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男频衍生小说——《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由知名作家“留半截烟头”创作,以何卫国何雨柱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20059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所有重要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了,按理说,何卫国接下来该去食品厂运输队报到,领工作服、行车日志那些装备。
但无论是他,还是周振邦,两人都是从朝鲜战场刚滚下来的,一身硝烟味和疲惫都还没散尽。
谁也不想刚回国就马不停蹄地扎进新单位。
于是,两人都跟厂里和武装部打了招呼,统一给自己放了三天假——
喘口气,缓缓神,三天后再正式上岗。
厂里这边自然没二话,运输队的装备,等正式上班那天去领也不迟。
两人并肩走出食品厂大门。
周振邦停下脚步,侧头看着何卫国:
“小子,还有件事儿别忘了!去街道办!”
他伸出两根手指强调:
“第一,办户籍卡,落户口!”
“第二,领城镇居民副食本!这是安家立户的根本,没这个,你连火柴肥皂都买不到!记住了?”
何卫国心里一凛,赶紧点头:
“记住了,营长!”
他还真没意识到这茬。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满脑子想着工作、房子、回四合院,差点把这最基础的生存凭证给漏了。
今天要不是老营长提醒,他可能真就稀里糊涂直接回95号院了。
“嗯,记住了就好。”
周振邦满意地点点头:
“现在,先送我去个地方。完事儿你把车开回区委组织部还给王干事,然后你自己去街道办,再回家。”
“是!”
何卫国应得干脆利落。
送老营长是理所应当的。
这一天下来,周振邦为他跑前跑后,动用了多少关系和人情?
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上下级。
他麻利地拉开车门,让周振邦坐好,自己发动车子,按照周振邦指的方向驶去。
很快到了目的地,一处绿树掩映、门口有卫兵站岗的大院。
周振邦推门下车,看着何卫国,眼神里褪去了平日的严厉,多了几分深沉的情谊。
他用力拍了拍何卫国的肩膀:
“卫国,记住了,有问题就来找我!”
“甭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里的麻烦!咱俩是战场上滚出来的交情,虽然现在脱了军装,但我周振邦,永远是你的老班长,是你的老营长!”
“听见没有?”
何卫国心头一热,挺直腰板,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是!营长!我记住了!”
周振邦看着他标准的军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又摆摆手:
“行了!赶紧滚蛋吧!”
“老子今天回来,也有自家的一摊子事儿要处理,一堆人要见,今天可没空再管你小子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大院门口。
何卫国目送周振邦的身影消失在门内,才调转车头,将吉普车稳稳开回区委组织部。
接下来,他走到最近的公交站,搭上了哐当作响的有轨电车。
电车慢悠悠地晃着,窗外的街景带着浓厚的时代印记。
过了几站,他在南锣鼓巷附近的站台下了车,循着记忆中的方向,找到了挂着南锣鼓巷街道办事处牌子的地方。
走进略显陈旧的街道办大门,里面光线有些昏暗。
何卫国刚站定,一个穿着深蓝色列宁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女干部就迎了过来。
这位正是街道的王主任。
王主任看到穿着褪色旧军装、身姿挺拔的何卫国,先是职业性地露出一个笑容。
“同志,你……办什么事儿?”
何卫国开口道:“您好,我来办户籍落户。”
王主任愣了愣,随即开口道:“同志,你家是住这片儿的吗?”
何卫国点点头:“是的,我家住95号大院。”
“95号大院?”王主任一愣。
在还没有建国的时候,她就住97号院儿,后面才当了街道办的主任。
南锣鼓巷这一片儿的原住民,她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印象的。
即便眼前这小家伙她不认识,但老一辈儿她应该都知道。
她有些好奇:“小同志!麻烦问一下你家父母叫什么?”
何卫国不知道王主任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回答:
“我爹叫何大清。”
“何大清?95号院?”
王主任的眼睛猛地睁大,脸上瞬间布满了震惊:
“哎呀!我知道你小子是谁了!何大清家那个老大,当年这片儿的小霸王,听说你还把你爹走了一顿。”
她终于想起来了,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我的老天爷!这些年你小子一点音信都没有。”
“你们家……街坊邻居都以为你……以为你早没了!”
她看着何卫国这一身军装,一切不言自明:
“原来是当兵去了!好小子!有出息啊!”
何卫国笑了笑,虽然他很愿意跟王主任多说几句,但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儿:
“王主任,我这刚退伍回来,您看能不能先把我的户籍……”
“哦哦!对对对!正事儿要紧!”
王主任从巨大的惊讶中回过神来,连连点头: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走,跟我来!”
她引着何卫国走到一个靠窗的办公桌前,对里面一个年轻的女办事员说:
“小刘,给这位何卫国同志办一下落户,还有副食本。”
“他是咱们片儿的老住户了,95号院何大清家的老大,刚退伍回来。”
有了王主任亲自领着,流程快得惊人。
小刘拿出几张表格:
“何同志,您先填一下这个《常住人口登记表》。”
“填好了,落了户,您才算是真正的四九城居民了。”
她又拿出另一个小本子:
“这个副食本,得跟您的户籍卡绑在一起。”
“有了它,您才能凭票买定量供应的东西,盐、火柴、肥皂、煤油……这些生活必需品,都指着它呢!”
何卫国接过表格和钢笔,心里暗暗庆幸周振邦的提醒。
这些东西,对他这个现代灵魂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领域。
他一边仔细填写着表格,一边再次感受到融入这个时代的真实感——
光有工作还不行,这些小小的票证,才是生活的毛细血管。
在王主任的关照下,小刘手脚麻利地办好了所有手续。
崭新的户口页,还有一个深蓝色封皮、印着城镇居民副食品购买证的小本子,郑重地交到了何卫国手里。
“卫国啊,”
王主任送他到门口,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这每个月15号之前,得拿着副食本去指定的副食店登记,把下个月的票领了。”
“要是过了15号,当月的定量票可就作废了!记住了啊!”
何卫国赶紧点头:
“记住了,王主任,谢谢您!”
他心里盘算着,这事儿倒不用自己天天盯着。
傻柱那小子在轧钢厂食堂,天天跟油盐酱醋打交道,这些票证的事他门儿清。
到时候把本子交给傻柱或者雨水,让他们代领就行。
自己一个司机,还真不一定能次次赶上日子。
反正家里有傻柱这个大厨在,吃的方面他倒不怎么担心。
王主任看着眼前这个褪去了少年戾气、显得沉稳不少的何卫国,眼神里带着一丝长辈的担忧和期许:
“卫国啊,你这也算……从战场上捡了条命回来。”
“往后啊,就好好过日子!”
“咱们这片儿,街坊邻居都熟,你那性子……收着点,啊?”
显然当年何卫国暴打何大清的事情王主任还历历在目。
“遇事儿多想想,别跟以前似的那么冲动了。”
“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何卫国听出了王主任话里的真诚和关怀,心头微暖。
他再次郑重地点点头:
“王主任,您放心,我知道轻重。谢谢您提醒!”
说完就转身走出了街道办的大门。
站在南锣鼓巷熟悉的街口,何卫国深吸一口气,紧了紧肩上的军用挎包——
所有的事情都办完了!
现在,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