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2章

王秀梅没好气的白了祝星北一眼,“你就不能盼着你姐好?人家可是个军人,怎么着也比汪家那个小子强吧?”

“那谁知道?”祝星北嘟囔了一句。

眼看着王秀梅又要上巴掌,祝父用筷子敲了敲桌子,“行了,说正事。”

他一脸严肃的看着祝南星,“南星,你是怎么想的?真的想要和那人定亲去随军?”

祝南星将筷子放下来,她知道祝父的意思。

其实对于祝父,她一向很复杂。

祝父是典型的大家长,因为是祝家的老大,所以也就习惯性的去承担责任。

他可能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慈父,但是对待儿女却还是会偏袒几分。

人也比较沉默寡言,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所以祝奶奶就喜欢和小叔住,不喜欢来他们家住。

除了房子真的住不下之外,还有因为祝父嘴笨不如祝小叔讨喜。

但是祝父有着一个中国式父亲的担当,也愿意给儿女遮风挡雨。

只可惜上辈子她看不明白,以为父亲是不喜欢管事,也不喜欢麻烦,所以她和家里关系淡了,也没想过让父亲帮她出头。

“我想好了。”祝南星说的很淡然,“我和汪文良已经不可能了。”

可能她也不会走上老路,除非她脑子坏了。

“那人是军人,我觉得和一个军人度过一生,是对我现在处境最好的一种解决办法。”祝南星说的很现实。

再来一世,她比谁都明白,只有自己谋划出来的,才是自己想要的。

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够让自己不会处于被动。

而且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裴西洲都是她的救命恩人,她本来就是心存感激。

祝父沉默了下,干巴巴的说了句,“既然你决定了,那就这样吧。”

女儿的名声坏了,他知道的时候愁的不行,就是生怕闺女婆家会嫌弃。

毕竟现在这个社会,对女人总是艰难一些。

这股担心一直到今天下工回来,达到了顶峰。

果然,汪家根本不乐意继续这门婚事。

他是生气,但是嘴笨说不好,唯一想的就是不能让自家闺女受这个委屈。

现在既然闺女都做出了决定,那他就尊重女儿的意思,同时也松了口气。

这样那些人就不会乱嚼舌根了。

他倒是对那些闲言碎语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心疼自家姑娘听了会生气、伤心。

王秀梅在一边有些等不及,催促着,“你们的到底说清楚时间没?他真的明日过来吗?”

“嗯。”祝南星低声应了声,“他既然说了,肯定就会过来。”

这点信心,她还是有的。

不仅仅是因为裴西洲军人的身份,最重要的,对裴西洲,她有种莫名的信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辈子死之前,最后一个见到的人就是他的缘故。

夜色很快在祝家人的忐忑中划过,祝南星倒是难得睡了个踏实觉。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热闹起来了。

公用水龙头前“哗啦啦”的冲水声,伴随着铁皮水桶磕碰到水泥池沿的“哐当”声,还有各家窗户里传出的“噼里啪啦”生煤炉子的动静。

间或夹杂着几声刻意的咳嗽,还有邻里间压低了嗓门又忍不住拔高的闲聊。

祝南星披上衣服走到门口,深吸了一口清晨微凉、混杂着煤烟味的空气,心里竟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期待。

她妈已经在院子角落的水池边洗漱,动作比平时快了不少,显然心里也装着事。

隔壁的刘婶端着个豁了口的搪瓷盆慢悠悠晃过来,眼睛却不住地往王秀梅脸上瞟。

“哎呦,秀梅,今天起这么早啊?昨天下午你那未来亲家过来是干嘛的?是不是谈婚事的?”她故意拉长了音,嘴角带着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我看他们走的时候,那脸色可真够瞧的。”

昨天汪文良和李红英来时,正是下班人多的时候,李红英那嗓门恨不得全院都听见,刘婶这会儿憋了一晚上,可算找到机会打探了。

王秀梅正拿毛巾擦脸,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毛巾几乎要被她拧断。

她猛地抬起头,眼睛瞪着刘婶,声音硬邦邦的:“有事?”

刘婶被噎了一下,讪讪地笑了笑,还不死心:“没啥事,就是关心关心嘛。那不是街道汪主任家的侄子吗?听说条件挺好的,我也是想问问什么时候能喝上喜酒。”

“好不好,关你什么事?”王秀梅没好气地打断她,把洗脸水“哗”地泼在地上,溅起的水花差点打湿刘婶的裤脚,“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就管好你自家那一摊子!”

她昨天一夜没睡好,早上早饭也没做,虽然说昨日祝南星说今天肯定来提亲,但是她这心里正七上八下,哪有心情应付这长舌妇。

她可不想把没影儿的事到处宣扬,万一……呸呸呸,没有万一!

刘婶被呛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嘟囔了一句“好心当成驴肝肺”,悻悻地接水去了。

祝南星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她妈像只护崽的母鸡一样竖起全身的刺,心里有点好笑,又有点暖。

上辈子她怎么就没看到她妈这护犊子的劲儿呢?她垂下眼,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

她悄悄退回屋里,现在外面正是热闹的时候,她倒是不方便出去,要是那些人见了她,肯定七嘴八舌的问很多。

还是等一等吧。

好不容易等外面安静一些,祝南星这才溜出去赶紧洗漱。

这个时候不少人都已经正在吃早饭,院子里还真的没多少人。

现在这个时候还不是很热,所以大家伙都还是在自己屋里吃饭,除了房子少,屋里根本放不下饭桌的,才会在外面吃。

“南星姐,你脑袋上的伤还疼不疼了?”

祝南星一出来,就听到院里小大人一般的声音。

这是对面住着的张家的小丫头,张家一家七口住了两间房,两个老人,张家两口子,加上三个孩子。

张国柱是厂里的老员工了,当初分这个房子费了好大功夫才分了两间,又屁颠颠的把父母接过来,结果自己一家人都不够住的。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