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分享

第3章

接二连三的作死失败,把周玄逼得快抓狂了。“军队不乱,文人不反,骂我还得给我交税……这届人的忍耐度也太高了吧!”他拍着桌子低吼,“看来不搞点劳民伤财的大工程,是没法把这江山作没了!”

对!大工程!学隋炀帝修运河、建宫殿,既能掏空国库,又能惹得民怨沸腾,简直是亡国标配!

周玄立马召集群臣,拍着龙椅宣布:“朕要翻修整个京城,还有连接周边州县的官道!要修得又宽又平又结实!工程要快,规模要大,钱不是问题!”

金銮殿瞬间炸了锅。

老丞相李纲第一个冲出来,颤巍巍地磕头:“陛下!国库刚有点起色,边关还不安稳,这时候大兴土木,耗费巨万,会劳民伤财的啊!必致怨声载道,请陛下三思!”

一群大臣跟着附和:“是啊陛下,修路是好事,但时机不对,太急了!”

周玄心里乐开了花:“对!快反对!最好死谏!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不听劝的昏君!”他故意板起脸,语气硬得像石头:“朕意已决!京城是首都,道路坑坑洼洼像什么样子?关乎国体,不必再议!户部拨款,工部督工,限期完成!”

他摆出一副“朕就是要穷奢极欲”的架势,硬把“京城路政大跃进”计划拍板定了下来。

为了加速败家,周玄逼着户部拨巨款,招募了一大堆民夫,好几条道路同时开工。工部官员愁得头发都白了,却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赶进度。

工程刚启动,果然如周玄所愿,怨声四起:民夫被征发耽误了农活,工地灰尘漫天扰民,钱财像流水似的花出去,户部尚书天天抱着账本叹气。

周玄听着王德福汇报的“民怨”,美得不行:“快了快了!等钱花光了,路还没修好,民怨爆了,我就能跑路了!”

可他潜意识里的现代人思维又犯了浑——批复工部章程时,鬼使神差加了一条:“征发民夫,必须给工钱,每天管两顿饭,不准克扣!”

他给自己找借口:“不给钱,民夫肯定偷懒,工程进度慢,怎么快速败家?给点小钱让他们卖力干,才能更快把钱造光!”

就这一条,让原本的“劳民伤财工程”,硬生生带了点“以工代赈”的味儿。周边的闲散劳动力、甚至流民,听说修路管饭还给钱,全涌了过来。工钱虽然不多,但至少能糊口,还能攒点小钱。

工程进度快得惊人,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官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伸。新路一通车,效果立竿见影:京城物资运输快了不少,物价都平稳了;商队往返时间缩短一半,生意越来越红火。

商人们笑得合不拢嘴,交的商税也跟着涨;百姓们起初抱怨出行不便,很快就尝到了甜头,抱怨声变成了称赞:“这新路走着真舒坦!”

更让周玄崩溃的是,工程结束后,户部核算发现,虽然修路花了很多钱,但新增的商税,加上少花的流民赈济钱,几年内就能回本,长远看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当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捧着报表进宫,满脸堆笑地夸他“高瞻远瞩”“功在千秋”时,周玄看着报表上那个由负转正、还在上涨的数字,彻底傻了。

“我只是想学杨广败个家,怎么一不小心搞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了?”他瞪着报表,欲哭无泪,“‘要致富,先修路’这魔咒,穿越了还管用?”

“钱花了,路修了,百姓夸了,税收还多了……”周玄望着窗外一条条崭新的康庄大道,感觉自己离“亡国昏君”的目标越来越远,“我这作死计划,到底在哪一步跑偏了啊?!”

这江山,正朝着他完全看不懂的“繁荣稳定”方向,一路狂奔而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