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3章

郑闲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他穿越大唐,成了一个有娘没爹,寄人篱下的苦命孩子。

……

“水……”

当郑闲恢复清醒,已经是傍晚时分。

望着眼前古色古香的陈设,他知道那不是梦。

自己确实穿越了。

迷迷糊糊起身,刚要去找水喝,郑闲忽然怔在原地。

闭眼,睁眼!

闭眼,睁眼!

一直重复了无数遍,眼前透明的光幕始终不曾消失。

“难道这就是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

郑闲不确定的摇摇头,生怕是自己昨晚喝酒喝的太多,产生的幻觉。

一直折腾了很久,郑闲这才终于确信。

一切都是真的。

伸手点开透明光幕,几行信息出现在眼前。

姓名:郑闲

声望值:1200

简简单单,一目了然。

旁边还有一个抽奖的按钮。

虽然他十分确信,即便没有这些,他依旧能够在大唐活的很好。

前世经过网络洗礼学到的知识,就是他最大的金手指。

但有,总比没有好。

确定了这点,郑闲点开抽奖页面。

一个圆盘出现在郑闲眼前,圆盘上一共有五种物品。

面积最大的是100吊铜钱,近乎占据了一半的面积。

其次是一百匹布,占据了剩下面积的一半。

接下来便是一百斤棉花,又占据了剩下面积的一半。

紧接着曲辕犁设计图,占据剩下面积的百分之八十。

最后是琴棋书画精通,在整个圆盘上,如同一条线。

圆盘下方,还有一行备注:每消耗1000声望值,可进行一次初级抽奖,每消耗10000声望值,可进行一次中级抽奖,每消耗100000声望值,可进行一次高级抽奖。

“开始抽奖!”

郑闲在心中默念一声,指针快速转动,最终停了下来。

“琴棋书画精通!”

下一刻,海量的信息冲击着郑闲大脑。

足足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这才结束。

郑闲晃动着发胀的大脑,感觉脑海中多了无数信息。

一直过了很久,郑闲这才恢复过来。

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眉心,微微松了口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次抽奖,系统有幸运加成的原因。

郑闲竟然抽中了最难抽的琴棋书画精通。

其实,对他来说,最想要的,反而是那一百斤棉花。

无他,大唐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既没有空调,又没有地暖,连棉花都没有。

对于习惯了现代科技狠活的郑闲来说,这个冬天,简直是太难熬了。

他现在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赖在床上不起来。

“小少爷,您终于醒了!”

一道惊喜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郑闲的胡思乱想。

郑闲抬头,便看到一个约莫十六,七岁,中等身材,无比精瘦的少年快步走了进来。

郑闲微微晃了晃脑袋,少年的信息出现在记忆中。

王玄策!

马夫老王的儿子。

约莫两三岁的时候,便跟着老王头进了郑家。

是前身的书童,也是最好的玩伴儿。

一直跟随前身在郑氏学堂读书。

虽不像前身那般,以十三岁之龄,直接高中解元。

却也是榜上有名,年纪轻轻便通过了乡试。

前身高中解元,王玄策被派回荥阳郑氏报喜讯。

算算日子,今天也该回来了。

郑闲望着少年,微微点头,忽然一怔。

等等。

王玄策?!

会是那个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吗?

王玄策并没有注意到郑闲惊疑的神情。

或者说,他此时全部的注意力都被另外一件事占据,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亢奋。

“小少爷,您出名了!”

王玄策大喊一声,望向郑闲的目光充满了钦佩。

“少爷我一直都很出名的好不好!”

郑闲淡然一笑,逼格直接拉满。

虽然不确定此王玄策是不是彼王玄策,但在郑闲心里,已经认定,眼前少年,就是那个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

被如此神人疯狂崇拜,郑闲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一个字,爽!

“是,小少爷年纪轻轻,第一次参加会试,便高中解元,自然是鼎鼎大名!”

王玄策回应一句,接着兴奋说道,“可怜渭水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小少爷,您现在已经名动整个长安城了!”

郑闲一怔,诧异望着王玄策。

他是真没想到,竟然从王玄策的口中,听到了这两句诗。

便疑惑问道,“你小子从哪听到的这首诗?”

王玄策兴奋的走到郑闲身前,激动道,“小少爷,您大概还不知道,这首诗早就传遍整个长安城,就连诗坛第一人——王绩大人,都是赞叹不已,说您开了边塞诗的先河,这首诗必定流传千古!”

郑闲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起身走到桌旁,端起早就凉透的茶杯,一饮而尽。

冰冷的茶水入腹,郑闲打了个激灵,整个人彻底清醒过来。

“说说吧,发生了何事?”

王玄策就像一个小迷弟,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起来。

原来,在郑闲离开医馆后,没过多久,京兆府的人便闯进了医馆。

把酩酊大醉的程处默和他的四名随从,直接押解到了京兆府。

堂堂功勋之后,宿国公长子,被押进京兆府。

顿时如同轩然大波,席卷整个长安城。

这一刻,无数当朝勋贵,沙场老将派人前往京兆府,打探消息。

就连刚刚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不足四个月的李世民,也在第一时间派人前往京兆府,表达了自己的关注。

而早就升任中书令,将重心放在朝堂之上的房玄龄,也不得不亲自来到京兆府,毕竟,此时的他,还兼任着京兆尹一职。

房玄龄端坐高堂之上,衙役分两列,站的格外笔直。

中间站着依旧晕晕乎乎的程处默和他的四个随从。

在他们对面,则是肥硕如猪的郑肃以及一个大冷天依旧摇着折扇青年。

没错,将程处默告到京兆府的,正是郑家。

郑闲所在的郑家。

府衙外,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民众。

皇帝陛下和各府派出的亲信,便混在人群中,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房玄龄揉了揉眉心,心中十分不痛快。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