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捡漏:文物毕业考核,你交国宝?》是“海纳百川”的又一力作,本书以许杨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都市修真故事。目前已更新97980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捡漏:文物毕业考核,你交国宝?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报告厅内,时间仿佛凝固了。
那尊静静伫立在讲台上的宣德炉,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也抽干了空气中所有的声音。
死寂之后,是火山喷发般的喧嚣。
“我的天……这……这……”
班主任梁志,这位平日里最注重仪态的“梁大脑袋”,此刻结结巴巴,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推开身边的学生,不顾一切地挤到最前面,一双眼睛死死地粘在那尊铜炉上,仿佛要把它看穿。
系主任倪天平更是夸张,他一把抢过江宏手里的放大镜,俯下身子,脸上的肥肉因为激动而剧烈地颤抖着。
“这皮色……这蜡茶色……纯正!太纯正了!”
“还有这风磨铜的质感,细腻如玉,内蕴宝光,这绝对不是后世仿品能做出来的!”
“款识!快看款识!‘大明宣德年制’,这六字楷书,笔力雄健,神韵十足,与史料记载中的御用款识,分毫不差!”
江宏和孙国忠两位古玩界的老前辈,更是如同见到了初恋情人,围着铜炉团团转。
时而俯身细看,时而伸手虚抚,嘴里念念有词,神情如痴如醉。
他们是真正的行家!
正因为是行家,才更明白眼前这尊铜炉,意味着什么。
宣德炉,乃是华夏铜器史上的巅峰之作。
而宣德本朝所铸之炉,更是凤毛麟角,每一尊都堪称国之重宝。
可眼前这尊,无论是从铜质、款识、形制、包浆,还是那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朴神韵来看,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它太真了。
真得像一个梦。
真得让这几位浸淫古玩大半生的专家,都感到了一丝不真实。
“这……这若是真的……”江宏的声音都在发颤,“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国宝级文物啊!”
孙国忠的脸色,更是变幻不定,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昨天在潘家园,这尊炉子,就是从他手边溜走的。
他当时还断定,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劣质仿品。
若不是许杨为了给自己解围,这件国宝,恐怕就要和自己失之交臂,甚至可能永远埋没在那堆破铜烂铁之中。
悔恨、庆幸、震惊、感激……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看着许杨的眼神,充满了复杂。
这个年轻人,他究竟是什么来头?
这份眼力,这份心性,已经完全超出了“天赋异禀”可以解释的范畴。
他……根本就看不透!
就在几位专家激动得快要心肌梗塞的时候,江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诸位!安静!”
“此件藏品,干系太过重大!已经超出了我们几个人能够当场决断的范畴!”
他顿了顿,掷地有声地提议道:“我提议,立刻封存现场!同时,我马上联系京都博物院的吴有军吴院长,和咱们古玩协会的张玉青张会长!”
“请二位泰斗,亲自前来!共同鉴定!”
“有吴院长和张会长在,必定可以一锤定音!”
这话一出,台下的学生们,再次炸开了锅。
吴有军!张玉青!
那可是华夏文玩收藏界,金字塔最顶尖的两位泰山北斗!
平时只在电视和新闻里才能见到的大人物。
现在,竟然要为了许杨捡漏来的一个铜炉,亲自出马?
这排面直接拉满了!
“我去!泼天的富贵啊!许杨这是要一步登天,逆天改命了!”
“要是这铜炉真的是宣德炉真品,我的妈呀,那得值多少钱?几千万?还是上亿?我这辈子都赚不了那么多钱!”
“以后谁还敢说许杨是穷鬼?人家这叫真人不露相!”
羡慕、嫉妒、议论声此起彼伏。
而之前还对许杨冷嘲热讽的孔帅和冯云山,此刻脸色难看得如同吃了苍蝇。
他们和面如死灰的夏梦凑在一起,低声交流,像是在互相打气,又像是在自我催眠。
“放心吧,那绝对不可能是真品。”
孔帅咬着牙,声音压得极低,“宣德三年的宣德炉,只是传说中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全世界一尊公认的真品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落在许杨那个穷鬼身上!”
“对!肯定是高仿!说不定是现代工艺做得太逼真,连江会长他们都看走眼了!”冯云山也跟着附和。
夏梦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咬着嘴唇,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她看着台上那个被众人环绕,却依旧一脸淡然的许杨,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毒和不甘。
就在会场乱成一锅粥的时候。
一道挺拔的身影,穿过混乱的人群,缓步走到了许杨的身边。
是陈君尧。
在所有人都为宣德炉疯狂的时候,这位陈家大少,却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许杨身上。
“许杨同学,你好。”
陈君尧主动伸出手,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态度甚至称得上客气。
许杨看了他一眼,平静地伸出手,与他轻轻一握。
“陈先生,有事?”
“冒昧打扰。”陈君尧收回手,目光扫过台上那尊引发了巨大轰动的宣德炉,眼中闪过一丝赞叹。
“许同学真是好眼力,于废铜烂铁之中,竟能发掘出此等国之重宝,陈某佩服。”
他没有直接询问许杨的来历,而是从捡漏这件事入手,旁敲侧击。
“不知许同学师从何处?能有这般惊世骇俗的眼力,想必令师也定是收藏界的泰山北斗吧?”
这话说得极有水平,既是恭维,也是试探。
许杨心中了然,脸上却不动声色。
“陈先生过奖了!我没什么师承,就是平时喜欢看些杂书,运气好罢了。”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将一切都归功于“运气”。
这种不卑不亢,淡然处之的态度,让陈君尧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绝非“运气好”三个字可以概括。
昨天在藏珍阁那神乎其技、以指代针的救人手法,再加上今天这石破天惊、捡漏国宝的壮举,无一不说明,这个看似普通的大学生,身上藏着天大的秘密。
既然试探无果,陈君尧也不再兜圈子。
他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神情变得凝重起来,语气也带上了一丝恳切。
“许同学,实不相瞒,我今天来,是专程为你而来。”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家妹素素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昨天承蒙你出手,她虽然暂时清醒,但回来之后,依旧时常陷入昏迷,精神萎靡,身体也一日比一日虚弱。”
“我们请来的那位胡玉道人,已经束手无策,他说……他说我妹妹中的邪祟,已经发生了异变,非人力可解。”
陈君尧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无助。
“许同学,我知道我的请求可能很唐突,但昨天你的手段,让我看到了希望。”
他看着许杨,目光灼灼,充满了期盼。
“我恳请你,能再出手救家妹一次!只要你能治好素素,我陈家,必有重谢!无论你提出什么条件,我们都一定满足!”
面对陈君尧近乎哀求的请求,许杨依旧平静。
他看着对方,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
“陈先生,令妹的病,根子不在她身上。”
陈君尧一愣:“不在素素身上?那在……”
许杨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某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你们陈家,最近是不是得到了一件,来路不明的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