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女频衍生小说,那么《综穿:我在万千剧情里掀翻剧本》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不是吧这笔名都有人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徐祯和的精彩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综穿:我在万千剧情里掀翻剧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御花园的赏花宴设在次日巳时,晨露未晞时,徐祯和便已起身梳妆。画春为她绾了个简洁的飞天髻,只簪了一支点翠嵌珠的凤凰步摇,配着月白色绣玉兰花的宫装,既不失侯府嫡女的气度,又透着几分清雅,恰到好处地避开了张扬。
“小姐,英国公府刚派人来传话,说赵世子醒了,气色好多了,让您放心。”画春一边为她整理裙摆,一边低声道,“还说……世子让把这个还给您。”
她递过来一个小小的锦囊,徐祯和打开一看,里面竟是那枚被毒液浸染过的银刀,刀刃已被打磨干净,只留下几处淡淡的暗色痕迹。锦囊里还裹着一张纸条,上面是赵承煜苍劲有力的字迹:“此刀染毒,亦记恩。”
徐祯和指尖微顿,将锦囊收好:“知道了,替我回谢世子。”
看来,赵承煜是明白了她的用意。那银刀上的毒液痕迹,既是兖王动手的证据,也是他们暂时结成同盟的信物。
马车驶入皇宫时,御道两旁的玉兰花正开得盛。徐祯和撩开轿帘一角,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心中一片沉静。她知道,今日这场宴,绝非简单的赏花那么简单。兖王敢在此时邀她入宫,必然布好了局。
御花园的暖阁里早已坐满了人。太后居中而坐,脸上带着慈和的笑,太子与太子妃陪在一旁,太子妃见到徐祯和,悄悄冲她点了点头。而另一侧,兖王正与几位宗室子弟谈笑风生,目光扫过徐祯和时,带着几分不怀好意的审视。
“祯和来了,快过来坐。”太后笑着招手,指了指太子妃身边的空位。
这位置看似寻常,却恰好将她放在了太子一脉与兖王势力的中间,像个无形的棋盘标记。徐祯和从容行礼,刚走到座位旁,就听兖王朗声道:“勇毅侯府的小姐果然气度不凡,昨日听闻英国公府世子遇险,多亏了徐小姐出手相救,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这话看似夸赞,却故意将她与赵承煜绑在一起,又暗指她一个闺阁女子竟懂毒物疗伤,难免引人遐想。
徐祯和屈膝行礼,语气平淡:“王爷谬赞。臣女不过是恰巧读过几本医书,侥幸认出那蛇毒的解法罢了,真正救了世子的,是英国公府的太医们。”
她将功劳推给太医,既撇清了自己“懂医术”的嫌疑,又不得罪英国公府,滴水不漏。
太后笑着打圆场:“都是好孩子,互帮互助是应当的。来,尝尝这新贡的雨前龙井,祯和你素来爱茶,定要多喝几杯。”
宫女奉上茶盏,青瓷杯里的茶汤清碧,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徐祯和刚要端起,忽然瞥见杯沿内侧有一抹极淡的异样色泽,像是什么东西刚被擦拭过。她指尖一顿,想起前世盛寅曾用类似的手段,在茶水里掺过让人失魂的药粉。
“多谢太后厚爱,”她放下茶盏,微微蹙眉,“只是臣女晨起时有些腹痛,太医说近日不宜饮茶,怕是要辜负太后的好意了。”
太后愣了愣,随即关切道:“怎么回事?要不要传太医看看?”
“不妨事,老毛病了,歇会儿就好。”徐祯和浅笑作答,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兖王身边的一个侍妾悄悄攥紧了帕子,眼底闪过一丝慌乱。
果然有问题。
宴席继续,歌舞升平,笑语不断,底下却暗流涌动。兖王几次三番借故与徐祯和搭话,话里话外都在试探侯府的立场,甚至隐晦地提起盛寅:“说起来,前几日离京的那位探花郎盛寅,倒是与祯和小姐有过几面之缘?可惜了,那般才俊,竟因些流言就弃官而去,太不沉稳了。”
这话明着是说盛寅,暗里却是在提醒众人,徐祯和与盛寅曾有牵扯,又暗示是侯府逼走了盛寅。
徐祯和正要答话,太子妃忽然开口笑道:“兖王叔有所不知,那盛寅品行不端,私藏外室,被京中贵女们唾弃,哪里是流言能逼走的?倒是勇毅侯府家教森严,祯和妹妹能明辨是非,拒绝这等无德之人,才是真性情呢。”
太子妃几句话就将话题扭转,既维护了徐祯和,又暗讽了盛寅,顺带敲打了兖王识人不明。
兖王脸色微沉,却不好发作,只能干笑两声:“太子妃说的是。”
徐祯和向太子妃投去感激的一瞥,心中却更警惕了。太子妃的维护,固然是好意,却也让她彻底站到了兖王的对立面。
宴席过半,太后有些乏了,由宫女扶着去偏殿歇息。众人也纷纷起身活动,三三两两地在花园里散步。徐祯和正与太子妃说着话,忽然看到一个小太监鬼鬼祟祟地往假山后跑,手里还拿着个小巧的瓷瓶。
“我去去就来。”徐祯和低声对太子妃说了句,悄悄跟了上去。
假山后,那小太监正将瓷瓶交给一个宫女,压低声音道:“按王爷说的,撒在徐小姐常去的那片玉兰树下,千万别让人发现。”
宫女接过瓷瓶,刚要转身,就被徐祯和的声音叫住:“你们在做什么?”
