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赵姑娘,让你们久等了,还请见谅。”孙掌柜冲二人抱拳说道。
自从卖竹荪鸡汤,长鸿楼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孙掌柜心里很是高兴,日盼夜盼,就盼赵夏竹再出点新鲜东西来。
“孙掌柜客气了,我们可没白等,有茶水喝呢。”赵夏竹笑笑。
“赵姑娘大度。”孙掌柜冲赵夏竹竖起大拇指,然后好奇的问道:“这次又是什么好东西?”
“孙掌柜,还是借你厨房一用。”赵夏竹说道。
“请!”孙掌柜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了厨房,赵夏竹将豆芽清洗沥水,做了一个清炒豆芽,又做了一个凉拌三丝。
孙掌柜一一尝过,不错,是个新菜品。
二人回到隔间,商量起来,最终以五文钱每斤的价格供应给长鸿酒楼,每日二十斤,如果后期要增减,需要提前三日说明。
赵夏竹目前缺钱,前三个月每日一结,三月过后就一月一结。
具体的细节二人又商量一阵,等到全部确定好,就白纸黑字签下了合约。
这可是个长期买卖,双方都觉得立字为据更好。
等到赵夏竹把合约吹干揣进怀里,赵玉桓还有些回不过神来,这就谈好一桩买卖啦?
还有夏竹丫头啥时候会写字啦?
赵夏竹今日带的豆芽估计有三四十斤,孙掌柜全部都要了。
正好后面的豆芽还要几天才能正式供应,就用这三四十斤豆芽先来吸引吸引客人。
孙掌柜让柱子拿秤来称了一下,有三十八斤六两,一共一百九十三文钱。
孙掌柜给凑了个整,给了两百文,说是好事成双图个好兆头。
赵夏竹也没客气,下次给豆芽的时候多给一点就是了。
家里豆子不多,赵夏竹想到牛婶,于是想要找个人问路去庆安村。
赵玉桓连忙拉住了她,“去你阿婆家不就要经过庆安村吗?”
“啊,我记不得了。”赵夏竹尴尬一笑。
【好吧,我好像还没去过原主的阿婆家。】
“那小叔你带路吧!”赵夏竹冲赵玉桓一抬手,摆出一个请的姿势。
赵玉桓看了她调皮的模样,没有说什么,抬脚走在前面,“你不去看看你阿公阿婆?”
“不了吧,等我挣了银子,再去看他们。”赵夏竹蹙眉。
阿婆家给自己家借了十两银子,估计也是不错的人家,现在兜里没钱,总不能两手空空的去吧。
等再挣点银子就去看看他们。
“也行。”赵玉桓没有反对,现在却也拿不出什么东西孝顺给老人家。
叔侄二人出了镇子就往庆安村方向而去。
走了半个时辰,二人就到了庆安村。
在村口遇到几个孩子,赵夏竹问了牛婶家的方向,就往那边去了。
牛婶正在院子里择菜,看着出现在门口的二人,一时没有想起来是谁。
“牛婶,你家的豆子还有吗?”赵夏竹问道。
一听到豆子,牛婶立马想起来人是谁,连忙笑了起来。
“姑娘,是你呀,两位快进来坐。”牛婶连忙端了两张凳子给二人坐下。
“牛婶,我来是为了豆子,你还有多少豆子?”赵夏竹开门见山的问道。
“姑娘你等等。”牛婶听到他们是为了豆子而来,连忙进屋,“他爹,他爹,快把豆子担出来。”
很快,屋里就出来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担着一挑豆子从堂屋出来。
“姑娘,你先看看豆子。”牛婶说道。
赵夏竹上前在豆子里面划拉几下,没有看见虫豆坏豆,很是满意,“过秤吧!”
”姑娘,你全,全都要?”牛婶有点不敢相信。
“嗯,称吧!”赵夏竹点点头。
牛婶看见她点头,心里大喜,连忙从屋里拿出大秤,称了起来。
称完,豆子有一百一十三斤二两,总共四百五十三文钱,牛婶把零头抹了,要了四百五十文钱。
”牛婶,你看让张叔送送行不?”赵夏竹感觉自己背一半的重量也背不回去,何况小叔腿脚也不方便。
“行,你们住哪里,让张叔送送。”牛婶爽快的答应了。
“我们住在赵家村,我先给你们两百文,剩下的让张叔送到家里再给张叔。
你看行吗?”赵夏竹今天大意了,忘了带银钱出来,现在兜里只有卖豆芽的两百文钱。
“行,给你张叔带回来就是了。”牛婶没有犹豫。
赵夏竹将铜板递给牛婶,牛婶当面点了一下,刚好二百文。
等到到了赵家村,张叔跟着二人到家里,赵夏竹连忙给张叔端了碗水。
张叔也是口渴了,也没推辞,大口大口的喝着。
趁张叔喝水的间隙,赵夏竹让李婆子把剩余的铜板数出来结给张叔。
张叔当面点过,冲他们道了谢,就担着担子回家去了。
“夏竹,怎么买这么多豆子?”周金花正在纳鞋底,看着筐子里的豆子问道。
“伯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赵夏竹拍拍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什么好消息。”赵春兰问道。
然后赵夏竹将给长鸿楼供应豆芽的事情说了一遍,引得众人欣喜不已。
“春兰,你掐掐娘,是不是真的?”周金花拉着赵春兰说道。
她感觉自己在做梦一样,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不是。
“娘,是真的。”赵春兰拉着周金花的手笑着道,她可不敢真的掐周金花。
李婆子也很是激动,一天一百文的进项,除去成本,一个月就是二两多银子。
那他们一定能还上表姐家的银子,夏竹也不用嫁给赵大宝了。
【天爷呀,你总算睁眼了。】
李婆子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朝天空拜拜。
三个小的对银钱没有概念,但还是在旁边拍着手欢笑着。
他们知道,家里能挣钱了,挣了钱,他们就可以吃上肉了。
看着家人的笑颜,赵夏竹感觉生活有了奔头,人生有了意义。
“那我现在去把豆子泡上。”李婆子连忙要去找盆子。
“奶奶,慢点。”看着李婆子着急的样子,赵夏竹连忙提醒道。
“奶奶晓得。”李婆子心里高兴,仿佛有使不完的干劲。
等到晚上赵爷子回来,李婆子连忙将这个事情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