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本科幻末世小说——《位面蚀》!由知名作家“刘璐92”创作,以林晓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4章,107708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时光如同溪口村旁那条永不疲倦的小河,悄无声息地流淌。转眼间,凛冽的寒冬和湿润的春耕都已成了记忆中的片段,灼热的夏日阳光也变得温和,将天地间染上了一片最为浓郁、灿烂的金色。秋天,这个收获与积淀的季节,再…
《位面蚀》精彩章节试读
时光如同溪口村旁那条永不疲倦的小河,悄无声息地流淌。转眼间,凛冽的寒冬和湿润的春耕都已成了记忆中的片段,灼热的夏日阳光也变得温和,将天地间染上了一片最为浓郁、灿烂的金色。秋天,这个收获与积淀的季节,再次降临了这片仿佛被战争遗忘的山谷。
林晓已经十四岁了,常年相对安稳的生活和充足的(尽管简单)食物,让她原本瘦弱的身躯抽条了些,脸上也有了属于少女的红润光泽。只是那双眼睛,在平静时,偶尔还是会流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不易察觉的忧思,那是过早经历离乱刻下的印记。林久远则完全长成了一个十八岁青年应有的模样,肩膀宽阔,手臂因长年劳作而结实有力,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他沉默寡言了许多,但眼神里的坚毅和担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甚。
刘英树家以及乡亲们共同耕作的那片最大的麦田,此刻正迎来了丰收。金色的麦穗饱满地垂着头,连绵成一片耀眼的海洋,在微风中起伏,发出沙沙的、令人心安的声响。隔着老远,好像都能闻到阳光炙烤麦秆的独特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这是溪口村一年中最令人满足和喜悦的时刻。
林久远和几个村里年纪相仿的后生——包括比他小一岁的班宇,以及石家兄弟石磊、石锁,还有性格最是活泛跳脱的孙小满——正挥舞着镰刀,在麦田里奋力收割。他们赤裸着上身,汗水在结实的脊背和胸膛上蜿蜒流淌,在阳光下闪着光。嘿呦嘿呦的号子声、镰刀割断麦秆的唰唰声、以及少年们粗重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原始的、蓬勃的生命力。
林晓没有下田,她坐在田埂边一棵老槐树的树荫下,身边放着装满凉开水的大陶罐和几只粗瓷碗。她的目光大多数时候都追随着哥哥的身影。看着他在金色的麦浪中起伏,动作熟练而有力,她的心里就被一种满满的、近乎奢侈的安稳感所填充。这片麦田,这个村庄,还有眼前这个为她撑起一片天的哥哥,此刻就是她的全世界。
劳作间隙,少年们直起腰,用汗巾胡乱擦着脸,走到田埂边喝水休息。
“这麦子长得可真不赖!”孙小满仰头灌下一大碗水,畅快地呼了口气,“今年冬天,咱村又能吃饱饭了!”
石磊用草帽扇着风,接口道:“是啊,亏得今年风调雨顺。不像北边……”他话没说完,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气氛稍稍沉凝了一些。
石锁性子更直,他用拳头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恨恨地说:“听说没?上个月,柳河镇也没了……那帮天杀的畜生!”柳河镇是距离溪口村大约一百多里外的一个大镇子,曾经也算繁华。
班宇一直默默地喝着水,眼神却时不时瞟向树荫下的林晓,听到这里,他压低声音说:“我前些天跟爹去隔壁村换盐,听那边跑过来的人说,侵略者占了柳河镇后……屠了城,老弱妇孺都没放过……”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林久远握着碗的手猛地收紧,指节似乎要将水碗捏碎。他没有说话,但下颌线绷得紧紧的,眼神如同两簇幽深的火苗,望向远方,仿佛要穿透山谷的阻隔,看到那片正在燃烧的土地。
“妈的!这口气老子咽不下去!”孙小满猛地站起来,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涨红,“咱们在这儿收麦子,过安生日子,可咱们的国家,咱们的同胞正在遭难!咱们也是堂堂七尺男儿,难道就一辈子躲在这山沟沟里?”
