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文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给惦记上。
管亥带着粮食和食盐从县城回来后。
粮食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接下来的几日。
陈锦文带头,带领一众小弟,在附近开垦种田。
“100斤的高品质水稻种子,总算种完了!”
随即…..
他看向一旁的小弟,吩咐道。
“给我听好了,种下的这些水稻,金贵着呢。”
“每日派五名,…..不,派十名弟兄好好看管,不得让任何人糟践破坏。”
听到每天要派十名弟兄看守。
一旁的周仓,挠了挠头,很是不解。
“大人,不就是寻常的水稻嘛,也无甚稀奇,不至于每天派人看守吧?”
管亥也出言附和。
“公子,这回我赞成周兄弟的。”
“不就是一片水稻嘛,公子您言重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咱这地里,种的是金疙瘩呢。”
身边这两人说完。
陈锦文脸上露出一抹你俩懂个屁的神色。
随即他冷哼一声。
“哼……”
“若我说,咱们种下的这些水稻,比金疙瘩还要金贵,你们信嘛?”
这时候。
一袭淡色华服的张嫣,缓缓走过来。
趁着这机会。
陈锦文为三人解释道。
“寻常的水稻,亩产多少斤?”
“大伙心里都清楚吧。”
张嫣不语,毕竟她贵为皇后,对田间之事,了解的不深。
这时候。
管亥抢着开口。
“公子,这您可难不住我。”
“寻常的水稻,亩产在300斤左右!”
“若风调雨顺的话,兴许能上400斤。”
陈锦文点了点头。
然后接过话茬,语气自信的说道。
“管亥说得对,寻常的水稻,亩产300斤已是不易。”
“不过……”
“今个儿我把话撂在这儿。”
“今个儿咱们种下的这些水稻,将来成熟,亩产最少在600-800斤!”
“若打料得当,就算亩产千斤,也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
“只要将这些水稻推广开,用不了几年,咱大明的百姓,人人都能吃饱肚子,将不会有人在挨饿。”
此话一出。
在场众人无不惊的合不拢嘴。
亩产600-800斤的水稻,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以后的粮食产量,将比之前翻了最少2-3倍!
张嫣最先反应过来。
她神情严肃,“锦文,这绝无可能。”
“本宫虽不懂田间之事。”
“可也知晓,即便是林苑监专门有人负责的皇庄,其亩产,也不可能做到亩产600斤!”
“更不要说亩产800斤,甚至千斤!”
张嫣等人不相信,也能够理解。
毕竟亩产八百斤…..千斤的水稻,在他们的认知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而陈锦文刚出那番话。
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见几人怎么都不相信,陈锦文只是淡淡一笑。
对于前世的优质水稻,他比这儿的任何人都清楚。
他说亩产600-800斤,已经是极为保守。
若放到前世,及时浇灌,施肥得当,优质水稻的亩产普遍在1500斤往上呢!
他是考虑到如今身处的环境,才说的如此保守。
结果就这儿…..
众人仍旧是打死也不相信。
“娘娘,若将来种下的这些水稻,亩产在600斤以上,又当如何?”
在人多的地方。
陈锦文还是习惯称呼张嫣为娘娘。
“锦文,若真如你所言,你说如何便如何!”
见自家男人如此自信。
不像是开玩笑。
张嫣心里也开始变的动摇,她自然希望这些水稻能够高产。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老百姓的命运。
明朝数百年基业,走到如今这一步。
不就是因为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各地才频频爆发农民起义。
很多人饿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好,娘娘!”
“咱们一言为定,若将来这些水稻亩产破600斤。”
“我想如何,您都得配合!”
说罢。
陈锦文走上前,当着一众小弟的面,伸手揽住张嫣的腰。
被这么多人注视着。
张嫣臊的脸色通红,她声若蚊蝇,娇羞道。
“锦文…..别这样,这么多人看着呢呢!”
后者哈哈大笑。
一双大手这才恋恋不舍的松开。
………..
是夜。
夜色渐深,村中一片宁静。
陈锦文难得今晚没有与皇后娘娘一番云雨。
今晚上他眼皮一直跳。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望着远处的麻姑山,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他转身对周仓说道:“周仓,今晚加强巡逻,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周仓点头:“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去安排。”
然而…..
还未等周仓离开。
村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只见数百名山贼挥舞着各式各样的利器,冲进了村子。
“敌袭!敌袭!”周仓大喊一声,拎着大刀二话不说,直接就冲上去迎战。
陈锦文也不甘示弱,拔出腰间绣春刀,大喝道。
“都他娘的给我出来!”
不多时…..
管亥,周仓,以及其他众人,和前来偷袭的这伙山贼战在一团。
“锦文,这些是什么人?”
“好端端的,为何前来偷袭?”
张嫣从房中出来,脸色惊慌。
看这些人的穿着,很明显不是朝廷官兵。
陈锦文扫过眼前的战场。
前来偷袭的这帮人,虽人数占优,但他手底下有管亥,周仓两员武人,收拾这帮乌合之众,足矣!
“娘娘,你回屋里就好。”
“收拾这帮乌合之众,最多一炷香!”
看着张嫣返回屋内。
他早就手痒难耐,提着绣春刀加入战团。
男人,活着就是要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