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2章

方乐和怨种找到新的话题。在方乐下课自己坐在角落看书的时候,怨种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到他身后看了很久。

“你知道曲率穿梭是什么意思吗?”

着实是给方乐吓了一跳,差点把书拍到他脸上。但还是好奇为什么怨种会对他看的书感兴趣。

原来怨种也也对天文学感兴趣,但只是单一方面,只有天文物理,不包括天文测量或天文基础。

就算话题不会完全一致,但方乐很高兴有能陪自己聊天的人了。

和怨种聊天文的时候,方乐眼里闪着光。怨种也滔滔不绝,想要方乐彻底屈服在他的知识渊博之下。

在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上总会有争论的。方乐在书包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啪”地一下拍在桌子上,左看右看没有,一把抢走握在怨种手里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手臂因为过度激动而轻微颤抖,画出来的圆都歪歪斜斜的。

“这个我在书上看到过,所谓的虫洞,不过是因为密度和体积的比值太大,导致引力特别大,所有在黑洞一定范围内的物体都无法脱离这个范围,光也不例外,这就致使没有人能够看到黑洞的样子!”

怨种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夺过方乐手里的笔,也在那张纸上画。

“假设把空间比作一张纸,任何物体压在上面都能让这张纸产生变形,质量特变大的黑洞当然也是如此。在空间上压下去……然后你看,这块空间不就变形了?那物体进入这个变形的空间范围内,会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移动。”

此时两人吵得都上了头,丝毫没有察觉两人说得似乎是同一件事情,只是不同的说法。

这种讨论不出来任何结果的问题是最让人们喜欢的辩题,当然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

周围的几个同学被两个人的大喊大叫所吸引,向这边围上来。在看了两个人争吵的内容之后,又无声无息地离开。

现在是第二节课的课间,由于天气原因课间操取消,那这段时间学校就交由学生自行安排。整整二十五分钟的课间,让德一中学的学生们反社会般的,巴不得每一天都是大雾霾天气。

男生们才不管天气怎么样呢,反正一有了时间,几个人就抱着球跑到楼下篮球场打球去了。

大多数人还是留在教室里,吵吵闹闹的,方乐和怨种的嗓门不算大不引人注意。

在一片菜市场般的喧闹中,班长从外面径直走上讲台,拍了两下手,见众人没有反应,抄起给板擦狠狠地砸在桌子上。

巨大的声响让全班同学不约而同闭上了嘴巴,看向班长。

班长把双手摆在嘴边作喇叭状,扯着嗓子喊:

“东哥说换位,就现在,按原来的规矩趁课间时间长换过来,抓紧时间!”

顿时哀嚎声一片。好好的课件没了,同学们当然都垂头丧气的,更有打篮球还没回来的同桌悲愤地大喊:“这家伙跑到哪里去了,还要我给他收拾桌子。”

东哥之前规定的每过两周以组为单位换一次座位,是为了让坐在后排的同学也有坐到前面的机会。但是实际上很少按两周一次的规矩换位。每次都是东哥突然想起来了,就叫班长指挥大家行动。

方乐不情不愿地收拾自己的位置。当拿起刚才两人乱画的纸时,嘴角一抽,那是他失踪的英语试卷,早上英语课的时候找了它好久来着。

换位换得频繁,方乐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收拾位置的方式——课本练习册胡乱地塞进书包里,笔装进上衣口袋,剩下的试卷就一把抓在手里。

怨种的收拾方式更是蛮横,直接一把抱起,小跑到换去的位置,让书和笔胡乱地散落一桌。

对此方乐已经见识过了,没有表现出第一次看到时的目瞪口呆。

在忙着把书和试卷分成两螺的时候,方乐用侧面眼光看到一个身影站在他的旁边。那个身影比怨种要矮,方乐以为是自己挡住了别人路,转头看过去想道歉。

是王琦,方乐在上一个组的组长。左手抱着书,右手垂在身侧提着一个笨重的书包。

看样子她要换到方乐的位置上。

方乐颔首表示自己马上就好,侧眼看王琦左臂撑着的书微微倾斜,好像马上就要滑到地上,顺手帮忙接过来,放到桌子上。

方乐一只肩背起书包,转身的时候看到一幕让他一愣。

王琦的脸居然红了,在白净的脸上格外明显,好像落日时照在雪山上的霞光。

没来的及多想,方乐低下头轻轻说了一句:

