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3章

周一的晨光带着岁末的慵懒,透过广菱大学实验室的玻璃窗,在操作台上投下长方形的光斑。洛天临坐在转椅上调试导航系统的最终版本,屏幕上的代码像流动的星河,注释里藏着句“静雯说这里的循环可以优化”。他指尖敲击键盘的节奏很稳,却被一阵轻叩玻璃的声音打乱——是廖静雯,站在窗外朝他挥手,白色围巾裹住半张脸,只露出双弯成月牙的眼睛。

“早,”她推开门,带进一股冷冽的空气,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纸袋,“我妈寄来的腊肉,给你寒假带回家。”

洛天临的鼻尖立刻萦绕着烟熏的香气,比服务器散热风扇的味道亲切多了。“你怎么知道我家爱吃这个?”

“上次听你爷爷说的,”她把纸袋放在储物柜上,指尖划过他昨夜打印的寒假计划表——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带静雯回家”的日期,旁边标注着“买腊梅、备年糕”,“你连这个都列计划表?”

“怕忘了,”他挠了挠头,从抽屉里拿出个绒布包裹的物件,“给你带的,上次在古玩市场淘的砚台,说是老坑端石,磨墨很顺。”

砚台呈椭圆形,边缘雕刻着细密的缠枝纹,和她书法协会用的镇纸纹路很像。廖静雯指尖抚过冰凉的石面:“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不贵重,”他说得坦荡,目光落在她羽绒服口袋露出的半截毛笔上——是他上次送的兼毫笔,“就当是谢你帮我改商业计划书,王总说你的风险分析写得比专业顾问还到位。”

她的耳尖泛起薄红,把砚台放进帆布包:“那……我回赠你一幅字吧,就写‘前程似锦’。”

“好啊,”洛天临的眼睛亮了,像代码通过最终测试,“要裱起来挂在我家书房,让爷爷天天看。”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时,韦莉莉的高跟鞋声像尖锐的错误提示音。她穿着件红色的皮草大衣,手里把玩着支镀金钢笔,看到储物柜上的腊肉时嗤笑:“洛同学这是要把廖大美女家的年货都搬空?也是,你家条件不好,正好省点过年钱。”

“韦莉莉,”廖静雯往洛天临身前站了半步,声音比平时冷,“这是我们之间的事,跟你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韦莉莉走到操作台旁,故意撞了下洛天临的胳膊,钢笔在代码纸上划出道歪线,“某些人拿着女生的东西倒是理直气壮,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靠女朋友扶贫呢。”

洛天临攥紧手里的鼠标,指节泛白:“我和静雯的事,轮不到你置喙。”

“哟,还‘静雯’呢,”韦莉莉挑眉,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订了婚。洛天临,提醒你一句,廖静雯马上要去剑桥了,你这点腊肉可留不住人家。”

“我去不去剑桥,也轮不到你操心,”廖静雯把腊肉往储物柜里塞了塞,“请你出去,我们要做事了。”

韦莉莉撇撇嘴,踩着高跟鞋摔门而去,皮草大衣的下摆扫过门框,带起一阵冷风,差点吹翻洛天临的代码纸。

实验室里的空气像凝固的晶体,只有主机运行的低鸣。洛天临捡起地上的钢笔,发现是韦莉莉落下的,笔帽上刻着“学生会主席”的字样。“扔了吧,”廖静雯递来张纸巾,“看着心烦。”

“不用,”他把钢笔放进回收盒,“留着提醒自己,永远别变成这种人。”他忽然抬头笑了,“寒假去我家,我教你腌腊肉,我爷爷的秘方。”

她的嘴角弯了弯,像被暖阳融化的冰:“好啊,不过得先看你国赛的奖杯,爷爷说要跟奖杯合影。”

“一定给你看,”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还有我小时候得的三好学生奖状,让你看看我以前有多乖。”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韦昊天抱着篮球从篮球场跑过来,球衣上沾着雪水。“洛哥,周六的散伙饭定在‘老地方’了,廖大美女去不去?”

洛天临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林荫道上——廖静雯正和室友讨论着什么,手里拿着本《CFA备考指南》,阳光透过枝桠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问问她。”

“别问了,”韦昊天用胳膊肘撞他,“我刚听见她室友说要去买年货,肯定有空。”

洛天临没接话,只是加快脚步追上她们,把刚买的热奶茶递过去:“加珍珠的,你喜欢的。”

“谢谢,”廖静雯接过奶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刚才听昊说周六有散伙饭?”

