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2章

“胡闹!简直是胡闹!”

顾清萝话音刚落,那一直侍立在旁的老太医便再也忍不住,失声惊呼起来。他的胡子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陛下,万万不可!”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皇帝连连叩首,“这位公子已是气若游丝,全凭一口参汤吊着元气。若再施以此等虎狼之法,剔肉刮骨,莫说救命,只怕当场便要……便要气绝身亡啊!此法,古籍未载,闻所未闻,与屠戮何异?请陛下三思!”

老太医声泪俱下,言辞恳切。他所说的,也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在他们的认知里,治病是温和的调理,是汤药的滋补。像顾清萝这般,动辄开膛破肚、刮骨剔肉的手段,实在太过骇人听闻,与刽子手无异。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转向了顾清萝,那眼神中的压力,比之前更重了三分。他需要一个解释,一个足以让他压下所有反对之声,堵上悠悠之口的解释。

顾清萝没有去看那跪地的老太医,她的目光依旧锁定在病床上那奄奄一息的男子身上,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刘院使此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她口中的“刘院使”,正是眼前这位老太医,太医院的左院使刘伯安,一手金针术颇负盛名,亦是宫中资历最老的御医之一。

刘伯安猛地抬起头,怒视着她:“老夫行医四十年,难道还不知固本培元之理?你这黄毛丫头,休要在此妖言惑众!”

“固本培元,自然是正理。”顾清萝缓缓转身,终于正视着他,眼神锐利如刀,“但刘院使请看,如今公子的‘本’在何处?‘元’又在何方?”

她伸手指着那条腐烂的腿:“毒邪深种,已非皮肉之症,而是附骨之疽。它就像一棵大树,根已经烂了。您不断地给树叶浇灌参汤,看似是在滋补,实则只是延缓了它枯萎的速度。而那腐烂的根,却在不断地汲取着树干中仅存的养分,只会让它死得更快!”

“我所谓的‘剔肉刮骨’,便是要将这烂了的根,连根拔起,彻底斩断! 固然 这样做会损伤树干,让大树元气大伤,但只要根除了,剩下的好根好肉,便有了重新生长的机会。这,便是釜底抽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她的一番“烂根”之论,说得深入浅出,振聋发聩。

刘伯安被她驳得一时语塞,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道理他似乎懂,可那手段……那手段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

“一派胡言!”他只能梗着脖子,强辩道,“就算要祛毒,也当用药!以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物,熬制汤药,内外同敷,或可一试……”

“来不及了。”顾清萝冷冷地打断了他,“刘院使,您看看公子的脸,看看他的呼吸,再摸摸他的脉象。毒火攻心,五内俱焚,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任何汤药的吸收和运化了。此刻灌进去的任何药,都不过是穿肠而过的毒水罢了。我们没有时间了。”

她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碎了刘伯安最后的坚持。他瘫坐在地,面如死灰。因为他知道,顾清萝说的,全是真的。这几日,他们想尽了办法,灌进去的名贵药材不计其数,可病人的情况,却依旧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

大殿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皇帝的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皇帝的脸色阴晴不定,他看着床上那个痛苦呻吟的儿子,又看看眼前这个神情坚毅、言语凿凿的少女,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良久,他终于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决然。

“就按你说的办。”

这五个字,掷地有声,不容置喙。

刘伯安浑身一颤,瘫倒在地,皇后则是悄然松开了紧攥着衣袖的手。

“朕只有一个要求,”皇帝死死地盯着顾清萝,“救活他。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朕要他活着。”

“臣女,尽力而为。”顾清萝没有给出任何虚妄的承诺,只是简单地回答了这四个字。

但这四个字里蕴含的冷静与自信,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安抚人心。

“你需要什么?”皇帝问道。

“臣女需要几样东西。”顾清萝立刻接口,语速极快,显然早已成竹在胸,“第一,大量的烈酒与滚水,越多越好。第二,大量的干净棉布、数卷上好的丝线和各种尺寸的银针。第三,两名身强体壮、胆大心细的内侍,做我的助手。第四,数十面铜镜,用来聚光。”

这几样东西,与上次救治孙贵人时大同小异,皇帝立刻对身边的李德全使了个眼色,李德全会意,躬身便要退出去安排。

“等一下。”顾清萝叫住了他,“我还需要一些东西。”

“说。”

“我需要大量的精盐,至少十斤。还需要一罐上好的蜂蜜,或是麦芽糖。最后,我需要一截处理干净的、约莫一尺长的中空细竹管,以及一个用羊皮或牛皮制成的、消过毒的干净水囊。”

这后面几样东西,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了。

治病救人,要盐和糖做什么?还要什么中空的竹管和水囊?这都是些什么闻所未闻的古怪要求?

就连皇后,眼中也露出了不解之色。

皇帝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但他没有多问,只是沉声道:“照她说的,一样不落地,立刻备齐!”

