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只因女儿画了个蓝太阳,她妈要把我送进精神病院这书“似水流年”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讲述了陈漫顾淮的故事,看了意犹未尽!《只因女儿画了个蓝太阳,她妈要把我送进精神病院》这本完结的精品短篇小说已经写了8839字。
只因女儿画了个蓝太阳,她妈要把我送进精神病院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2章
4.
我没有开门。
顾淮已经拨通了物业和报警电话。
我隔着门,冷冷地对外面说:「陈漫,你这是私闯民宅,还涉嫌非法拘禁。」
陈漫在外面疯狂地拍门。
「你少吓唬人!我这是为民除害!你们这种疯子,就不配养孩子!」
那两个白大褂也跟着敲门。
「女士,请你开门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是安康精神卫生中心的,接到举报,需要对您进行精神状况评估。」
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很“专业”,但我知道这里面有猫腻。
正规的精神病院绝不会这样上门抓人。
很快,物业的保安和警察都到了。
楼道里乱成一团。
陈漫看到警察,非但不怕,反而更加理直气壮,恶人先告状。
「警察同志,你们来得正好!这家人精神不正常,还虐待孩子,你们快把他们抓起来!」
警察皱着眉,看向那两个白大褂。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有相关手续吗?」
其中一个男人拿出一个工作证,但眼神有些闪躲。
「我们是安康中心的,这是我们的证件。我们也是接到陈女士的举报……」
顾淮打开门,将手机里的录音和业主群的截图递给警察。
「警察同志,这位陈女士,从昨天开始,就对我太太和我进行持续的骚扰、辱骂和诽以及P图侮辱我未成年的女儿。现在,她又带了两个身份不明的人,试图强行闯入我们家。我们要求追究她的法律责任。」
警察听完录音,又看了截图,脸色严肃起来。
他们盘问那两个白大褂。
没几分钟,那两人就扛不住压力,全招了。
他们根本不是什么正规医院的医生,就是一个私营的心理咨询机构,偶尔也接一些“特殊”的活儿。
是陈漫花了五千块钱,雇他们来我家,假装是精神病院的,目的就是为了吓唬我们,把我们“弄走”。
真相大白。
陈漫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但她还在死鸭子嘴硬:「我……我这也是为了社区安全着想!他们不正常是事实!」
警察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将她和那两个假医生一起带回了派出所。
因为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最后,陈漫被处以行政拘留五天,罚款五百元的处罚。
5.
陈漫被拘留了,世界终于清静了。
业主群里,之前被她煽动的邻居,纷纷出来道歉。
幼儿园园长也亲自给我打了电话,表达歉意,并且保证以后绝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我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
可我还是低估了陈漫的执念。
五天后,她从拘留所出来,第一件事不是反省,而是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小作文。
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孩子、为了正义,不畏强权,最终却被“恶势力”陷害的可怜母亲。
文章写得声泪俱下,把自己形容得像个悲情英雄。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我只是想让我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黑白分明、认知正确的环境里,我有什么错?」
「他们有钱有势,可以请律师,可以报警抓我,但我不会屈服!为了真理,我会斗争到底!」
文章下面,还有不少不明真相的人给她点赞加油。
我看得又好气又好笑。
顾淮却从这篇文章里,看出了别的东西。
「她反复强调‘认知正确’、‘黑白分明’,这种说话的腔调,很像某些极端的教育组织。」
顾淮的工作涉及市场调研和用户心理分析,对各种社群文化很敏感。
他花了两天时间,顺着陈漫的社交账号,真的找到了一个隐藏在网络深处的“精英父母”社群。
这个社群的理念非常偏激。
他们鼓吹一种“绝对标准化”的育儿方式。
在他们看来,孩子在什么年纪,就必须掌握什么技能,认知什么事物,不能有任何偏差。
任何“自由发挥”和“想象力”,都是需要被纠正的“错误行为”。
他们甚至有一套自己的“行为矫正”方法,包括言语打压、孤立,甚至是一些轻微的体罚。
陈漫,就是这个社群的忠实信徒。
她画蓝太阳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偏执和疯狂,完全是这个社群理念的体现。
更让我和顾淮震惊的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
陈漫的丈夫,竟然是国内知名的当代艺术评论家,周牧。
周牧以其前卫、先锋的艺术观点而闻名,他最推崇的,就是打破常规、挑战传统的艺术创作。
一个极力推崇打破常规的艺术评论家。
一个拼命维护所谓“常规”的偏执妻子。
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顾淮看着我,眼神里闪过一抹光芒。
「或许,我们可以请这位周先生,来给所有家长,上一堂真正的艺术课。」
6.