“嗯,”他点点头,“在学校西门的川菜馆,你要是不想去……”

“去啊,”她打断他,吸管戳破塑封的声音很轻,“正好跟大家告个别,寒假可能不常回学校。”

洛天临的心跳漏了半拍,像代码里多出来的冗余字符。他看着她吸奶茶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个寒假或许会很长,长得足够他把藏在心里的话,慢慢说给她听。

下午的书法协会活动,教授让大家写幅春联。洛天临提笔写下“梅开春烂漫”,笔锋比平时更舒展,尤其是“梅”字的捺画,像他记忆里爷爷种的腊梅枝条,倔强地指向天空。廖静雯写的是“竹报岁平安”,墨色温润,和他的字放在一起,像副浑然天成的对子。

“你们俩这字,越来越有默契了,”教授捋着胡子笑,“明年毕业直接合作开个书画店吧,肯定火。”

哄笑声里,廖静雯的脸颊红透了,洛天临却把两幅春联并排贴在墙上,用手机拍了张照,设成了聊天背景——红色的洒金纸衬着黑色的字迹,像幅提前到来的年画。

活动结束时,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洛天临帮廖静雯把砚台和毛笔装进布袋,忽然说:“寒假去我家,我带你去爬山,山顶有座碑林,比京市的还老。”

“真的?”她的眼睛亮了,像发现了新的数据集,“有《兰亭序》的拓片吗?”

“没有,但有苏轼的手迹,”他说得认真,从背包里拿出张地图,是他老家的地形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碑林的位置,“我标好了路线,徒步上去只要四十分钟。”

她的指尖在地图上轻轻点了点,落在一个叫“落霞谷”的地方:“这里为什么画个星星?”

“那里能看到最美的日落,”他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空气里的墨香,“我小时候常去那看太阳下山,觉得……像极了你的眼睛。”

这句话说得太直白,廖静雯的耳朵瞬间红了,转身往宿舍走,脚步却慢了许多,像在等他跟上。

周三的高数课,教授宣布了寒假的放假时间,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下课铃响时,洛天临发现廖静雯的笔记本上画着个小小的登山包,旁边写着“带羽绒服、保温杯、充电宝”,和他的寒假清单几乎一样。

“你也喜欢徒步?”他指着她的笔记本。

“嗯,”她合上书,耳尖发红,“我爸说爬山能锻炼意志力,跟做数学题一样,得一步一步来。”

洛天临的心脏像被注入了暖流,甜得发胀。他看着她走出教室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寒假的爬山计划,或许会成为他们之间最重要的节点——在山顶的夕阳下,他想告诉她,那些藏在代码和墨痕里的喜欢,其实早已像山间的藤蔓,悄悄爬满了整个心房。

周四的智能科技协会散伙饭上,王总特意给洛天临递了个红包:“这是项目奖金的提前预支,过年给爷爷买点好的。”

“谢谢王总,”洛天临起身敬酒,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廖静雯——她正和学姐讨论着什么,手里拿着杯果汁,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像幅安静的工笔画。

吃到一半,韦莉莉端着酒杯走过来,径直站在洛天临面前:“洛同学,以前的事,我敬你一杯,算我不对。”

洛天临没动,只是看着她手里的红酒杯:“我不喝酒,尤其是和不尊重我朋友的人。”

“你!”韦莉莉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却强装镇定地转向廖静雯,“廖同学,我们喝一杯吧,祝你在剑桥一切顺利。”

“我还没确定去剑桥,”廖静雯放下果汁杯,声音很轻,“而且我酒精过敏,抱歉。”

韦莉莉的酒杯僵在半空,周围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王总打圆场:“年轻人嘛,难免有摩擦,来来来,我们喝一个。”

这场闹剧最终以韦莉莉提前离席收场。洛天临给廖静雯夹了块鱼豆腐:“别往心里去,她就是那样。”

“我知道,”她的指尖在杯沿画着圈,“就是觉得……没必要。”

“嗯,”他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寒假去我家,我教你打乒乓球吧,我爷爷是社区冠军,说要跟你切磋。”

她的眼睛亮了亮:“真的?我乒乓球打得可差了。”

“没关系,”他笑得坦荡,“我教你,保证三天就让你打败我爷爷。”

周五的实验室,洛天临和廖静雯在整理寒假前的最后一批资料。“这个硬盘留着吧,”她把存有导航系统最终版的硬盘递给他,外壳是天蓝色的,上面贴着个小小的梅花贴纸,“说不定开学能用得上。”

“你也留一份,”他从抽屉里拿出个一模一样的硬盘,“万一我忘了密码呢。”

“你才不会忘,”她笑了,指尖划过硬盘上的贴纸,“你连我上次说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

洛天临的心跳漏了半拍,从背包里拿出个小小的音乐盒,上弦后响起《新年好》的旋律:“给你的,寒假礼物,提前祝你新年快乐。”

音乐盒的底座上刻着行小字:“愿你新的一年,平安喜乐”,是用他最擅长的行书刻的,笔锋温柔得像在说情话。

廖静雯的指尖轻轻拂过刻字,忽然抬头看他,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亮:“洛天临,明天散伙饭,我穿你送的那件米白色毛衣好不好?”

“好,”他的声音有点发紧,像被电流轻轻击中,“很适合你。”

周六的川菜馆里热闹非凡,智能科技协会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红彤彤的菜肴。洛天临坐在廖静雯身边,帮她把麻辣的菜都夹到清水里涮一遍:“你胃不好,少吃点辣。”

“知道了,”她的碗里很快堆起小山似的菜,“你也吃,别总顾着我。”

韦昊天举着酒杯站起来:“来,为了我们的导航系统拿奖,也为了洛哥和廖大美女的‘黄金搭档’,干杯!”