“是!”李德全不敢怠慢,领命匆匆而去。

“刘院使,”顾清萝转向瘫坐在地的刘伯安,“还请您起身。接下来,我需要您的帮助。”

刘伯安一脸茫然地抬起头。

“公子的身体极度虚弱,津液亏耗严重,也就是俗称的‘脱水’。在刮骨之前,我们必须先为他补充津液,否则,他根本撑不过去。”顾清萝解释道。

“补充津液?”刘伯安喃喃道,“可他现在根本无法饮水,灌进去只会呛咳……”

“谁说要用嘴喝了?”顾清萝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我要让他‘喝’到血脉里去。”

半个时辰后,顾清萝所要的一切,都被送到了大殿之内。

整个大殿被迅速清场,只留下皇帝、皇后、刘伯安,以及两名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名叫王忠和赵信的金吾卫。巧的是,这两人正是上次在凤仪宫协助顾清萝的太监,如今已被调入金吾卫,对顾清萝的手段有着超乎常人的信任和敬畏。

殿内,十几座铜炉被点燃,上面架着一口口大锅,锅里的水翻滚沸腾,热气蒸腾,将整个昏暗的大殿熏得如同仙境。

顾清萝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人。

她先将自己所有的器械,连同那截细竹管,都扔进一口大锅里,倒入半坛烈酒,进行反复的高温蒸煮消毒。

然后,她命人将大量的精盐和蜂蜜,按照一个极为精准的比例,溶解在另一锅烧开后又冷却到温热的“无根之水”中。她亲自用银匙尝了尝,直到那味道与前世生理盐水加葡萄糖的味道相近时,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院使,”她将那一锅淡黄色的、散发着微甜气息的液体指给刘伯安看,“此乃‘回天甘露’。盐能补液,糖能补气。此二者,乃人体生机之源。如今公子无法进食,我便用此物,直接为他补充生机。”

刘伯安看着那锅平平无奇的糖盐水,脸上写满了怀疑,却又不敢出声反驳。

接下来,顾清萝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举动。

她将那消过毒的羊皮水囊,灌满了调配好的“回天甘露”,又将那根中空的细竹管,小心翼翼地插入水囊的出口处,用消过毒的丝线牢牢捆紧,做成了一个简陋的、类似于后世输液袋的装置。

她让王忠将这个水囊高高举起,然后,她自己则手持着竹管的另一端,走到了病床边。

竹管的末端,被她用小刀削得又尖又细,形成了一个斜面。

“陛下,娘娘,请退后一些。”顾清萝沉声道。

皇帝和皇后依言退开了几步,眼中满是紧张与好奇。

顾清萝在病床前蹲下身,她没有选择病人手上的血管,因为长期高热和脱水,那里的血管早已干瘪塌陷,极难穿刺。

她的目光,落在了病人脚踝内侧,那条清晰可见的、较为粗大的大隐静脉上。

她先用一根布带,在病人的小腿上部用力扎紧,使得脚踝处的静脉因为回血受阻而明显地鼓胀起来。然后,她用浸透了烈酒的棉布,在那片皮肤上反复擦拭消毒。

做完这一切,她深吸一口气,屏住了呼吸。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手上那根细细的竹管上。

在众人惊骇的注视下,顾清萝眼神一凝,手腕发力,精准地将竹管那尖锐的末端,刺入了那条鼓胀的青色血管之中!

“噗——”

一声极其轻微的、血管被刺破的声音响起。

一缕殷红的鲜血,立刻顺着透明的竹管,回流了寸许。

成功了!

顾清萝心中一喜,立刻对王忠道:“松开布带!”

王忠手忙脚乱地解开小腿上的布带。

几乎是同一时间,水囊中那淡黄色的液体,便在压力的作用下,顺着竹管,缓缓地、一滴一滴地,流入了病人的血管之中。

“这……这是……”

刘伯安瞪大了眼睛,指着那根竹管,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行医一生,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过,药液,竟然可以直接“灌”入人的血脉之中!

这已经不是医术了,这是妖法!是神迹!

皇帝和皇后的脸上,也写满了无法言喻的震惊。他们亲眼看到,那“回天甘露”,正通过一根小小的竹管,源源不断地融入儿子的身体里。

顾清萝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她小心翼翼地用几条干净的布带,将竹管牢牢地固定在病人的脚踝上,确保它不会脱落。然后,她站起身,一边观察着液体的滴速,一边再次为病人诊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炷香后,奇迹,发生了。

床上那名男子原本急促粗重的呼吸,竟然渐渐地平缓了下来。他那因为高热而紧蹙的眉头,也似乎舒展了些许。最重要的是,顾清萝能清晰地感觉到,他腕间的脉搏,虽然依旧虚弱,却比之前有力了一些。

“脉……脉象平稳了些许……”刘伯安的声音,带着哭腔,那是一种见到神迹后的、无法抑制的激动。

这一刻,他对眼前这个少女,再无半分怀疑,只剩下五体投地的敬畏与拜服。

皇帝一个箭步冲上前,他伸出手,颤抖着探向儿子的额头。

虽然依旧滚烫,但似乎……真的没有方才那么灼人了。

他猛地回头,看向顾清萝,那双龙目之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热的光芒。

“神乎其技……当真是神乎其技!”

顾清萝却没有丝毫的骄傲之色,她的表情依旧凝重。

“陛下,这只是第一步。”她沉声道,“为他争取到了一点时间,一点能撑过手术的时间。”

她转过身,从那锅沸水中,捞出了一把闪着森然寒光的手术刀。

“现在,我要开始刮骨疗毒了。”

刀锋在烛火的映照下,反射出一道冰冷的光,映在她那双冷静得可怕的眸子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