石磊叹了口气:“不躲又能咋样?咱们一没枪,二没受过训练,出去不是送死吗?”
“送死也比当缩头乌龟强!”石锁梗着脖子,“好男儿就该上前线!跟那帮狗日的拼了!就算战死沙场,那也是为国捐躯,死得值!”
“对!死得值!”孙小满激动地附和,“咱们一起去参军!把狗日的赶出去!”
几个年轻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林久远。在这群同龄人中,林久远虽然话不多,但经历过大逃亡、心智更为成熟、干活也最拼命,无形中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班宇也看向林久远,眼神复杂,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林晓。
林久远感受到大家的目光,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激昂的脸,最终,他沉重而坚定地点了点头,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该去。”
这两个字像一块巨石,砸在了田埂边林晓的心湖上。她虽然听不清哥哥们具体的谈话,但“参军”、“上前线”、“拼了”这些零碎的词语,伴随着哥哥那沉重却毫不犹豫的点头,像冰锥一样刺入她的耳中,让她瞬间手脚冰凉。她紧紧抱住了自己的膝盖,将脸埋了进去,不敢再抬头。
傍晚,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林晓和林久远回到了他们那座小小的黄土屋。屋里依旧简陋,却被林晓收拾得干干净净,窗台上甚至还用破瓦罐养了几株野花,给清贫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沉默地吃完简单的晚饭,林久远收拾着碗筷,动作有些迟缓。他看了一眼坐在炕沿,低着头默默绞着衣角的妹妹,心中如同压着千钧重担。
“晓晓……”他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林晓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已经蓄满了泪水,带着一种小兽般的惊恐和祈求,直直地望着他。
林久远的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后面的话几乎说不出口。他深吸一口气,坐到妹妹身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而坚定:“今天……我们在田里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吧?”
林晓的眼泪瞬间滚落下来,她用力摇头,带着哭腔:“哥!你别去!我不要你去!”
“晓晓,你听我说,”林久远握住妹妹冰凉的手,试图安抚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外面……到处都是战火,咱们溪口村不可能永远偏安一隅。如果谁都只顾着自己逃,自己躲,迟早有一天,战火会烧到这里,烧到刘叔刘婶,烧到小草,烧到你我的头上!到时候,谁还能保护你?保护咱们想守护的一切?”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是对妹妹深深的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破土而出的、近乎悲壮的责任感。“好男儿就该去参军!就该拿起枪,把那些畜生赶出去!只有把他们都打跑了,国家安稳了,咱们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我才能……才能真正守护好你,守护好咱们想守护的一切!”
“可是……可是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了,奶奶也……”林晓泣不成声,扑进哥哥怀里,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仿佛一松手他就会消失,“我只有你了,哥!我不能再失去你了!我害怕……我害怕你像他们一样……再也回不来了……”
少女的哭声充满了无助和深入骨髓的恐惧,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林久远的心。他何尝不怕?他怕自己一去不回,留下妹妹孤苦无依;他怕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怕死在异乡,连尸骨都找不到。但一想到柳河镇的惨状,想到奶奶倒在血泊中的样子,想到这片收留了他们的土地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那股热血和恨意就冲垮了恐惧。
然而,怀里妹妹颤抖的身躯和滚烫的泪水,是他无法挣脱的羁绊。
就在兄妹俩相顾无言,只有林晓压抑的啜泣声在屋内回荡时,门外传来了班宇的声音:“久远哥,晓晓,在家吗?”
班宇端着一个不大的布袋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略显腼腆的笑容:“我娘刚磨了些新麦面,让我给你们送点过来,尝尝鲜……”他的话在看到林晓红肿的双眼和屋内凝重的气氛时戛然而止。
“晓晓,你这是咋了?”班宇立刻关切地问道,目光在林晓和林久远之间逡巡。
林久远叹了口气,没有隐瞒:“我们在说参军的事。”
班宇瞬间明白了。他看着哭得几乎脱力的林晓,心里一阵揪紧。他走到林晓身边,笨拙地想要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放柔了声音:“晓晓,别哭了。久远哥……久远哥也是为了大家,为了咱们村好。”
他顿了顿,像是下了什么决心,看向林久远,语气异常认真:“久远哥,如果你真的决定要去,那我……我跟你一起去!”
