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我爱你:当代爱情》,这是部女频衍生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爱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观弈樵”大大目前写了98992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我爱你:当代爱情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阳光穿透“云朵咖啡馆”的木窗,斑驳地洒在江晴晞的速写本上。笔尖沙沙划过纸面,勾勒苍山的轮廓,却总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那座半掩着门的白族老宅。
墨迹微微晕开,像她此刻无法聚拢的心事。
离婚协议的电子版仍静置邮箱,只差一次点击。律师早晨的来电礼貌而冰冷,催促她完成最后的确认。
她盯着屏幕上那句“是否确认发送”,指尖悬停良久,最终只是合上电脑。咖啡早已凉透,如同她那三年表面光鲜、内里早已荒芜的婚姻。
手机骤然响起,是个陌生号码。她深吸一口气接听,预料中是律师再次催促。
“请问是江晴晞女士吗?”对方的声音透出职业性的热情,“恭喜您!您在我司‘寻找城市记忆’插画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奖金税后一百万元!”
世界倏然静寂。窗外的喧嚣、店内的蓝调,仿佛瞬间被抽离。
一百万。这个数字像一枚石子投入死水,却并未激起她心中应有的波澜。它本该是绝处逢生的希望,是斩断错误关系的底气,此刻听来,却更像一个巨大而虚无的回音。
“……谢谢。”她听见自己干涩的回应,客套听完后续事宜,挂断电话。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速写本边缘,粗砺的纸痕让她想起另一种触感——被岁月与手掌打磨得温润、带着独特气息的木纹。
记忆猛然将她拉回三年前那个大雨滂沱的午后。
大理的雨来得急促猛烈。她为躲雨,踉跄撞入一座敞着门的院落。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水花,打湿她的裙摆与画筒。
院内与门外游客区的喧闹截然不同,时间仿佛被雨水浸得缓慢而黏稠。
她抬眼,看见了那个人。
男人背对门口,俯身于宽大木案前。肩宽背挺,动作却极细致。空气中清冽的木香混杂着湿润的土腥味。
他手握一件雕刻繁复的木构件,正用极小工具一点点剔除旧漆与污损。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他与手中木头。
或许听到动静,他回过头。
雨声哗然,他的眼神却如古井深潭,沉静而专注。额前几缕黑发被薄汗濡湿,目光在她这个不速之客身上短暂停留——没有惊讶,没有不悦,只是平静的审视。
如同端详一件刚出土、需小心处理的古物。
那一刻,江晴晞清晰听见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猛烈得几乎压过雨声。那是一种纯粹的、源自本能的吸引,强烈而不容置疑。
“打扰了,”她略显局促地指向门外,“雨太大。”
他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她怀中的画筒,声线低沉温和:“进来坐吧,雨一时不会停。”他示意窗边一张古旧却洁净的长凳。
她道谢落座,目光却无法从他身上移开。看他用那双骨节分明、指腹带茧的手,以近乎虔诚的耐心,让一块黯淡木料逐渐显露出温润光泽与细腻纹理。
那动作中蕴藏着沉静的力量,与她习惯的高速运转、即时反馈的世界格格不入,却牢牢攫住她的心神。
案台一角,搁着一幅她前几日遗落附近茶馆的速写小稿,画的正是这老宅飞檐。此刻,小稿旁放置着一块修复中的木雕窗花,纹样竟与她画中的飞檐惊人契合。
“你画的?”他注意到她的目光。
“嗯,随便画画。”她有些羞赧,“它……很美。”
“是‘灵兽献瑞’,”他轻触窗花雕刻的线条,“可惜损毁大半。我正对照老照片和现存构件尝试补全。”
他停顿片刻,看向她,“你画得很生动,尤其是光影角度。”
他的赞美具体而真切,不同于她常听的浮泛客套。这是一种基于共同注视对象的、专业层面的认可。
微妙的情感共鸣,在雨声掩映下悄然滋生。
雨势渐弱,她不得不告辞赴约。临别时,他送她至门口,未多言语,只递来一把老旧油纸伞。
“路上用。”他说道,目光依旧沉静。
翌日,天彻底放晴。她带着洗净的伞归还,心底藏着不愿深究的期待。
老宅院门仍虚掩。她走入,见他坐于高大桂花树下,面前一套简易茶具。日光透过枝叶洒落,在他周身木料上跳跃光斑。
昨日的沉静匠人,在阳光下添了几分闲适。
见她到来,他未见讶异,抬手斟茶推来。是本地特有的烤茶,香气醇厚独特。
他们并未多言。多数时候,只是安静对坐。她看他慢条斯理整理工具,抚平泛黄图纸;他偶尔看她几笔速写,勾勒院中光影与他工作的侧影。
她讲述旅行写生的趣事,他则诉说每块木料的来历、每种榫卯结构的巧思。
“这些东西太慢,很多人觉得无趣。”他语气平淡,不见自怜亦无孤高。
“慢才好,”她望着阳光中游移的尘埃轻声道,“好东西都值得慢慢来。”
他抬眼看了她一眼,很短促,眼底似有极淡笑意掠过。如微石投入深井,未见涟漪便已消失。
但江晴晞捕捉到了。那一刻,一种糅合阳光、茶香与木屑味的温暖静谧将她紧紧包裹。那是比昨日心动更深沉、更令人安心的触动。
然而现实自有其节奏。工作行程无法延长,匆匆一面后便是离别。她未问他的联系方式,他也未主动给予。
彼此心照不宣地将两次短暂相遇视作旅途中最常发生也最易消逝的插曲。如同彩票开奖前那秒被无限拉长的期待——而结果,多半只是谢谢惠顾。
之后的日子,她回归原有轨道,试图修补早已千疮百孔的婚姻,终是徒劳。
雨中老宅与日光下那个沉静的男人,渐渐封存于记忆深处,成为一段可望不可即的、关于“另一种可能”的模糊印记。
直至此刻。
直至这通宣告“中奖”的电话突兀响起,如一把钥匙骤然打开记忆的闸门。
窗外,大理阳光依旧灿烂,游人如织,笑语不断。
江晴晞垂首,凝视速写本上那座无意绘就的老宅,指尖轻抚纸面。
真正的大奖,究竟是什么?
是这从天而降、足以解救她所有现实困顿的一百万?
还是三年前那个雨夜,她仓惶避雨时,不经意叩响的那扇通往另一种人生的门?
她合上速写本,拿起手机,未理律师的未读信息,径直点开了机票预订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