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鸿蒙神境》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都市高武小说,作者“顺风客”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林渊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热爱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
鸿蒙神境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消毒水的味道像无形的网,将林渊的意识从混沌中打捞出来。他费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刺目的纯白——天花板、墙壁、被子,连窗外透进来的光线都带着冷冽的质感。喉咙干涩得像吞了砂纸,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腔深处的钝痛,让他忍不住闷哼出声。
“醒了?”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胸前的铭牌写着“主治医生 张磊”。医生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翻开床头的病历夹,“感觉怎么样?能看清东西吗?”
林渊眨了眨眼,视线里的白大褂身影逐渐清晰。他想点头,脖子却僵硬得不听使唤,只能发出含混的气音:“水……”
护士很快端来温水,用棉签沾湿他干裂的嘴唇。清凉的触感缓解了喉咙的灼痛,林渊这才找回一点说话的力气:“我……在哪儿?”
“市第一医院。”张医生的声音平稳无波,“你三天前被送到这里,车祸,全身多处骨折,颅内出血,还有脑震荡。能捡回一条命,已经算幸运了。”
车祸?林渊的眉头紧锁,脑海里一片空白。他努力回想,却只有断断续续的碎片——刺眼的远光灯、尖锐的刹车声、身体被抛起的失重感,最后是无边的黑暗。再往前的记忆,像是被橡皮擦彻底擦过,只剩下茫然的空洞。
“我……是谁?”这个问题脱口而出时,林渊自己都愣住了。心脏猛地缩紧,一种莫名的恐慌顺着脊椎爬上来。
张医生的眼神掠过一丝同情:“警察在你身上找到了身份证,林渊,二十三岁。另外还有一张外卖平台的工作证,和一张孤儿院的资助证明。”他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你可能得了逆行性遗忘症,脑震荡引起的,会暂时失去过去的记忆。别担心,大部分人能慢慢恢复,但需要时间。”
林渊。这个名字在舌尖打转,却没有任何熟悉的感觉。孤儿、外卖员,这两个标签像冰冷的贴纸,贴在他空白的人生履历上。他试着在脑海里搜索“家”的画面,却只有孤儿院青灰色的瓦房轮廓,和一群模糊的孩子背影。
“我的家人……”他艰难地问。
张医生摇了摇头:“身份证地址是出租屋,警察联系过房东,说你一直一个人住。孤儿院那边说你成年后就离开了,很少回去。”
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林渊闭上眼,病房里的仪器滴答声变得格外清晰,像在为他空白的过去倒计时。他就像一张被揉皱后重新展开的白纸,不仅失去了上面的字迹,连纸张本身都布满伤痕。
第二天下午,两个穿着警服的人走进了病房。带头的警察姓王,国字脸,眼神锐利,手里拿着笔录本。他拉过椅子坐在床边,语气严肃却尽量温和:“林渊是吧?感觉好点了吗?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车祸的情况。”
林渊攥紧了被子,指尖泛白:“我……不记得了。”
“你最后出现在监控里的位置是和平路交叉口,时间是晚上八点十七分。”王警官翻开笔录本,“你骑着电动车送外卖,然后被一辆闯红灯的货车撞倒。货车司机已经找到,酒精检测超标,属于醉驾,负全责。但我们需要你确认一下当时的情况。”
林渊努力回想,脑海里只有碎片化的光影和声音,像劣质电影的片段。他摇了摇头,声音带着挫败感:“我只记得灯很亮,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王警官的眉头皱了皱,旁边的年轻警员飞快地记录着。“你送的最后一单外卖,收件人说你提前打了电话,说会晚点到,因为电动车好像出了点问题。你记得这件事吗?”
电动车……林渊的脑海里闪过一个模糊的蓝色影子,车座后面是黄色的外卖箱。他似乎能感觉到握着车把的震动,闻到箱子里饭菜的香气,但具体的细节却怎么也抓不住。“可能……有点印象。”
“货车司机说,当时你突然变道,像是在躲避什么。”王警官盯着他的眼睛,“你确定什么都不记得了?”
