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季前赛的试探》
季前赛的日程表发到每个球员手中时,更衣室里的气氛明显变得不同。虽然这仍然只是热身性质的比赛,但”马刺”这个名字足以让任何对手打起精神。特别是对火箭而言,这支同区强队就像一面镜子,能清晰地照出他们的不足。
大姚看着赛程表上”VS SAN ANTONIO SPURS”的字样,眼神变得深邃。蒂姆·邓肯——这个即将在未来多年与他纠缠不休的名字,如今就要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交手了。虽然这只是一场季前赛,但他知道,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想要看看这个中国状元在真正的NBA比赛中能有什么样的表现。
比赛前夜的战术会议上,汤姆贾诺维奇在白板上仔细讲解着马刺的战术体系。”记住,他们的核心是蒂姆。”教练的马克笔在邓肯的名字上画了个圈,”但我们不能只盯着他。他们的体系很成熟,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大姚安静地坐在后排,认真听着每一个细节。这些战术分析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前世已经历过太多次,陌生是因为这一次,他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姚,”汤姆贾诺维奇突然点名,”你对位的是内斯特洛维奇。他很高大,但移动速度不如你。我希望你能多提到高位,为史蒂夫创造突破空间。”
“明白,教练。”大姚点头。但他心里已经有了更深的打算。
比赛日的丰田中心并没有常规赛时的人声鼎沸,但看台上依然坐满了迫不及待的球迷。当大姚随着队友跑进球场热身时,看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球迷举着写有中文”加油”的标语,显然都是冲着他来的。
热身时,大姚特意在弧顶位置练习了几个三分球。篮球划出高高的弧线,大多数都空心入网。这个举动引起了解说员的注意。
“看看这个,”现场解说员带着调侃的语气说,”我们的状元秀在练习三分球。这该不会是中国特色的热身方式吧?”
观众席上传来一阵善意的笑声。在2002年的NBA,一个大个子在赛前专门练习三分球,确实是个稀奇景象。
大姚不为所动,继续着他的热身 routine。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马刺队热身时,他能感觉到一道目光始终跟随着自己。转头望去,正好对上蒂姆·邓肯平静无波的眼神。这位已经手握总冠军戒指的超级巨星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就继续自己的热身了。那种目光大姚很熟悉——不是轻视,而是一种冷静的评估。
比赛正式开始。大姚在跳球中轻松战胜了内斯特洛维奇,火箭获得第一次进攻机会。
弗朗西斯控球推进,示意打第一个战术。大姚按照教练的安排上提高位做掩护,但就在他即将与弗朗西斯完成手递手传球的瞬间,他突然发现马刺的防守出现了一个细微的漏洞——邓肯的站位过于靠内,似乎认定了火箭会将球交到低位。
就在这一刹那,大姚改变了原本要下顺的路线,突然一个反跑向外弹去。弗朗西斯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变化,传球慢了一拍,让防守人及时跟上。这次进攻最终以弗朗西斯的强行跳投结束。
“稳住,菜鸟!按战术来!”弗朗西斯在回防时对大姚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大姚点点头,没有争辩。他知道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时机。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大姚严格按战术执行,在内线要位,为队友拉开空间。但效果并不理想。马刺的防守体系十分成熟,内斯特洛维奇虽然移动较慢,但身高臂长,加上邓肯随时准备协防,让大姚在低位接球变得困难。
第一节进行到中段,比分胶着。在一次死球时,汤姆贾诺维奇做出换人调整,大姚被替换下场。
坐在替补席上,大姚仔细观察着场上的形势。马刺的防守确实密不透风,但并非无懈可击。他注意到,每当火箭的后卫突破时,马刺的内线总是习惯性地收缩,特别是邓肯,他的防守范围虽然很大,但更倾向于保护篮下。
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
第二节中段,大姚重新登场。此时火箭落后5分,场上气氛有些沉闷。
一次进攻中,大姚在高位接球。按照常规战术,他应该寻找空切的队友或者将球回传给后卫重新组织。但这一次,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面对内斯特洛维奇的防守,大姚突然做出一个投篮假动作。这个动作做得如此逼真,以至于这位斯洛文尼亚中锋下意识地向前迈了一步。就在这一瞬间,大姚运球突破,两大步就杀到篮下,在邓肯补防到位之前完成了一记单手劈扣!
