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如意在集市的摊位生意步入正轨,靠着卖水果、补鞋和接手工活,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孩子也能安心上学。然而,凌如意心里清楚,这些只是维持生计,想要真正改变命运,还得另寻出路。
有一天,一位常来补鞋的老顾客和她闲聊起来。这位顾客是位中医,刚从大城市回乡探亲,他感慨道:“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城里到处都是中医养生馆,生意特别火爆。咱这小地方,虽然没有养生馆,但大家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要是能有个地方调理身体,肯定受欢迎。” 这番话如同一束光照进凌如意的心里,她瞬间萌生了开一家中医养生会馆的想法。
当晚,凌如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开养生会馆的画面。第二天,她就开始四处打听关于中医养生的知识,还托人买了许多相关书籍,一有空就坐在摊位后边认真研读。她发现,中医养生涵盖了针灸、推拿、艾灸、食疗等多个方面,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而且,她注意到村里和镇上的老人,大多都有一些慢性疾病,比如关节炎、腰腿痛等,他们平时都苦于没有专业的地方进行调理。
凌如意深知,自己对中医知识一知半解,要想开养生会馆,必须得先学习专业知识。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参加专业的中医养生培训课程。这个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念家龙皱着眉头说:“如意,你现在的生意做得好好的,为啥要去学那些东西?培训得花不少钱,万一学不好,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凌如意耐心地解释道:“家龙,我知道这有风险,但这是个机会。现在咱们靠这些小生意,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开养生会馆才有可能让咱们过上更好的日子。而且,我会努力学习,一定不会让钱白花的。”
在凌如意的坚持下,家人最终同意了她的决定。她关闭了集市的摊位,带着攒下的积蓄,踏上了前往省城的求学之路。培训课程为期半年,内容丰富而复杂,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穴位、推拿手法、艾灸技巧等。凌如意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每天,她早早起床,背诵经络穴位的名称和位置;课堂上,她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认真做笔记;课后,她主动找同学练习推拿手法,反复揣摩每一个动作的要领。
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凌如意常常为了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有一次,在学习中医诊断时,对于脉象的判断,她总是把握不准,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没有退缩,课后她找到老师,虚心请教,老师耐心地为她讲解,还亲自示范如何感受脉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凌如意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这门技巧。
半年的培训时光转瞬即逝,凌如意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回到家乡后,她开始着手筹备中医养生会馆的开业事宜。她四处寻找合适的店面,最终在镇上的一条繁华街道上租下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店铺。接下来,就是装修和购置设备。为了节省开支,凌如意亲自参与装修,和工人一起搬运材料,监督施工进度。她精心挑选每一件家具和设备,从按摩床、艾灸仪到各类中药材,都力求品质上乘。
在筹备过程中,凌如意还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向银行申请了小额贷款,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终于凑齐了开业所需的资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医养生会馆终于准备就绪,凌如意站在会馆门口,看着崭新的招牌,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她知道,这是她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她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