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4章

“老二,你乱说什么?

伯言上了这么多年学,可是要去参加科举的。

他要是去服劳役受了伤,可怎么办?”李巧娘赶紧说道。

听到这话,陆正田和陆正江两个没去过学堂的兄弟,都嗤笑一声,没有说话。

李巧娘怕伯言这个大儿子服劳役受伤,又不想花银子代替劳役,那就是想让他们兄弟俩其中之一去服劳役。

难道,他们就不会受伤不会累?

这么想着,陆正田看向陆老头,道:

“爹,我和三弟只是大嫂的小叔子,她不在乎我们的安危那很正常。

您呢,是怎么想的?

您知道今年要是服劳役,会比往年累,甚至还有危险,愿意花这笔银子吗?”

此话一出,陆老头嘴角动了几下,最后看了伯言几眼后说道:

“你们都别争了,这笔银子,用来在秋收后代替劳役。”

随着陆老头这话说完,陆正田和陆正江纷纷松了口气。

服劳役这事,谁去干,谁知道其中的心酸。

而李巧娘,则是拉着脸,对着陆正田和陆正江两人道:

“二弟,你和三弟今年不用去服劳役。

那不如,你们趁着现在还没到秋收,去看看有什么短工可以做。

咱们家现在随着小一辈年纪越来越大,银钱却越来越少。

你们去做短工,多少也能给家里增加一点收入。”

“大嫂,我呢,倒是可以去县城。

不过,我想着你这边都能存下三两五钱多银子。

大哥这一年年的都在外求学,也不知道手里有没有银子。

我呢,去了县城也不打扰大哥,就是跟他的同窗侧面打听一下,看看大哥生活上是不是太过拮据。”陆正田看向李巧娘说道。

话音刚落,想到陆正林每次旬休回来,都会给儿子们带点烧鸡烧鹅或是点心糖果。

明白陆正林日子绝对过的不苦的李巧娘,马上说道:

“二弟,你大哥在书院最起码能有个温饱,肯定比在家里日子过得好。

我想了想,大老远的,你跟三弟就别去县城了。

咱们镇上也可以做短工,还不用跑太远。”

在李巧娘说完后,刘氏也开口道:

“老二,老三,那就听你们大嫂的,去镇上做短工。

也别等秋收后,明天家里没事,你们就赶紧去镇上找活干吧。

你们兄弟俩也知道,家里要是花银子替了劳役,可就没有任何存银了。

多少还是要赚点银子,咱们心里也能踏实点。”

听到这话,陆正田苦笑的看着刘氏,问道:

“娘,我和三弟,在您心里是您的儿子,还是用来给大哥赚银子的?

这些年,为了您跟我爹说的,等我大哥考中秀才,就能帮扶家里,我们两房简直是大大小小的人都在给大哥努力赚银子。

可我今天才发现,大哥眼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我们兄弟俩。

要不然,他不可能看着我们日子过的那么苦,自己却存了那么多银子。

我呢,是不想继续劳累了。

这养了大哥几十年,我和三弟做的够好了,也该休息一下。”

陆正田这话,让刘氏脸色大变的看向陆老头。

要知道,以前的陆正田和陆正江,都不用别人催,只要有空闲了,就会自己去找活干。

赚的银子,两兄弟也从来都不会偷留一文钱,全都会给她上交。

甚至,家里的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别看性子不好各种坏毛病。

但家里的鸡鸭还有院子里的菜,可都是两个儿媳照料的。

这就不说了,老二媳妇还能绣帕子赚钱,每个月也能上交十来文钱。

因为发现李巧娘的藏银,刘氏可不敢保证这些额外的收入还能不能有。

现在,陆正田这话说的,感觉像是除了地里的活,再也不出门打短工了。

可没了这些收入,家里真的会转不开的。

就在刘氏这么想的时候,陆老头看向陆正田,认真的说:

“老二,你要体谅一下爹和娘,也想一下家里的难处。

你放心,等你大哥考中了秀才,一切就都好了。”

“爹,大哥考中秀才,难道不继续考科举?

还有,我大侄子现在也十五岁了,是不是也要开始去考童生试?

至于季然这小子,可是要花不少银子去学堂的。

您说的等我大哥考中秀才一切都好了,我真的看不到能好到哪去。

我看,我们两房的所有人,这辈子就是给大哥他们赚银子考科举了。

没准等我百年之后,我给我家两个小子连一文钱都留不下来。

爹,这样的日子,我什么时候能过到头?”陆正田木然的看向陆老头问道。

听到陆正田这话,觉得他油盐不进的陆老头,也有些生气了。

只见陆老头冷着脸,看着陆正田说道:

“老二,我看说来说去,你还是因为我让季然去学堂,没让承安去生气。

你也不想想,人家老道士都指着大房那边说,文曲星出在大房。

既然这样,我让季然去学堂难道错了?”

听到这话,陆正田盯着陆老头,开口道:

“爹,您是真的相信老道士的话,还是为了我大哥,才选的季然这小子去学堂?”

说到这,陆正田停顿一下后,继续说道:

“刚才,我们家承安只看了一遍《弟子规》和《千家诗》,就会背也能认识。

您说,咱们家这有天赋的人,到底是谁?”

“爹,我刚刚把《三字经》也看完了。

现在会背诵,也能认出上面的字。”陆承安马上说道。

陆老头:“……”这糟心的父子俩!

骗不过自己的陆老头很明白,他会让大房的季然去学堂,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陆正林。

他从多年前,觉得陆正林可能并不是科举料子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大儿子的未来。

学的时间太长,他家大儿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酸儒,还是那种没多大本事,养活自己都很难的童生。

可这么多年,疼自家大儿子的心,早就习惯了。

他能怎么办?

甚至就连当年的老道士,都是他花银子找来的。

这事,他谁也没说,准备直接烂在心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