幼儿园一年一度的亲子艺术节,就在下个周末。
往年,这只是孩子们展示作品,家长们联络感情的普通活动。
但今年,因为陈漫的事,艺术节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园长找到我,希望我能出面,邀请顾淮作为家长代表发言,谈一谈“尊重孩子天性与想象力”的话题,以正视听。
我笑着说:「我先生不合适,但我可以推荐一位更重量级的人选。」
我把周牧的资料发给了园长。
园长看到周牧的名字和头衔,眼睛都亮了。
「天哪,是周牧老师!要是能请到他,那我们这次艺术节的规格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让园长以幼儿园的名义,向周牧发出了正式的邀请函,邀请他作为特邀嘉宾,来参加艺术节并做一场关于儿童艺术启蒙的讲座。
邀请函里,特意附上了我女儿思思那张“蓝色太阳”的画。
我知道,周牧一定会来。
因为就在半个月前,他策展的一场名为《破晓》的当代艺术展上,压轴作品,就是一座巨大的,用蓝色琉璃打造的太阳雕塑。
那件作品的名字,叫《蔚蓝之心》。
周牧在接受采访时说:「谁规定太阳必须是暖色调?在我心中,最炙热、最纯粹的能量,是蓝色的。」
艺术节当天,幼儿园里布置得非常漂亮。
孩子们的画作挂满了墙壁。
思思那张蓝色的太阳,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陈漫也来了。
她刚从拘留所出来没几天,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眼神里的偏执和怨恨丝毫未减。
她看到思思的画,冷哼了一声,随即又换上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开始在家长中间散播她的那套歪理。
「唉,现在的教育真是让人担忧啊,连太阳是黄是蓝都分不清了,这不叫想象力,这叫病,得治!」
有些家长被她说得将信将疑。
就在这时,园长拿着话筒走上台,激动地宣布。
「各位家长,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嘉宾!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周牧先生!让我们掌声欢迎!」
在热烈的掌声中,穿着一身儒雅的灰色风衣的周牧,走上了台。
陈漫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她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会在这里看到自己的丈夫。
7.
周牧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落在了陈漫身上。
他的眼神很复杂,有惊讶有失望,还有一抹疲惫。
他没有立刻开始讲座,而是走下台,径直来到了思思那张画前。
他驻足看了很久,脸上露出了欣赏的微笑。
「这幅画,很有意思。」
他转过身,看向所有的家长和孩子。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黄色的!」「红色的!」「金色的!」
周牧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他看向我女儿。
「思思小朋友,可以告诉叔叔,你为什么把太阳画成蓝色吗?」
思思有些害羞,但还是小声地回答:「因为……因为我觉得,蓝色很温暖,像大海一样,可以抱着我睡觉。」
童言无忌,却无比真诚。
周牧的眼神变得更加柔和。
他拿起话筒,声音温和而有力。
「思思小朋友说得太好了。颜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谁说温暖一定是黄色?在孩子的世界里,温暖可以是像大海一样包容的蓝色,可以是像糖果一样甜蜜的粉色。艺术,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陈漫。
「用成人的、僵化的所谓常识,去禁锢一个孩子的想象力,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也是最愚蠢的行为。」
他的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陈漫的脸上。
陈漫的脸色,从煞白,变成了酱紫。
她嘴唇哆嗦着,似乎想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周围的家长们,看着周牧,又看看陈漫,眼神里充满了恍然大悟和鄙夷。
周牧没有停下。
他回到台上,打开了PPT。
大屏幕上出现的第一张图片,就是他策展的那个蓝色太阳雕塑——《蔚蓝之心》。
「这是我最近非常欣赏的一件作品。艺术家用蓝色,表达了他对宇宙、对生命本源的理解。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创造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他接着展示了梵高的《星空》,莫奈的《日出·印象》,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
「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敢于打破常规的人。他们画扭曲的星空,画模糊的日出,画分离的五官,在当时的人看来,他们都是‘疯子’。但今天,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人类的瑰宝。」
「因为他们守护了自己内心最珍贵的东西——不被定义的自由。」
讲座结束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家长们看我的眼神,从同情,变成了敬佩。
而陈漫,早已成了全场的笑话。
她站在原地,脸色惨白,像被定了身一样。
这时,她的女儿优优,从人群里跑出来,跑到思思的画前,指着那个蓝色的太阳,大声说:
「妈妈,我喜欢这个蓝色的太阳!我也想画一个!」
这稚嫩的声音,成了压垮陈漫的最后一根稻草。
8.
