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曾是圣上的太傅,府上甚至设有家学。
她从小便耳濡目染,未嫁人时也是京中有名的才女。
自然也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字,能让老夫人这般喜爱。
严氏:“母亲,儿媳能看看吗?”
老夫人就笑着将吉祥经递了过去。
严氏接过一看,也不由赞叹了一声:“的确是好字。”
便是她有心想要抬举自己的外甥女,都不得不承认顾若娇这一手字的确更胜严静蓉的。
没想到连严氏都这么说。
陈氏扫了眼老夫人,故意道:“真有这么好?有蓉姐儿珠玉在前,可不是大嫂您谦虚吧。”
严氏一听表情就冷了下来:“这是事实,我何须撒谎。倒是弟妹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陈氏忙道:“大嫂莫气呀,我不过是怕你不好意思夸蓉姐儿嘛,毕竟蓉姐儿是从小就练字的。”
严氏倒也不偏袒:“这就说明她还需再下苦心才行。”
完全没有给严静蓉一点面子。
下首的严静蓉脸色就是一白,几乎是用尽了所有理智才没有当场哭出来。
慕九等人则幸灾乐祸地抿着嘴偷笑。
毕竟自严静蓉住进来,就总是在才学上压她们一头。
她又自诩有才问,不屑于她们交好。
没想到也有不如人的时候。
慕九甚至因此看顾若娇都觉得顺眼了许多。
眼见气氛有些僵硬,顾若娇娇憨道:“其实这都是我母亲逼出来的,为此年幼时还因懒怠时常挨手板子呢。”
这话一出,老夫人就哈哈笑了起来:“原也是个坐不住的小顽猴呢。”
顾若娇佯羞:“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才知是母亲的用心良苦。”
她一羞脸就红,红扑扑的脸蛋像个粉嫩的桃子,让她都想伸手掐两把。
老夫人越看越欢喜,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这时,两道身影缓缓而至,还没到就听见老夫人爽朗的笑声在花园里响起。
“在聊什么呢,远远就见你们笑的那么开心。”
来人正是国公夫人崔氏。
身后跟着的正是今日方回府的世子慕卿。
见到二人,老夫人一下就笑开了:“来了呀。”
崔氏走到跟前:“母亲。”
老夫人:“好好好。”
身后的慕卿朝几位长辈作揖:“祖母、大伯母、三婶。”
严氏和陈氏一同点头示意。
席上的其他女眷也都纷纷站起来屈膝。
慕卿微微颔首,站在了崔氏身边。
崔氏见她一来气氛就冷了些,便道:“母亲刚刚是在聊什么呢?瞧你们一个个高兴的。”
分明场上只有老夫人在笑,崔氏却像是没瞧见似的。
老夫人就指了指顾若娇:“是若姐儿给我抄了一份吉祥经,那一手字写的可好了,连你大嫂都说漂亮呢。”
“哦?”崔氏闻言都觉稀罕的看了眼顾若娇。
她这大嫂她知道,心气多高的一个人啊。
自诩出身书香世家,平日里清高冷傲得很。
崔氏虽不喜严氏那故作清高的模样,但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确是有几分才气的。
连严氏都说好的字,她自然要瞧瞧怎么个好法了。
而一旁,原本只是过来打个招呼就走的慕卿闻言看了眼低眉顺眼很是乖巧的顾若娇,心思一顿,也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