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种田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作者“玫瑰九州”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苏锦绣萧北辰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完结,最新章节第15章,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主要讲述了:寒意顺着山脊爬上苏锦绣的脚踝,让她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粗布外衣。苏锦绣面前的清水潭,雾气比任何时候都要浓重。潭对面的巨大青石上,一道黑影纹丝不动,仿佛与岩石融为一体,只有那双在兜帽阴影下闪烁的眼睛,证明…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精彩章节试读
寒意顺着山脊爬上苏锦绣的脚踝,让她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粗布外衣。
苏锦绣面前的清水潭,雾气比任何时候都要浓重。
潭对面的巨大青石上,一道黑影纹丝不动,仿佛与岩石融为一体,只有那双在兜帽阴影下闪烁的眼睛,证明着他是个活物。
他身侧,那个曾向苏锦绣兜售消息的货郎,此刻像一截破麻袋般被捆着,人事不省。
“你可知,擅自开启‘九渊驿’密道者,按‘守渊阁’之律,当诛?”黑衣使者的声音像是两块石头在摩擦,干涩而冰冷,每一个字都带着能将人冻僵的杀意。
苏锦绣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脸上却未露分毫。
苏锦绣稳稳地将手中的竹篮放在地上,不卑不亢地迎上那道审视的目光,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浅笑:“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也知道,‘守渊阁’的诸位,怕是已有十年未见过像样的荤腥了吧?听说,连一碗正经的冬菇炖鸡汤,都快成传说了。”
话音未落,她掀开篮子上盖着的布,从中端出一个粗瓷大碗。
碗里,是刚用滚水冲泡好的酸辣粉,红油鲜亮,醋香扑鼻,翠绿的葱花和焦黄的花生碎点缀其间,那股霸道的酸辣香气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撕裂了寒冷的雾气,直冲对方的鼻腔。
苏锦绣看也不看对方,自顾自地用筷子挑起一箸,送入口中,发出一声满足的咂舌声:“嘶……哈……这味道,够劲。守渊阁的规矩再大,总大不过人肚子里的馋虫吧?要不要……试试?”
黑衣使者依旧不动,但苏锦绣能感觉到,他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死死地钉在了那碗粉上。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道身影从侧面的林中踉跄着闪出。
“别……别动手!”那人声音嘶哑,身形瘦得像一根竹竿,正是多日不见的赵三麻子。
与之前相比,他虽然瘦骨嶙峋,一双眼睛却不再浑浊,反而透着一股死灰复燃的清明。
“我……我是‘守渊阁’的外围清扫人。十年前,因为不慎泄露了外围路线,被逐出山门……这次,是他们……是他们让我回来,引你入局,当个活饵。”
他颤抖着手指着青石上的黑衣使者,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但是……但是他们也快撑不住了!他们早就饿疯了!半年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啃食树皮,吞咽草根!”
一语惊雷!
苏锦绣心中剧震,所有的戒备和算计在这一刻轰然崩塌。
苏锦绣缓缓放下手中的筷子,神色前所未有的郑重。
她站直身体,直视着黑衣使者,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我今天来,不是为了从你们手中夺路。我是来修路的,带着粮食、带着银钱,更带着一条能让所有人都活下去的活法!”
她深吸一口气,将腹中早已盘算好的计划和盘托出:“我立三不原则。第一,不改‘守渊阁’旧制,你们依然是这条驿道名正言顺的守护者。第二,不揭‘守渊阁’旧名,你们的来历和过去,我绝不过问,绝不外传。第三,不分‘守渊阁’旧权,驿道内的七大关卡,仍由你们全权掌管。”
黑衣使者的呼吸明显粗重了一分。
苏锦绣趁热打铁,抛出了自己的条件和诚意:“我只求共用‘九渊驿’,让我和我的商队能够安然通行运货。作为回报,商队每年所得利润,我愿拿出三成,作为献给‘守渊阁’的‘护道银’。此外,从下月起,我每月为守渊阁提供五百斤精米,二百斤腌肉,五十斤上等冬菇!所有物资,专供‘守渊阁’成员!”
“我的条件只有一个,”苏锦绣的目光灼灼,“将‘九渊驿’的全套通行符牌交给我,并允许我的人,对驿道全线进行勘察和修缮。”
潭畔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只有风声和那碗酸辣粉依旧不依不饶散发出的香气。
许久,久到苏锦绣以为他要拒绝时,那黑衣使者终于动了。
他从怀中摸出一个布包,缓缓打开,里面是七枚大小不一的青铜符牌,上面刻着古朴的异兽图腾,入手竟带着一丝灼人的温度。
“这是七关符印。”他的声音依旧干涩,却少了几分杀气,多了几分疲惫,“你若失信,我们会让你和你的村子,消失得比风还快。”
苏锦绣接过沉甸甸的符牌,脸上没有丝毫得色。
她反而从篮子最底下,取出一包用油纸细心包好的粉末,递了过去。
那才是真正的“醒味引”精华。
“这是定金。”她坦然道,“下次见面,我想请守渊阁的兄弟们,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
回到杏花村,苏锦绣片刻未停,立即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召开了有史以来最紧急的会议。
她当众宣布,“驿道复兴计划”正式启动!
萧北辰经验丰富,负责带队勘察地形,绘制新舆图;小石头年轻力壮,负责在村里招募青壮,组建并训练第一支押运队;李阿婆心思缜密,负责统筹所有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会议的最后,苏锦绣做了一个让所有村民都震惊的决定。
她命人在村口那块象征着杏花村精神的《共耕约》石碑旁,再立一块新碑,亲手刻上新增的条款:“凡今日助我通路者,皆为同路人。不分贵贱,不问出处,共享温饱,共谋生路!”
一个月后,杏花村的黎明被前所未有的喧嚣唤醒。
三十辆装得满满当当的板车在村口排成长龙,上面是第一批即将运往外界的货物——经过特殊腌制的“脆金丝菜”,今年新收的“杏花村早稻米”,以及包装精美的“锦绣山珍冬菇礼盒”。
出发前夜,苏锦绣独自站在村口的高坡上,眺望着那条在月光下蜿蜒向远方的驿道。
萧北辰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声音里带着感慨:“这条路,千年之前,曾送过千军万马出征,也曾埋过无数英雄的万骨枯魂。如今,你却让它重新驮起了饭柴的香气。”
苏锦绣转过头,脸上映着月光,漾起一抹动人的微笑:“因为无论是将军还是小兵,饿肚子的滋味都是一样的。只要这世上还有人记得饿是什么滋味,这条路,就永远不会真正断绝。”
远处,天际线泛起一抹鱼肚白,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精准地洒在即将出发的车队上。
车轮滚滚,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飞舞,宛如一条通往未来的金色丝线,从这片贫瘠的山坳中,顽强地铺向远方。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最是销金的酒楼“醉仙居”天字号雅间内,一位身穿暗紫色锦袍、面白无须的老太监,正捻起一块刚从“锦绣山珍礼盒”中取出的风干冬菇,凑到鼻尖轻轻一嗅。
他浑浊的双眼猛地一亮,随即陷入了长久的回忆,口中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这股子山野的鲜香味儿……香,真是像极了先帝爷当年最爱的那一口……”
车队已经出发了两个时辰,走在最前面的萧北辰勒住马缰,微微皱起了眉头。
小说《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