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超高的历史古代小说《三国:我收刘皇叔当小弟,拥汉为王》,何进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杨小笙”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154912字,目前最新章节是第68章 谯县许氏,且本书连载中。喜欢看历史古代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这本书又名《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一、作品简介
小说《三国:我收刘皇叔当小弟,拥汉为王》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杨小笙,主角是何进。主要讲述了:“在我看来,任由地方官员自行募兵固然是不可取,但想要平定地方,最终还是离不开各地的守备力量。既然无法从士兵方面改动,就只能从各州官员着手了。这些年各地叛乱,也和各地官员治理不佳脱不了关系。若有良将英杰……
二、书友评论
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看,希望越写越好,能把权谋写的更细腻一点。主角作为大将军,威势最好能写的更立体一点,起码参照《王的盛宴》这部电影,各个角色能更鲜明一点,一点小小建议,希望作者加油,能写出一部好的作品,坚持己心。
我觉得没必要一定要当皇帝,写当皇帝的太多了不如拥立汉朝,而且皇帝还是亲侄子刘辩,把刘辩写的稍微聪明点,直接像汉武帝和卫青那样不是很好吗?
三国小说看多了,还是第一次看到写何进的
很优秀的一本三国书籍,逻辑没问题,重点是不无脑
不错,就是感觉越到后面会越无聊恐惧
三、作品赏析
“在我看来,任由地方官员自行募兵固然是不可取,但想要平定地方,最终还是离不开各地的守备力量。既然无法从士兵方面改动,就只能从各州官员着手了。这些年各地叛乱,也和各地官员治理不佳脱不了关系。若有良将英杰坐镇地方,又何愁不能剿灭叛逆,还地方以清平?所以,我意上奏天子,派遣贤能前往各州,以各州的守备力量为平叛主力,再在洛阳整练兵马,居中调配,以为援手,双管齐下,方可建功。本初乃我洛阳难得的英豪,出生名门,腹有良策,此前单人匹马威压董卓前来洛阳,也算是有功在身。我有意请天子诏书,让其出任渤海太守一职,冀州,不知袁家认为如何?”
何进的话透露了几层意思,首先,你袁隗不就是怕我一家独大,打破朝中的政治格局吗?
那我就先主动表态,不会募兵太多,无意打破平衡。
其次,也给你好处,提升你的实力,让袁绍出镇渤海领兵,就是何进的妥协。
最后,问的是袁家而不是袁隗,就是示意两家若继续合作,冀州就是何进能给袁家的最终的筹码。
果然不出何进预料,如此诱人的条件,袁隗很难视而不见。
袁家现在虽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世家代表,门生故吏遍及大汉各州郡。
但所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门生故吏始终抵不过血脉亲情。
若是有自家子弟能够出镇地方,与朝中形成呼应,袁家的权势自然是更加稳固,如此简单的道理,袁隗自然心知肚明。
但最让他难以抗拒的是何进暗示的冀州,那可是大汉最富庶的州郡之一,若是倾力为之,可得十数万兵马,加上袁家的财力与人脉,那将更是不可限量。
若是放在其他时候,想要谋得冀州,哪怕以袁家的力量,也不容易。
先不提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仅仅是世家内部反对之声就会很大,毕竟朝中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各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正如袁隗不想何进坐大一样,别的世家也不会放任本就强大的袁家继续拉开差距。
但是如果有了何进的帮忙又不一样了,两家合力,自可在朝中压过众人一头。
而何进的选人也是很对袁隗的胃口,袁绍虽为袁家庶出,却是新一代中的佼佼者。
若以他坐镇地方,让同样优秀的嫡子袁术在朝中为官,两者互为依仗,正是袁隗心中上佳的选择,也是非常符合袁家继续做大做强的利益诉求的。
至少在没有与何进一样开天眼的袁隗眼中是这样。
最终,袁隗心动了,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先问道“不知大将军欲扩军多少?若是真如大将军所言,不影响到朝廷运转,老夫自然是愿助大将军一臂之力的。”
还真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有了肥饵,袁隗马上就从坚决反对变成了愿助何进一臂之力了。
脏,只能说真脏,何进都忍不住有些担心自己以后都要和这朝中众臣打交道,会不会也变的这么腹黑肮脏。
“不多,两万人马足矣,加上洛阳原有的人马,足以守卫都城,威慑地方了。最重要的是,财政上也不会出太大问题。”何进满不在意的答道。
“呼~”袁隗心中松了口气,两万人不多,还能接受,不会太过改变当下的格局。
小说《三国:我收刘皇叔当小弟,拥汉为王》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