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书迷们喜爱的都市日常小说,货架上的潜规则,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好汉梁山”倾情打造。本书以郑福民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3章,334493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赵劲松副总的电话像一道无形的护身符,暂时镇住了蠢蠢欲动的牛鬼蛇神。周总那边对供应商的干扰果然悄无声息地停止了,老刘顺利联系上了新的供货渠道,虽然成本略有上浮,但确保了物业订单的顺利履行。新港店算是暂时…
《货架上的潜规则》精彩章节试读
赵劲松副总的电话像一道无形的护身符,暂时镇住了蠢蠢欲动的牛鬼蛇神。周总那边对供应商的干扰果然悄无声息地停止了,老刘顺利联系上了新的供货渠道,虽然成本略有上浮,但确保了物业订单的顺利履行。新港店算是暂时度过了第一次外部危机。
店内气氛也为之一变。孙富财被清除,阿郑的权威得以真正树立。他趁热打铁,进行了一系列内部调整:提拔老周为店长助理,主要负责运营和客户服务;让小李牵头组建了一个小型营销团队,尝试策划一些针对周边社区的微型促销活动;他还建立了简单的奖惩制度,将部分从物业订单中挤出的微薄利润作为绩效奖金发放。一系列举措下来,员工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家濒死的“僵尸店”竟焕发出几分生机。
然而,阿郑深知,平静的海面下往往暗藏漩涡。王海和周总绝不会坐视他在新港店站稳脚跟,总部的派系斗争更不会因他一个小店长的报告而停止。他在等待,等待下一波风浪的到来,同时也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默默加固着自己的防线。
风浪来得比他预想的更快,而且是以一种正大光明的方式。
一周后,区域总部下发了一纸调令:任命原总部营运部高级经理陈硕为新港店副店长,即日到任。
调令措辞严谨,称此举是为了“加强新港店管理力量,支持其业务转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王海一系(或者说其背后的势力)不甘心失败,安插进来的钉子,目的就是监视、制衡,甚至取代阿郑。
陈硕此人,阿郑在总部时略有耳闻。三十五六岁,毕业于名校,是典型的学院派精英,据说背景深厚,行事风格以严谨(或者说刻板)著称,是王海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干将。派他来,显然比孙富财那种货色难对付得多。
陈硕到任那天,开着一辆黑色的帕萨特,穿着熨帖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带着总部的“尚方宝剑”,神情倨傲,与破旧的新港店环境格格不入。阿郑组织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会,陈硕在会上发言,官腔十足:
“感谢总部信任,让我来新港店与郑店长和各位同事一起工作。当前公司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新港店作为基层单位,更要严格执行总部战略,规范流程,提升效益。我希望大家能摒除陋习,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共同将新港店的工作推上新台阶。”
他的话听起来无可指摘,但“摒除陋习”、“严格按规章制度”这些词,明显是针对阿郑之前打破常规、灵活求变的做法而来的下马威。
欢迎会结束后,陈硕直接向阿郑提出要查看近期的所有账目、进货单、人事档案以及“与物业签订的那份重要合同”。他的要求合情合理,作为副店长,了解店内情况是分内之事。但阿郑能感觉到,那副金丝眼镜后面审视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的瑕疵。
阿郑不动声色,让老周和小李配合陈硕的工作。他知道,这是一场新的、更加隐蔽的战争。陈硕不会像孙富财那样搞低级的捣乱,他会利用规则、流程和总部赋予的权力,一点点地压缩阿郑的空间,寻找他的破绽,最终要么将他同化,要么将他挤走。
果然,陈硕上任后,开始了一系列“规范化”操作:
· 要求所有采购申请,无论金额大小,必须附至少三家供应商的比价单,并经他审核。
· 严格限制营销费用,小李策划的几个小促销活动因“预算依据不足”或“费效比预期不清晰”被驳回。
· 甚至对员工的排班和考勤也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增加了不少文书工作。
这些措施看似是为了提升管理效率,但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决策和行动的速度,让原本刚刚有起色的业务又变得束手束脚。老周和小李私下向阿郑抱怨,感觉像被戴上了紧箍咒。
阿郑没有直接与陈硕冲突。他清楚地知道,在明面上,陈硕代表着总部的“规矩”,自己若公然对抗,只会授人以柄。他采取的策略是“阳奉阴违,暗度陈仓”。
明面上,他要求老周和小李尽量满足陈硕的“规范化”要求,该填的表填,该走的流程走。但在具体业务操作上,他授意他们利用陈硕还不熟悉基层情况的空子,灵活变通。比如,一些紧急的小额采购,先通过老刘的渠道解决,事后再补手续;一些针对老顾客的微小优惠,通过口头承诺或赠送小礼品的方式实现,不走明账。
同时,阿郑更加注重与赵劲松副总的秘密沟通。他定期(通过安全的传真方式)向赵劲松汇报新港店的真实进展,以及陈硕到来后对业务造成的实际困扰,但措辞谨慎,只陈述事实,不直接指责,重点突出“规范化管理”与“基层业务灵活性”之间的矛盾,暗示王海一系的人正在阻碍新港店的转型试点。
这是一场精细的走钢丝表演。阿郑既要维持店面的基本运营,又要应对身边时刻存在的监视,还要在总部高层的派系斗争中巧妙借力。他感觉自己像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必须计算精准。
而林晓梅那条线上,“风起于青萍之末”的短信之后,又恢复了沉寂。但阿郑有种预感,“磐石资本”这只黄雀,仍在暗中观察,等待最佳的介入时机。周总的威胁也并未消失,只是暂时被总部的力量压制。
新官上任的陈硕,如同一块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水潭的石头,激起了新的涟漪。阿郑不知道这块石头最终会沉底,还是会引发更大的漩涡。他只能绷紧神经,在明枪暗箭中,小心翼翼地前行,守护着新港店这艘刚刚修复漏水点的小船,驶向未知的、注定不会风平浪静的远方。
小说《货架上的潜规则》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