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3章

叶青萝却道:

“若婶子觉得那两文钱的粟米是亏,我娘去年秋天就开始做的新冬衣,叶青芳才穿了过年就半价卖掉,心里怕在滴血了。”

“若非我家缺粮,我爹缺药,我就将这身冬衣留到冬天自己穿了,这不是没办法了嘛。”叶青萝温声细语地说道。

见她这样,那妇人想要发作的话也说不出口了,拧着眉头一脸纠结。

“六十文已经是我娘心头滴血的价了,婶子若觉得粟米太亏,可以直接给六十文铜钱的。”

叶青萝柔弱可怜地开口,就事论事说出这番话。

旁边有妇人低声劝那妇人:“别盯着那两文钱了,粟米你家有、她家缺,可不比你直接给六十文要划算?”

那妇人想要不买了,可棉衣摸在手里,刚晒过的又很松软,便拉着脸点了下头。

“好吧,五十文钱再给三斤粟米,我带的钱不够,你们随我回家去拿,也要称粟米给你们。”

叶刘氏看一眼四个儿女,有些担忧。

叶老太太立刻道:“我随你去一趟,宣儿去拿个米袋来。”

有老太太出面,人手的事立刻就解决了。

其他人则是都给了钱,毕竟就是最少一文、最多二十八文的事。

而最多二十八文的那妇人动了心思,提出再用三个鸡蛋换下叶青芳没纳完的那双鞋底儿。

一文半钱。

叶青萝立刻笑道:“婶子,虽说这鞋底儿只是碎布,却也是密密麻麻整齐的针线,不如多给一个鸡蛋?”

那妇人被叶青萝讨价还价的模样给气笑了,骂道:“这知道的你是大户人家养大的千金,不知道的还当你是集上叫卖的小贩呢。”

叶青萝神色不变,心里却无语望天,她可不就是从小摆摊起家的吗。

最后在众人的哄笑声里,那妇人被笑得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四个鸡蛋两文钱,却比直接给两文钱划算,她家养了几只鸡,一天就有几个鸡蛋。

都是田畈那边村北、村东来的,一并给叶老太太帮着拿回来。

而那妇人也不吃亏,买下未纳完的鞋底儿,也拿走了上边的针还有多出来的一些线,连原本叶青芳为自己配的鞋面软布也一并要了。

见状,要多给两文钱粟米的那妇人立刻道:“人家多给一个鸡蛋,还能拿走鞋面和针线,我最亏了。”

叶青萝笑道:“不然我给婶子一个鸡蛋?反正三斤粟米是肯定不能再少了。”

那妇人一想好歹捞回了半文钱,便同意了。

“奶奶,那婶子是四个鸡蛋,这个婶子是五十文和三斤粟米,咱们再找给她一个鸡蛋。”叶青萝叮嘱叶老太太。

叶老太太点头,没为了一个鸡蛋再撕扯,心中却对新孙女的行事刮目相看。

若不是她口齿伶俐会算帐,那一身新冬衣怕是就被人还价了,最后不但没还掉价,还多要了半斤粟米。

至于损失的一个鸡蛋?原本就是在鞋底儿那里多要的。

这种精打细算的帐,每一个会当家的农妇都会,但要算得这么快又明白,却也不容易。

叶老太太拿着一只能装十斤米的小布袋子跟那两个妇人离开了。

叶刘氏喊叶青宣拿只竹篮来装铜钱,之后便一个个对照旧衣收钱。

加上还没收上来的那五十文,一共是一百六十八文,再加上三个鸡蛋、三斤粟米。

最后,那床厚棉被因为性价比不行,最终还是没有人买。

有些人家会种一些棉花,自家弹新被会早有准备,比如家里有闺女要出嫁的、有要娶新妇的、要添丁的。

除非临时需要买棉花,不然都是自家种了往镇上杂货铺、干货铺甚至粮行、布庄去卖。

新棉八十文、旧棉五十文,都是镇上卖出来的价,弹匠那儿也有棉花也卖这个价。

一床棉被三斤棉、五斤棉、六斤棉。

在冬天睡炕、春秋天气日暖夜凉温差大的北地人家,最重的棉被不会超过十斤棉花,轻的,两、三斤的都有。

棉被旧了棉花硬实,硬梆梆也没新的保暖,还有缩水之嫌。

因而,新棉被贵,旧棉被又不好起价,买卖着实不划算。

叶青萝也从众人问价后连看都不多看的小动作里,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也没勉强。

叶刘氏喊着青宣青安将箱子篮子往姐姐屋里搬,又提醒大儿子别累着。

被子还晒在外头,打算晒松软些再收回去。

“等秋粮出了钱,娘给你再添两斤新棉花,与旧棉花一起弹成新被子。”

叶刘氏安慰着叶青萝,以为她是嫌弃叶青芳用过的东西。

加了两斤新棉重新弹过,就是新棉被了。

“再扯些新布做新被单被套。”

“知道了,娘,我也是想着这被子若能卖出去,必是今天进账的大头。”叶青萝连忙笑着解释。

“有一百多文的进账已经不错了,得亏以前的旧衣都收着呢。”叶刘氏笑道。

说起这些旧衣也不禁感慨。

大房那边两姐妹,以大房的家境不会差她们新衣裳,自家只有一个闺女,上边没有旧衣接,下边没人接旧衣。

亲戚里,小姑子家也有两女,妹夫还是木匠,家境比自家更好,自己娘家也是,把这些旧衣拿出去送人只会被嫌弃。

就这么搁着了,万一再生个小闺女也能接着穿,只是后面连生儿子,这些旧衣裳就一直搁着了。

没想到今天能换成应急的钱,叶刘氏还是很高兴的。

“还是你这孩子机灵,竟然能想到将没用处的旧衣卖出去。”叶刘氏夸闺女。

叶青萝却并不居功,只道:“是大堂嫂提醒得好。”

说起王珍珍,叶刘氏脸上的笑容便淡了几分,没再说什么就去了厨房里忙。

叶青萝想着,有了那三斤粟米,老太太应该不会再让娘去舀两碗米应急了,便也没与娘说。

这时,叶青宇去了趟上房,见爹醒了连忙来喊姐姐,又去喊娘。

很快,一家人都进了屋。

叶长贵躺在那儿有些虚弱,没什么精气神,无神的目光在看到叶青萝站在他面前行礼时,有些怔愣。

“闺女……”好半天,叶长贵才声音酸酸地喊了一声。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