“轰!”球馆瞬间沸腾。
这个进球不仅提振了士气,更重要的是,它向马刺的防守传递了一个信号:这个大个子不仅能投,还能突。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大姚继续在高位活动。他的存在让马刺的防守开始出现犹豫:是继续收缩保护篮下,还是扩出来防守这个能投能突的大个子?
半场结束前两分钟,场上出现了全场比赛的转折点。
弗朗西斯在弧顶与大姚打挡拆,这是火箭最常用的战术之一。大姚扎实地挡住了帕克,弗朗西斯顺势突破。按照常规,大姚此时应该快速顺下,准备接球完成终结。
邓肯已经做好了协防准备,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突破的弗朗西斯和可能顺下的大姚身上。
但大姚没有顺下。
在完成掩护后,他出人意料地向外线移动,一直退到了三分线外。这个举动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在2002年,几乎没有中锋会在这个位置选择落位。
弗朗西斯在突破途中注意到了大姚的移动。就在邓肯犹豫是否要上前补防的瞬间,弗朗西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将球分给了外线的大姚。
接球的瞬间,大姚能感觉到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他能看到内斯特洛维奇惊讶的表情,能看到邓肯试图扑上来但已经来不及的动作,能看到替补席上队友们难以置信的眼神。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放慢了。
他接球、起跳、出手。整个动作流畅得如同训练中重复过千百次。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比平时投篮更高的弧线,仿佛要冲破球馆的顶棚。
邓肯的手终于封到了面前,但为时已晚。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那个旋转的篮球,看着它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一般,空心入网!
“哇哦!!!”解说员的声音因为惊讶而提高了八度,”姚!三分球!一个七尺六寸的中锋投进了三分球!”
球馆先是陷入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球迷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姚保持着投篮跟随动作,直到篮球入网,才缓缓放下手臂。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但表情依然保持着平静。
弗朗西斯第一个冲过来,兴奋地拍着他的后背:”你他妈在开玩笑吗?你还会这个?”
汤姆贾诺维奇在场边用力地鼓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转头对助理教练说:”看到了吗?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一直在说的!篮球在进化!”
这个三分球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改变了比赛的氛围。虽然这仅仅是一场季前赛,虽然火箭最终以98:95险胜马刺,但赛后所有人的话题都集中在了大姚的那个三分球上。
新闻发布会现场挤满了记者,长枪短炮对准了大姚。
“姚,能说说那个三分球吗?那是教练的战术安排,还是你的即兴发挥?”
“你平时经常练习三分球吗?”
“你认为中锋投三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问题一个接一个,全都围绕着那个三分球。
大姚从容应对:”那只是一个根据防守做出的选择。当时进攻时间所剩无几,那是合理的出手。至于中锋投三分…”他顿了顿,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篮球比赛最重要的是把球放进篮筐,至于从哪里放进去,并不重要,不是吗?”
这个回答引发了记者们的阵阵笑声,但也让一些懂球的人陷入了思考。
在返回休斯顿的飞机上,汤姆贾诺维奇特意坐到大姚身边。
“姚,今天那个球…”教练斟酌着用词,”很勇敢,也很聪明。”
“谢谢教练。”
“但是,”汤姆贾诺维奇话锋一转,”你要知道,很多人会批评这种打法。他们会说中锋不应该飘在外线,说这是软弱的象征。”
大姚转过头,认真地看着教练:”教练,您认为那个进球帮助了球队吗?”
“当然,它改变了比赛的势头。”
“那就够了。”大姚的语气平静而坚定,”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能帮助球队获胜,我愿意做任何事——无论是在内线强打,还是在外线投篮。”
汤姆贾诺维奇凝视着这个年轻人,许久,缓缓点头:”继续保持这种心态。但要记住,选择时机很重要。”
“我明白。”
飞机在夜空中平稳飞行。大姚望着窗外的云海,心中明白,今天的那个三分球,不仅仅是一次得分,更是一个宣言。它向整个联盟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而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引领者之一。
他知道,质疑声不会就此消失。明天的体育版上,一定会有专家批评他的打法,会说他不配做传统中锋。但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改变总是伴随着争议。而他要做的,就是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让所有质疑者闭嘴。
当飞机降落在休斯顿,大姚打开手机,收到了数十条祝贺短信。其中一条来自凯斯·琼斯:”看来你的训练方法确实有些道理。继续保持。”
大姚微微一笑,回复道:”这只是开始。”
他知道,季前赛的试探已经结束。真正的挑战,即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