林晓震惊地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班宇。
班宇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但还是继续说道:“咱们一起参军,互相有个照应!我……我虽然没你力气大,但我一定拼命!我保证,一定会保护好久远哥,一定让他平平安安地回来见你!”他说这话时,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不容置疑的郑重和决心,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晓,仿佛在许下一个最重要的诺言。
林晓看着班宇,这个总是默默帮助她和哥哥、眼神清澈的邻家少年,此刻他的话语和眼神,像一道微弱的光,照进了她冰冷绝望的心底。虽然依旧无法驱散对哥哥离开的恐惧,但那句“一定让他回来”,却像一根救命稻草,让她在无尽的黑暗里看到了一丝渺茫的希望。
林久远看着班宇,又看看怀中依旧流泪但哭声稍歇的妹妹,心中百感交集。他重重地拍了拍班宇的肩膀,没有说话,但所有的感激和复杂的情绪,都在这无声的动作里了。
又过了几天,麦收进入了尾声。林久远和石磊、石锁、孙小满几人再次聚在一起,清理着打谷场。
孙小满用木锨扬着麦粒,语气带着即将远行的兴奋和决绝:“我跟家里都说好了!等忙完这阵子,咱们就出发!去找队伍!”
石锁也用力点头:“对!我爹娘起初也不同意,哭得不行,但后来……后来还是答应了。他们说,娃子长大了,是该去做该做的事。”
石磊相对沉稳些,他看向一直沉默着,只是埋头干活的林久远,问道:“久远,你呢?准备得咋样了?咱们到时候一起走,也有个伴。”
林久远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抬起头。阳光落在他年轻却已显刚毅的脸上,他的嘴唇紧抿着,眼神里挣扎和痛苦交织,最终化为一片深沉的、近乎死寂的平静。
他缓缓摇了摇头,声音沙哑而沉重:“我……去不了了。”
“啥?”孙小满愣住了,“久远,你……你怕了?”他不敢相信,一向最有主见、也最坚毅的林久远会临阵退缩。
“不是怕!”林久远猛地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被误解的屈辱和压抑到极致的痛苦,“我林久远要是贪生怕死,当初就带着妹妹死在逃难路上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几位伙伴,最终落在妹妹居住的村子的方向,眼神充满了无尽的歉疚和无奈:“我不能丢下晓晓一个人。我……我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我答应过爹娘,答应过奶奶,要保护好她。如果我走了,她怎么办?战乱年代,她一个女孩子……我……”他说不下去了,一滴滚烫的泪水,毫无征兆地从他眼角滑落,迅速滴入脚下的尘土中,融进地里,消失不见。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滴泪,包含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沉重。
场上一片寂静。石磊、石锁和孙小满都沉默了。他们理解林久远。他们都有父母兄弟姐妹,家庭相对完整,而林久远,只有林晓了。他的牵挂,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更沉重。
石磊走上前,用力抱了一下林久远的肩膀,声音也有些哽咽:“兄弟,我们懂。你放心,我们去!替你多杀几个鬼子!”
石锁也红着眼圈:“对!久远,你留下也好。帮我们……多照看着点家里。我爹娘年纪大了,我弟妹还小……”
孙小满抹了把脸,收起之前的激动,郑重地说:“久远,咱们村里,就数你最稳重,最有担当。兄弟们上前线,家里的老人、田地,就拜托你了!有你在,我们走得也安心!”
