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不出意外的又娇气的抱怨了几声,赵刚也当没听见,脸上依旧是憨厚的笑容,推门带她们进院子。
“行李先放院子里,我带你们看看住处。男同志住东厢房,女同志住西厢房。”
许颖拎着自己的行李——一个打着补丁的帆布包,看着不小,其实除去铺盖,里面的东西少得可怜。
上辈子她一穿过来,签到的新手大礼包就给她奖励了不少东西。
虽然到了知青点,包袱还是同一个,但是里面破旧的铺盖行李都被她换成了系统赠送的好东西。
之后更是用签到的钱去公社置办了不少家当,开局就没差过钱票,
简单来说就是,短暂的苦过,但是绝对没穷过。
如今却只能靠这寒酸的行李度日,直到那个该死的系统绑定完成。
想到这里,许颖又默默地翻了个白眼。
听着脑海里即将到到位的播报声,许颖的心情才算是好了一点点。
但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西厢房是个大通间,靠墙是一排土炕,上面铺着草席。
墙角堆着几个木箱,应该是老知青们的私人物品。
窗户很小,室内光线昏暗。
炕上已经摆了四个铺盖,本来看着还算宽敞。
虽然女孩是身材纤细,但是耐不住人多,等她跟孙娟的铺盖一放上去,估计睡觉都得人挤人了。
在孙娟有动作之前,许颖把自己的铺盖放在了靠近炕尾那个铺盖的边上。
炕尾那个位置睡的是一位老知青,虽然性格孤僻了些,但至少爱干净。
想到上辈子挨着另一边,后面被传染了虱子,许颖就觉得头皮发麻。
虽然这边能离得远些,但是还是在一张炕上,头都是朝一个方向的,睡下去总会被撞上的。
她现在看着自己先占住的铺位也不顺眼了,恨不得直接打地铺。
可房间就这么大,下面放了木箱之后,只剩一条狭长的走道。
打地铺的想法完全不现实。
像那些年代文男女主一样自己搬出去住?
她上辈子也不是没想过,但现实哪有小说那么简单。
上辈子她刚来时就打听过,村里根本没有多余的房子。
村民们自己都住得紧巴巴的,谁会租给知青?
至于自己建房,呵……
就知青点和村里面那些人,是嫌自己钱多了等着人来算计嘛?
她上辈子倒不是没盘算过这事,但是一打听完就偃旗息鼓了。
前一个例子还血淋淋的摆在那,所以,后面宁愿忍受被传染虱子的痛苦,也不再想这一出了。
更别说现在她兜里就剩八块三毛钱,连块砖都买不起。
正想着,孙娟已经尖着嗓子叫起来,“这怎么住人啊?连张正经床都没有!”
她嫌弃地用两根手指拎起炕上发黄的草席,“这上面还有跳蚤吧?”
赵刚听到声音赶过来,毕竟是女知青的房间,他不好直接进,只站在门口,“孙同志,农村条件有限。这草席都是晒过的,很干净。”
虽然语气还算正常,但是许颖已经看到了他发僵的笑脸。
“干净?”孙娟夸张地后退两步,“这黑乎乎的被子都能立起来了吧?我不管,我要换地方住!”
许颖默默把铺盖卷往边上挪了挪。
上辈子孙娟也是闹了这一出,最后……
“村里确实没有其他住处。”赵刚搓着手,“要不你先住下,等秋收后村里宽裕了,再想办法?”
“秋收?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孙娟跺着脚,“我现在就要换!你们这是虐待知青!我要去公社告状!”
屋里突然安静下来。
赵刚原本僵硬的脸色都变绿了,正要说话,门口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
”告状?好啊,正好让公社领导看看,城里来的娇小姐是怎么嫌弃贫下中农的生活条件的。“
许颖转头看去,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站在赵刚的身后。
赵刚侧身,把来人的身影完全显现出来。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裤脚卷到小腿,露出晒得黝黑的皮肤。
“叶小丽”赵刚如蒙大赦,“你来正好,帮新同志安顿一下。”
叶小丽知青点的的刺头之一,虽然是去年才下乡,但也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在知青点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而且她最看不惯孙娟这种娇气包。
“刺头”对“刺头”,虽然闹腾了点,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
“安顿什么呀,”叶小丽走进来,一把掀开另一边自己的铺盖,“嫌脏就别睡,打地铺呗。反正天热得很,还是地上凉快。”
孙娟气得脸都红了,“你、你什么态度!”
“就这态度。”叶小丽拍拍炕沿,“看清楚,这炕还是去年村里特意为你们新知青盘的。知道费了多少工分吗?不知好歹。”
许颖适时插话,“姐,我这铺盖放这儿行吗?”她指着炕尾的位置。
叶小丽扫她一眼,看着这个新来的瘦瘦弱弱,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对她还算是“恭敬”,脸色缓和了些。
“行啊。”
虽然何玉姗她不喜欢,可这个炕只有那么大,总要有人睡她边上的。
而且新来这个“丑小鸭”人家也没错,她叶小丽还是很讲道理的。
其实,要不是没得选择,许颖连这个位置也不想选。
何玉姗虽然爱干净,但却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而且跟叶小丽之间……
想想许颖都觉的一身鸡皮疙瘩。
系统还没到位,活不活还不确定,现实中的流程得先走完。
现在,也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吧。
孙娟孤立无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时门外又进来三个女知青,领头的个子很高,剪着齐耳短发。
“新同志来了?”高个女生笑着打招呼,“我是王丽英,这是李晓梅和何玉姗。”
王丽英是跟赵刚同一批下乡的,到今年已经是7年的老知青了,是知青点当之无愧的大姐。
许颖未来的右边的“床伴”何玉姗,手腕上戴着一块梅花牌手表——这年头可是稀罕物。
即使是干农活,身上也都穿的不差,打眼一看就知道家里条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