“不好意思,让一下。”

王琦抬起头看了方乐一眼,然后又迅速低下头,好像在刻意避开他的目光似的。微微侧身让开位置,却见得脸更红了。

方乐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地坐到怨种旁边。

他记得王琦不是那种一和男孩子说话就脸红的人啊,当时和于书还有程浩然一组的时候能和他们很聊得来。

方乐感觉王琦是那种很单纯的人,从来不刻意地和男生们保持关系,但很少主动和男生说话。故作成熟、也故作男孩子气,和于书和程浩然吵嘴会气的脸红嘴结巴。但当时不管于书怎么调侃王琦,方乐都没见过她的脸这样红过。

方乐心里有了他不该有的想法:

“莫非王琦喜欢他。”

还没等这个结论成型,方乐赶紧晃晃脑袋把这个想法甩出去。

太自恋了,太荒唐了,不能多想不能多想。方乐在心里念起了咒: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自己什么水平怎么会有人喜欢他呢?

不过是自己想多了。

方乐在心里肯定了这个结果。

……

晚自习前,方乐在班级的图书角里发现了一本天文学杂志,内心有些吃惊的喜悦。

班里图书角的书都是当初刚分班不久的时候,东哥要求每个人在家里找至少两本书来建设图书角,数量上不封顶。很多人家里没有课外书的,或是舍不得把书贡献给班级的,从网上买旧的杂志来充数,为了表现自己并不是敷衍了事,一次性拿来很多本。当然也有那种装都不带装的,拿来已经不用的课本糊弄了事,方乐之前在里面看到一本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

或许这本天文杂志也是当时拿来充数的杂志。

杂志封皮看上去很陈旧,里面也装封不牢固缺了好几页,但是这并不影响方乐看,毕竟杂志只能当作是方乐对于天文的爱好,不在考试的范围之内。

里面不是纯粹的学习知识,更多的是航天领域一些著名的公司和工程。很多名词都用英文标注,专业性很强的词汇方乐也没有遇到过,整本书读得很困难,但是乐在其中。他此刻有些理解语文阅读题里面哪怕不识字,也要拿着一本字典读书的老人。

方乐想起来一个故事。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第一个登月的人类,但是有传言说美国的登月是一场骗局,是为了让苏联的注意力转移到宇宙航天中来,从而减少其在军队和武器上的支出。而苏联也确实如此,在太空竞赛中落败后,决定在其他工程找回面子,耗费巨资开始挖掘底薪的庞大工程,使苏联大破产,导致十几年的财政亏空。

没有得到想要的,也散尽了家财。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杂志上的内容很有意思,也让方乐长足了见识。可惜在方乐兴致勃勃地翻到下一页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则广告,和杂志的主编信息。

咂吧了一下嘴,方乐无奈地合上杂志,把它插回到杂志堆里。从里面挑挑选选,却也再也没找到一本关于天文的杂志。

方乐又将注意力转移到杂志上层的课外书上,目光在一本本名著的名字中划过,突然在一本书的书脊上定住——

《月亮与六便士》英国小说家威廉在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在书名的下方,是一张标签,上面写着一个方乐熟悉的人的名字。

鲍洁。

方乐又想起来当初莫名其妙送出去的礼物,当时的鲍洁只说了一句谢谢。或许她也很疑惑,自己为什么会收到这样的礼物,不珍贵但看来格外用心。

方乐心里知道,有一段时间,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和独特的气质吸引到了他,也曾经是他的月亮。

但是没有六便士在手,方乐不敢去追逐那颗月亮。

方乐是让人讨厌的,好像喜欢的不止一个人,但好像没有真正喜欢过一个人。

……

方乐班里有个美术生孙辰,会打球会写字,班里都叫她孙导。

孙导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在外集训,这两天集训班放假,回来上两天课。主要是看看同学们和老师。

这对于毫无其他乐趣的高三生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孙导背着书包推门进教室的那一刻,全班夸张地“哇!”了出来。

