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弟妹,你多心了,人家是知青点需要捡柴火,刚好轮到他们俩。”
“人家姑娘给我解释过了,清清白白跟别人小手都没拉过。”
王素华皱起眉头,难道真是他们多心了?
可当时她记得两个知青回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啊,哪有什么柴火?
但为了以防万一,她向王淑芬建议道。
“嫂子,不如你先去找知青打听打听呢?”
“打听啥,我看你是见不得我家清文好,咋滴?娶知青你看着眼红了?”
王淑芬一脸不耐烦,挣脱妯娌的手,回屋继续献殷勤去了。
最后还是成功订了婚,曲红梅只要了两身衣裳。
还有一个要求就是结婚的日子定在这个月十六号,也就是五天后。
她说看过老黄历,十六号是半年内最好的日子。
宋文清听了连忙点头同意,跟老爷子的色迷心窍如出一辙。
回到家宋志强有些无奈。
“这都什么事啊,一家出两个大sai(色)迷。”
“爸,这事咱们管不了,都分家了,由他们去吧。”
女儿的话虽有道理,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
一想到以后,别人知道了真相笑话宋家他就有点闹心。
更何况自家的孩子还没婚配,万一影响到了怎么办。
他说出了心中的顾虑,宋清梨笑了。
“爸你不应该那么想,因为流言蜚语不和我们家结亲,那样的亲家我们不要也罢。”
王素华织着毛衣插嘴道。
“女儿说得没毛病,你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对了孩子她爸,明天是咱妈一周年,你买纸了没?”
听到这句话宋志强恍惚了一下。
昨日母亲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已经去世一周年了吗?
“媳妇,还好你提醒我,不然我真忘了,真是不孝。”
说完他着急忙慌地借了自行车,去镇上买了一沓子黄纸回来。
下午三人在家里剪纸钱。
第二天太阳刚爬上苍穹,一家三口就上了山。
村子后面的山上是坟茔地,有老人逝去都葬在这里。
奶奶的墓地在最里面是,是她自己选的,说是怕热,想在树多的地方。
宋清梨从家里带了镰刀,挥手将坟边的杂草割掉。
没想到割到后方的时候,有一个泥土地方被雨水冲掉,露出了一个巴掌大的木盒。
见父母都在和奶奶说话,她心跳加快,将木盒揣到了兜里。
这个盒子她在奶奶那里见过!
还记得那天她问奶奶,这个盒子是干什么用的。
奶奶笑的意味深长,只说了一句:“留给最孝顺孩子的宝贝。”
回到家在路上还遇到了王淑芬,她正赶往做牛车的地方,说去县里给儿媳妇置办衣服。
宋志强有些落寞。
没想到诺大一个家,只有自己媳妇一个人记得妈的忌日。
看来以后他要多烧些纸,防止老太太在下面没钱花。
回到家宋清梨照例喂了猪,随后打开盒子一看。
一道金光从盒子里迸射而出,差点闪瞎了她的眼。
她倒抽一口凉气。
盒子里面竟然是码的整整齐齐的一盒子金块。
是那种为了花销方便融成德芙巧克力大小的金块。
粗略估计得有小半斤。
按照现在的金价3块钱一克来算,最起码价值800元。
要知道现在一个壮劳力,一天满工分也只能挣一块五。
这里的金块足够16个壮劳力卯着劲干一年,还不能休息。
这下真的发达了,感谢奶奶!
宋清梨把盒子放在胸口,黑白分明的眼睛迸射出喜悦。
现在过了明路,要紧的就是赶紧改善下生活。
她想了想,把大半金子放在空间,只留下大概二两左右,拿着盒子回了屋。
屋子里王素华正在张罗着晚饭,依旧是炖白菜和炒土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青黄不接,只有这几种食物,不过她吃了几十年也吃惯了。
看着女儿笑嘻嘻地进屋,她有些好笑。
“有啥好事啊?笑成这傻样。”
“大好事!妈你来看看就知道了。”
王素华拍掉手上的柴火屑,跟着进了屋。
然而下一秒,就被女儿手里的盒子惊呆了。
“金!金子?”
“对,是奶奶留给我的。”
她捡到了就是留给她的,没什么毛病。
一听这话宋志强也睁开了眼睛,爬了过来。
随后也被惊得张大了嘴,下巴都合不拢。
只见几个小金块静静躺在盒子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宋志强颤抖着手拿起一块,放在嘴边咬了一下。
牙齿触感软韧,拿下来一看还有浅浅的牙印。
“是真金子!”
夫妻俩摸着金子爱不释手,但还是装在盒子里递给了女儿。
东西虽好,但这是老太太留给女儿的,可不能动心思。
宋清梨心里暖暖的。
“妈,你收着吧,买辆自行车再改善一下条件,我想吃肉了。”
“大馋丫头,行,等着吧,明天让你爸给你买去!”
王素华笑着把盒子收起来,皱纹都挤出来几根。
女儿有孝心是好事,但这金子还是给女儿留着当嫁妆的好。
但宋清梨洞悉了老母亲的想法。
第二天就求着父亲坐了牛车去镇上。
几经周折终于把金子卖了300块钱。
但爷俩转悠了半天,始终没换到购车票,只能先去化肥厂看下宋清泽。
跟大爷说了一句,不多会宋清泽就冲了出来。
一个礼拜没见到妹妹,他有些高兴。
“爸,妹妹。你们怎么来了。”
“来镇上有事,顺道看看你。”
宋清梨说着,将手上刚才在饭店打包的回锅肉递给他。
这会饭盒还热乎着,宋清泽有些好奇,打开一看居然是红绿相间的回锅肉。
油脂的香味顺着鼻孔往里钻,他贪婪地吸了一口菜香。
“还是妹妹好,知道你哥喜欢哪一口。”
“等着,哥马上就发工资了,到时候给你买雪花膏擦。”
“对了哥,你知道从哪里可以搞到购车票吗?”
“啥?咱家要买自行车吗?哪有钱啊。”
宋清泽有些疑惑。
据他所知家里虽然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也不富裕。
“这个回家跟你说,你知道哪能搞到购车票吗?”
“知道是知道,我同事抽到了一个,但是人家要卖的,还不便宜。”
听到这宋清梨眼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