两人吓得魂飞魄散,瓷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里面的白色粉末撒了一地。徐祯和走上前,一股刺鼻的腥气扑面而来——是迷药!
“说!是谁派你们来的?”徐祯和眼神冰冷。
小太监扑通跪下,抖得像筛糠:“是……是兖王殿下……他说……说要给您一个教训……”
果然是兖王!徐祯和心头一沉,他竟敢在御花园里动这种手脚,是真的急了。
就在这时,兖王带着几个侍卫走了过来,看到地上的瓷瓶和跪地的两人,故作惊讶:“这是怎么了?”
“王爷来得正好,”徐祯和冷冷道,“这两人拿着迷药,想在御花园里对臣女不利,还说是您指使的。”
兖王脸色一变,厉声道:“胡说八道!本王怎么会做这种事?定是你们两个狗奴才想陷害本王!”说着,冲侍卫使了个眼色,“给本王把这两个刁奴拖下去,好好审问!”
侍卫们刚要动手,徐祯和忽然道:“慢着!这迷药是南疆特产,据说只有王爷的母族才有。若真要审问,不如请陛下派大理寺的人来,查清楚这药的来历,自然就知道是谁指使的了。”
她这话戳中了兖王的软肋,他母族与南疆素有往来,这药若真查起来,他绝脱不了干系。
兖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刚要再说什么,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竟是皇帝带着太监走了过来。
“这是在吵什么?”皇帝脸色不虞。
众人连忙行礼。兖王抢先道:“陛下,是这两个刁奴想陷害儿臣,还请陛下明察!”
徐祯和却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臣女不敢断言是王爷指使,但这迷药确实可疑。且方才宴席上,臣女发现茶水中似有异样,幸得太后恩典,未曾饮用。如今又在此处抓到带迷药的奴才,还请陛下彻查,以正宫闱风气。”
她没有直接指控兖王,却将前后两件事联系起来,暗示有人在宫中屡次对她下手,句句在理,又给足了皇帝面子。
皇帝何等精明,看了看地上的药粉,又看了看兖王有些慌乱的神色,心中已有了数。他冷哼一声:“来人,将这两个奴才交大理寺严审!另外,彻查今日御花园的茶水点心,若有问题,严惩不贷!”
“陛下圣明!”
兖王脸色铁青,却不敢再多说一句。
皇帝又看了徐祯和一眼,眼神复杂:“勇毅侯教女有方,祯和你受惊了。今日之事,朕会给你一个交代。”
“谢陛下。”
这场风波看似平息,徐祯和却知道,这只是皇帝的权宜之计。兖王是他的亲弟弟,没有确凿证据,他绝不会轻易处置。但经此一事,兖王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怕是要打个折扣了。
离开御花园时,赵承煜竟在宫门外等她。他脸色还有些苍白,拄着根拐杖,看到徐祯和出来,微微颔首:“陛下已下令彻查蛇毒之事,那两个下毒的奴才,招认是兖王的远房表亲。”
徐祯和有些意外:“世子动作真快。”
“不是我快,是有人不想让兖王太得意。”赵承煜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太子殿下刚去见了陛下。”
原来如此。太子终究是出手了。
“今日多谢世子。”徐祯和道。若不是赵承煜那边及时提供了蛇毒的线索,皇帝未必会如此快地回应。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赵承煜递给她一个小小的木牌,“这是英国公府的令牌,若有急事,凭此牌可调动府中护卫。”
徐祯和接过木牌,入手温热:“世子就不怕引火烧身?”
“兖王早已视我们为眼中钉,”赵承煜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多这一根钉子,也无妨。”
马车驶离皇宫,徐祯和摩挲着手中的木牌,心中一片清明。兖王的发难,让原本微妙的平衡被打破,太子与英国公府的立场越发清晰,而她和侯府,已彻底被卷入这场储位之争的漩涡中心。
她隐隐觉得,御花园里的迷药,或许不仅仅是兖王的手笔。那个递药的宫女,眼神里除了慌乱,似乎还有一丝……决绝?
就像……早已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
一个更深的疑团,在她心头悄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