全无去办这事正合适。
蔡全无彻底愣住了。
他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何雨柱提前预支的三十万工资。
“您怎么称呼?”
“何雨柱。”
“那我以后就叫您何先生吧,这样更合适些。”蔡全无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