孙导露出一口小白牙,给老师请示过后,坐到了教室最后面的位置上。

虽然只有两天,方乐不是很理解她这样的做法,放假不就应该好好在家休息吗。

同学们对于孙导的归来是满腔的热情,一下课就将她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挡在过道,七嘴八舌地问孙导关于集训的事情。她的几个好朋友更是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东哥对于孙导的做法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专门找出十分钟的时间把孙导好好的夸了一顿。说得孙导满脸通红,把头埋进书里面喃喃自语:

“别说了别说了……”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东哥的表扬,孙导从回来开始学习非常认真,哪怕没有学过跟不上方乐他们的进度,但可以看出来不是装模作样,有一道是一道,看到不会的问同学问老师。方乐对其是真的佩服,扪心自问就算他有所开悟,也做不到这样。

还有一件事情,学校里打算举办了乒乓球比赛,一个班里最多选出两男两女参加。正好孙导回来,她问过比赛的时间,说她可以晚回去一段时间,班里剩下也没有会这项运动的女生了。于此,十八班女生派遣孙导出战。

孙导能扛起半边天!

男生这边,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是方乐和另一个高高的男生。

那个男生叫苑诗泽,班里的团支书。实力没得说,童子功,从小学开始练球,打遍无敌手。

至于方乐就比较有争议了,班里实力和方乐不上不下的男生有很多。也正好他们都有其他的活动,方乐才得到这个名额。

方乐也算过,比赛就在竞赛的后一天,而竞赛的时间是明天。

有至少三个月没有碰乒乓球,方乐不知道自己的实力还剩下多少。

机会得到了,至于能不能把握住,还是要靠自己。

……

晚餐时候,方乐和饭搭子刘琛聊天一起去食堂吃饭。

饭搭子刘琛好像要说的很多,但说来说去总是跳不出那两个话题——他的姐姐和王者游戏。

刘琛说的姐姐不是他的亲姐姐,是邻居家的孩子,当年高考考到了重点大学,现在每天晚上会给他讲数学或者物理。

“昨天晚上我姐给我找了两个新题型做,我考那么难,我跟我姐俩人一晚上才做了俩题。”

“我还看了她当初的的课本,真的,密密麻麻的全都是笔记。果然好学生就是不一样啊。”

刘琛在方乐的耳边喋喋不休,可方乐对他的话并没有太大兴趣,因为每天晚上说的话总是莫名的相似,不过是他姐姐多么多么优秀,根本没有什么新意。

但方乐还是考虑他的感受,不住地点头,时不时重复他的话或者问一两个问题。

终于逮住刘琛说话的间隙能够说话,方乐抓住时机,直接了当地问他:

“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你?老实人。”刘琛也是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不是方乐第一次听别人评价自己老实人了,或许是受到网上视频的影响太多,方乐对“老实人”这三个字有一种排斥感。但这三个字好像牢牢地焊在了他的身上一样,成为了他最显著的标签。

那个女生说:“方乐是个老实人。”

那个男生说:“小乐你真老实。”

方乐不知道他为什么被赋予这样的一个名词,方乐只感觉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有时候会把别人的利益优先。其实并不是方乐不想以自己为重,但每次他做出偏袒自己的决定的时候,内心会受到好像谴责般的不自在。

这就是老实人了吗?

或许是方乐太过于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愿意像别人那样走捷径。

这就是老实人了吗?

也可能是自己的长相和声音太憨厚了,但是方乐从来没从别人的身上认证到这个答案。

方乐讨厌自己是个老实人,不想让别人评价他老实人。那种感觉就像是评价他:

你是个傻子。

尽管心中对刘琛的话再怎样不喜,可方乐表面还是不动声色:

“但只长相方面呢?”

“长相啊。”他也没有犹豫:“挺帅的,比很多有对象的人还帅。”

或许在他的认知中,有对象的男生就是帅气的代名词。方乐心中有些高兴,因为被夸长得帅。

这是除了方妈以外第一次被别人夸长相。

“长得也挺老实的。”刘琛又补充。

行。

方乐刚跳动起来的心又死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