周牧走下台,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了陈漫面前。
他没有在众人面前发怒,只是用一种极度失望和冰冷的声音,对她说了几个字。
「我们回家谈谈。」
然后,他牵起女儿优优的手,对她说:「优优,爸爸带你去画一个你喜欢的太阳,好不好?」
优优开心地跳了起来。
陈漫像个被抽掉灵魂的木偶,失魂落魄地跟着他们离开了。
艺术节结束后,我很快就听说了他们的后续,比我想象的还要激烈。
那天回家,周牧和陈漫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争吵。
周牧指责她用那些偏激的、反艺术的理论,去摧残自己的女儿,也去伤害别人。他无法容忍一个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好,却在做着扼杀孩子天性的事情的妻子。
而陈漫依旧死不悔改,她歇斯底里地哭喊着,说她不懂他那些“虚无缥缈”的艺术,她只知道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必须从小就建立“正确”的认知。她甚至翻出旧账,指责周牧常年在外策展,对家庭不闻不问,才导致女儿的教育“出了偏差”。
他们的矛盾由来已久,蓝太阳事件,只是一个引爆点。
最终,周牧提出了离婚。
陈漫自然不肯,她以为还能像以前一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就能让周牧妥协。但这一次,周牧的态度异常坚决。他连夜带着女儿优优搬了出去,并且很快请了律师,将离婚协议和她之前雇人冒充精神病院医生、恶意诽谤我的所有证据,一并寄给了她。
更致命的是,周牧在那个“精英父母”社群里,公开发表了一篇长文,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痛斥了该社群“标准化育儿”的荒谬和对人性的摧残。文章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很多被同样理论PUA已久的家长纷纷醒悟,社群一夜之间分崩离析。陈漫从一个受人追捧的“育儿导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偏执狂”、“疯女人”。
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女儿,也失去了精神上的信徒,陈漫彻底崩溃了。她开始疯狂地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咒骂我,说是我毁了她的一切。我直接拉黑了她。
后来我听说,她真的精神出了问题。她变得极端敏感和多疑,每天拿着色卡在小区里游荡,看到有孩子的画颜色“不对”,就冲上去撕掉,嘴里还念念有词:“太阳是黄的!草是绿的!你们都画错了!”
有一次,她因此和一个孩子的家长起了冲突,被对方狠狠推倒在地,摔断了胳膊,躺在地上半天没人敢扶。
最后,还是她那个曾经被她逼得连画画都不敢的女儿优优,在周牧的陪同下,给她送去了医院。病床前,优优递给她一幅自己刚画的画,画上,是一个彩虹色的太阳。
据说,陈漫看着那幅画,先是呆滞,然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哭声里,不知是悔恨,还是不甘。
自那以后,她彻底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一场由蓝色太阳引发的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我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周末的午后,阳光正好。
我和思思在家里的地毯上画画。
我问她:「思思,今天想画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呀?」
她拿起画笔,想了想,在画纸上,涂下了一片绚烂的彩虹。
「妈妈,太阳是彩色的,像我的心情一样。」
我看着她,笑了。
是啊,谁说太阳只有一种颜色呢?
在孩子的世界里,它可以是任何颜色。
守护好这份色彩,就是我们作为父母,能给他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