林久远重重地点头,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他紧紧握住伙伴们伸过来的手,用尽全身力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嘱托和承诺都烙印在骨子里:“好!我答应你们!只要我林久远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替你们守好这个家,照顾好你们的爹娘!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
麦子彻底归仓后,溪口村迎来了一个无比沉重却又壮烈的清晨。
石磊、石锁、孙小满,还有村里另外两个决定同去的后生,背着简单的行囊,站在村口。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儿(石磊已成家)全都来了,哭声、叮嘱声、压抑的抽泣声响成一片。这是一场生离死别,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儿啊……一定要好好的……娘等你回来……”石磊的母亲哭得几乎晕厥,死死抓着儿子的手。
“爹,娘,儿子不孝……不能在跟前尽孝了……”石锁和他的兄弟跪在地上,死命给父母磕着头。
“娃他爹……家里有我,你放心……”石磊的妻子抱着年幼的孩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林久远和林晓也站在送行的人群中。林久远紧咬着牙关,眼眶通红,一遍遍地对即将远行的伙伴们重复着:“放心家里,有我!”林晓看着这悲壮的一幕,看着那些与她哥哥一般年纪的少年郎,看着他们脸上混杂着恐惧、不舍却又无比坚定的神情,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她紧紧攥着哥哥的衣角,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悲伤,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因哥哥留下而产生的、让她深感羞愧的庆幸。她知道,哥哥是为了她才放弃了他心中的大义。
终于,队伍要出发了。五个年轻人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村庄和亲人,毅然转身,踏着晨雾,走向那条未知的、充满硝烟与鲜血的道路。
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村口的哭声却久久未能平息……
从那天起,林久远干活更加拼命。他几乎包揽了石家、孙家以及另外两户参军人家的大部分重体力活——挑水、劈柴、垦地、修缮房屋……他从早忙到晚,仿佛不知疲倦,要用这种身体的极度劳累,来麻痹内心对伙伴的牵挂和那份无法亲自上阵杀敌的愧疚。
林晓默默地跟在哥哥身后,尽自己所能地帮忙,递水、送饭、帮忙照看那些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看着哥哥日渐消瘦却越发刚硬的侧脸,心疼不已。
一天,林久远在帮石家修缮被雨水冲坏的猪圈时,因连续劳作、精神疲惫,脚下踩空,从近一人高的矮墙上摔了下来,扭伤了脚踝,顿时肿得老高,无法行走,但就算着钻心的疼痛,林久远愣是没有吭一声。
林晓看到受伤倒地的哥哥,吓得脸色煞白,急忙去找刘英树和班宇。
班宇闻讯立刻便赶了过来,他看着林久远肿起的脚踝和林晓焦急无助的眼神,二话不说,就接过了林久远肩头的担子。
“久远哥,你安心养伤!石叔石婶家的活儿,还有孙大爷家的地,我都熟悉,我来干!”班宇语气坚决,不容置疑。他本就经常跟着林久远一起帮忙,对各家的情况都很了解。
接下来的日子,班宇果然如同他承诺的那样,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先忙完自己家的活,然后就去那几户参军的人家帮忙,挑水、劈柴、甚至学着修缮农具,干得一丝不苟。他虽然力气或许不及林久远,但年轻,肯学,又有心,竟也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每次干完活,总会“顺路”到林晓家看看,给林久远带点草药,或者帮着林晓做些她力所不及的重活。他会跟林久远说说外面听来的、关于战局的消息(大多是坏消息),也会跟林晓讲讲村里发生的琐事,试图逗她开心。
林晓看着班宇忙碌而可靠的身影,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后背,看着他看向自己时那清澈又带着一丝羞涩和关切的眼神,心中那根因为哥哥受伤而再次紧绷的弦,慢慢地松弛了下来。一种模糊的、连她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到的依赖和好感,如同初春的溪水,在冰层下悄然流淌、滋长。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这份来自同龄人的、质朴而坚定的守护,像一道微弱而细腻的光,温暖了她饱经创伤的心灵。
林久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偶尔在班宇离开后,会看着妹妹若有所思。他知道,班宇是个好小伙,如果他真的能……或许,在未来某个不可知的时刻,能代替自己,继续守护晓晓吧?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丝安慰,却也夹杂着难以言喻的酸楚。
时光就在这沉重、忙碌却又带着一丝微茫温情的日子里,继续向前流淌。溪口村的山谷,再次从秋的绚烂走向冬的萧瑟,然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战争依旧在远方持续,而生活,无论多么艰难,总还要继续。
第十六章完
小说《位面蚀》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