起哄声中,洛天临和廖静雯的杯子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像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散伙饭结束时,外面飘起了雪花。洛天临撑开伞,自然地往廖静雯那边倾斜:“我送你回宿舍。”

“嗯,”她的声音被雪花过滤得很轻,“寒假……路上小心。”

“你也是,”他忽然停下脚步,雪花落在两人的睫毛上,“到家给我发个消息。”

“好。”

走到312宿舍楼下,廖静雯忽然从背包里拿出个素描本,递给他:“给你的,寒假作业,画的是我们实验室的日常,你看看像不像。”

洛天临翻开素描本,里面画着他焊接电路的样子,画着他熬夜改代码的样子,画着两人一起讨论问题的样子,最后一页画着两只依偎在雪地里的小熊,旁边写着“寒假快乐,记得想我”。

“像,太像了,”他的声音有点沙哑,“你画得真好。”

“喜欢就好,”她的耳尖红了,“快回去吧,雪下大了。”

看着她跑进楼道的背影,洛天临站在雪地里,忽然觉得这漫天风雪都变成了温柔的背景,衬托着他此刻雀跃的心跳。他拿出手机给爷爷发了条微信:“爷爷,静雯说寒假会来家里,您的腊梅开了吗?”

爷爷很快回复了段语音,声音带着咳嗽,却难掩喜悦:“开了开了,就等静雯同学来了,爷爷给她做最爱吃的红烧肉。”

周日的晨光带着雪后的清新,照进347宿舍。洛天临正在打包行李,把廖静雯送的素描本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内侧,旁边是她画的地图、写的便签,还有那枚刻着“前程似锦”的砚台。

“洛哥,真不等廖大美女一起走?”韦昊天帮他拎着行李箱,“她刚才在楼下问你收拾好了没。”

“不等了,”他把最后一件毛衣塞进箱子,“她下午才有车,我得早点回家帮爷爷扫雪。”他忽然从口袋里拿出个小小的信封,“昊,这个帮我交给她,等我走了再给。”

韦昊天接过信封,厚度像张卡片:“洛哥,你这是要表白啊?”

“别瞎说,”他的耳尖红了,“就是张贺年卡。”

其实信封里装的是张火车票,和他同一趟车,座位就在隔壁。他没敢直接说,怕她觉得唐突,只能用这种笨拙的方式,想多陪她一段路。

走到宿舍楼下,洛天临果然看到了廖静雯,她穿着那件米白色的毛衣,站在香樟树下,像朵初绽的梅花。“都收拾好了?”

“嗯,”他点点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背包上,“东西多吗?要不要我帮你送站?”

“不用,我下午的车,”她递过来个保温桶,“我妈做的年糕,给你爷爷尝尝,说沾白糖吃最好。”

“谢谢,”他接过保温桶,指尖触到她的,像被阳光轻轻烫了一下,“到家给你发消息。”

“好。”

看着洛天临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廖静雯的心里像空了块。她低头看着手里的信封,是韦昊天刚塞给她的,上面写着“上车再看”。拆开后,一张火车票掉了出来,座位号清晰地印着“07车08A”,和她的票只隔了个过道。

雪又开始下了,落在火车票上,很快融化成小小的水珠,像颗没忍住的眼泪。廖静雯把火车票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忽然觉得这个寒假或许会很短,短得足够她看清自己的心意,也足够她……等他把没说出口的话,慢慢说完整。

火车启动时,洛天临假装偶遇般坐在了廖静雯隔壁的座位。她抬起头,眼里闪过惊喜,嘴角却弯起狡黠的笑:“洛同学,好巧啊。”

“是啊,真巧,”他笑得坦荡,从背包里拿出副耳机,“一起听歌吗?我下载了《平沙落雁》的古筝版。”

她接过耳机,指尖碰到他的,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音乐在耳边流淌,窗外的雪景缓缓倒退,像部无声的电影。洛天临看着她的侧脸,忽然觉得这趟旅程或许会成为他们之间最美的注脚——在摇晃的车厢里,在飘落的雪花中,他想告诉她,那些藏在代码和墨痕里的喜欢,其实早已像这列火车,坚定地驶向了她的方向。

而此刻,感受着耳机里传来的悠扬旋律,廖静雯悄悄往洛天临那边靠了靠,肩膀轻轻碰到一起,像两颗在寒夜里互相取暖的星子。她知道,这个寒假注定会不同寻常,因为身边有他,因为心里有份慢慢清晰的期待,像雪地里悄悄萌发的种子,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347宿舍的空床位上,还留着洛天临没带走的书法作品,上面“梅开春烂漫”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个未完待续的承诺。而312宿舍的书桌上,廖静雯的素描本摊开在最后一页,两只小熊的旁边,被她用红笔加了个小小的太阳,温暖得像此刻两人心里的温度。

这个寒假,注定会被铭记,不仅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年,更因为那段在寒夜里慢慢靠近的距离,和那些藏在代码、墨痕与火车票里的心意,终于要在漫天飞雪中,慢慢显露出最真实的模样。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