林渊的头开始疼,像是有无数根针在扎。他抱着头摇了摇:“我不确定……头疼。”
王警官看他脸色苍白,叹了口气:“行吧,你先休息。想起什么随时联系我们。”他留下一张名片,起身时又补充道,“你的电动车被拖到交警队了,等你出院了去取。还有你的手机,屏幕碎了,我们送去修了,到时候一起给你。”
警察走后,病房里又恢复了寂静。林渊看着天花板上的吊扇,感觉自己像个漂浮在水面上的孤岛。没有过去,没有亲人,连唯一的工作痕迹,都只剩下一辆破损的电动车和碎掉的手机。
下午,外卖平台的人事主管来了。一个穿着西装、妆容精致的女人,手里拿着文件夹,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微笑。“林渊你好,我是人事的李姐。代表公司来看看你。”
林渊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
李姐翻开文件夹,拿出一张表格:“这是公司给你的慰问品清单,牛奶和水果已经放在护士站了。另外,关于你的工作……”她清了清嗓子,语气变得公事公办,“你这次车祸属于工伤,公司会按照规定支付医药费和误工费。但是你现在的情况……医生说需要长期休养,可能不太适合继续送外卖了。”
林渊的心沉了下去。
“所以公司的意思是,”李姐推过来一份文件,“你可以先办理停薪留职,等身体恢复了再说。或者……你也可以考虑主动离职,公司会按照劳动法给你一笔补偿金。”她的语气里没有丝毫温度,像是在讨论一件与己无关的商品。
林渊看着文件上“主动离职”四个字,只觉得无比讽刺。他为这家公司在风雨里奔波,送餐迟到会被投诉,天气不好也要按时送达,可现在他躺在病床上,换来的只是一句冷冰冰的“主动离职”。
“我还能……回去工作吗?”他低声问,带着一丝微弱的希望。
李姐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这个嘛……要看你的恢复情况。送外卖对体力要求很高,你伤得这么重,恐怕……”她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林渊没有再说话,只是别过头看向窗外。外面的阳光很好,鸽子在医院的草坪上散步,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只有他的世界正在崩塌。李姐见他不说话,把文件放在床头柜上:“你考虑一下,想好了让护士联系我。”说完踩着高跟鞋,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病房门关上的瞬间,林渊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和无助。他像一颗被随意丢弃的石子,没人在乎他来自哪里,要去哪里,甚至没人在乎他是否还能站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渊努力配合治疗。护士帮他活动手脚,防止肌肉萎缩,每一次挪动都疼得他冷汗直流,但他咬着牙没吭声。张医生每天来查房,会问他有没有想起什么,他总是摇头。记忆像被上了锁的抽屉,无论他怎么用力,都打不开。
他开始在病房里散步,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挪动。走廊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其他病房传来的咳嗽声和家属的交谈声。他羡慕那些有人陪伴的病人,羡慕他们能叫出亲人的名字,能回忆起生活的点滴,而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和无边的空白。
一天下午,他在护士站看到了自己修好的手机。屏幕换了新的,但外壳上的划痕还在,那是无数次摔倒留下的痕迹。他颤抖着手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壁纸是一片空白,没有照片,没有壁纸,就像他的人生。
手机里的APP很少,除了外卖平台的工作软件,就是几个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里只有十几个联系人,大多是外卖站点的同事,聊天记录停留在车祸前一天,讨论着第二天的排班。他点开朋友圈,最新的一条是半年前转发的孤儿院募捐信息,再往前翻,全是空白。
他试着给备注“王哥”的同事发了条消息:“我是林渊,在医院,你还记得我吗?”
等了很久,对方才回复:“哦,小林啊,听说你出事了,没事吧?我这几天忙,没时间去看你。”
“我失忆了,很多事不记得了。”
那边沉默了很久,回复道:“唉,真是倒霉。你好好养伤吧,等你出院再说。”然后就没了下文。
林渊放下手机,心里空落落的。他翻遍了手机里的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到一点关于过去的线索,但什么都没有。没有照片,没有日记,没有能证明他曾经鲜活地生活过的痕迹。
出院前一天,张医生把他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份诊断报告:“恢复得不错,骨折线模糊了,颅内出血也吸收了。但记忆能不能恢复,不好说。可能明天就想起来了,也可能需要很久。”他顿了顿,“你出院后打算住哪儿?有人照顾你吗?”
林渊捏着诊断报告,指节发白:“我回出租屋,自己能照顾自己。”
张医生叹了口气:“注意休息,别累着。这是我的电话,有什么不舒服随时联系我。还有,保持心情放松,压力太大不利于记忆恢复。”
走出医生办公室,林渊站在走廊的窗前,看着外面的天空。云层很厚,灰色的,像他此刻的心情。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回记忆,不知道没有外卖的工作,他能做什么。
但他知道,他必须出院,必须离开这个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地方,必须去面对那个属于“林渊”的、空白的人生。
出院那天,阳光难得地好。他背着简单的行李,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医生开的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人来接他。他走出医院大门,站在路边,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突然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出租屋的地址记在手机里,警察告诉过他。他拦了辆出租车,报出地址时,声音有些发颤。
“第一次去?”司机随口问。
“嗯,算是吧。”林渊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一片茫然。
车子拐进一条老旧的巷子,停在一栋居民楼下。林渊付了钱,下车,抬头看着眼前的楼房。墙皮斑驳,阳台上晾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楼道里堆着杂物。这就是他曾经的“家”,一个他毫无印象的地方。
他攥紧手里的钥匙,那是警察送来的,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稍微安定了些。深吸一口气,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进楼道。每上一级台阶,都像是在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他不知道门后面是什么,不知道等待他的是怎样的生活,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必须独自面对这个空白的世界,必须重新拼凑起属于自己的人生碎片。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只能走下去,因为这是唯一属于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