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乾帝听完太后之言,他再度呆愣当场。
不知从何时起。
过往的记忆,逐渐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亦或者说。
乾帝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造反来时路,他在刻意的选择遗忘。
南宫皇后为了支持他平叛,不惜掏空整个家族资产,也要填补军费支出。
还有南宫皇后的大哥,南宫烈,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奈何天不假年。
南宫烈战死在了平叛胜利的前夕。
包括南宫烈的两个儿子,也就是萧辰的两个表哥,皆是负伤归家,再难予以重任。
南宫一族,仿若天妒。
没有一个长寿健全之人。
可这一切真的是天意吗?
或许并不是……
“母后。”
乾帝张了张嘴,沉吟数次,无言以对。
他在处理太子一事上,确实辜负了皇后的期望和嘱托。
这是乾帝不得不承认的事情。
这时,
戚贵妃见状不妙,她立马见缝插针的哭述道:“呜呜!太子殿下,您是东宫储君,陛下之长子,尔今怎能用性命陷君父于不义,以致国统动摇啊!太子殿下……您的冲动行事,也让臣妾哀悔莫及啊!”
事情已经发生了。
总得有人背锅。
如果是乾帝的错,影响就会非常之大。
堂堂九五至尊,竟把自己的儿子……帝国储君,逼到抱着配天皇后的神位,直接一头撞死在文华殿前……
乾帝哪怕下罪己诏,他都没法轻易翻篇的。
那么这件事乾帝就不会允许自己承担主要责任。
而戚贵妃也非常懂他,立马就把祸水栽赃到了萧辰的身上。
反正萧辰已经是个死人了。
再怎么样也不能开口辩解了。
于是。
戚贵妃言及,太子冲动,用性命陷君父于不义,此为不忠不孝。
又致国统动摇……
那这个罪过可就更大了。
霎时间。
乾帝也终于醒转过来,他道:“对对!那些个言官御史,动则以死邀取直名,尔今太子用性命陷朕于不义,这……”
乾帝刚想顺着戚贵妃的话往下说。
突然!
“啪!!”
昭圣皇太后一巴掌扇在了戚贵妃的脸上,直把戚贵妃打得扑倒于地,满嘴是血!
“妖女!竟然还敢蛊惑陛下,污我大孙清名。”
“皇帝,你要是再敢听信这妖女之言,往我这可怜的大孙头上泼脏水。”
“那哀家还不如也撞死在这丹陛之上,也省得再看到这妖女的恶臭嘴脸!”
……
昭圣皇太后地位超然。
当她说出也要撞死的时候。
乾帝当即便吓了一跳。
他本想去扶戚贵妃来着,眼下只好挡到了昭圣皇太后的身旁,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这下可苦了戚贵妃。
凄凄、惨惨、戚戚。
其余司礼监太监,侍者,女官,则是全都不敢擅动分毫。
搞得戚贵妃趴在地上,半天没能缓过劲儿来,只是委屈的呜咽着。
而乾帝也不敢对昭圣皇太后说些责备之言。
因为昭圣皇太后的存在,代表着乾帝的统御法/理性。
也是乾帝孝母至上,为万民之表率的唯一正途。
注意。
如果乾帝连生母都逼死了。
那他就彻底完了。
将不容于天下。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帝国统治靠得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外儒内法。
以忠孝治天下。
皇帝如果都不忠不孝……
你让下面的大臣怎么看待君父?
还有那些百姓怎么看待父母官?
儒家的宗法制。
本身就是把九州统治,变成家天下。
子孝父,天经地义。
臣忠君,理当如此。
乾帝做为万民之君父,九州万方的大家长,他可以杀兄弟,也可以抢兄弟的妃子立为贵妃。
这些都是小节。
可他如果胆敢公然弑父杀母,那么整个统治秩序就会全面走向崩塌。
此乃乾帝也无法承受的结果。
所以。
昭圣皇太后打戚贵妃……
打就打了。
哪怕太后把戚贵妃给打死了!
乾帝都不能说什么。
正所谓小杖受,大杖走,他能做的无非就是拦上一拦。
“呵!?”
昭圣皇太后咬牙道:“哀家不过是打了她一巴掌,皇帝就心疼了?可哀家的大孙却实实在在的死了,刚刚那妖女还要把所有的过错,都强加到辰儿的头上,她还是人吗?”
昭圣皇太后坚定的维护萧辰。
乾帝只能无奈的道:“母后,戚贵妃也是为了朕着想,她是想尽快平息朝野非议,所以才一时说了不当之言。”
“你!!”
昭圣皇太后恨铁不成钢的抬手指着乾帝。
随即。
她再度发怒道:“都怪那个妖女,如果不是她从中挑拨,辰儿又何至于此?现在你们把他逼死了,竟还要说他不忠不孝……哀家的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